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没有大学文凭的我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多亏了我在一所名牌大学当旁听生,这所名牌大学没有围墙。她,就是我心中的"哈佛"——《湖南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心中有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她 ,就是《湖南教育》。我1986年毕业于道县师范 ,分配到一所山村小学任教。我一边充当老师 ,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山里娃 ;一边充当《湖南教育》的“旁听生”。尽管是“旁听生” ,但我仍有“课”必“听”。因为我潜心钻研《湖南教育》 ,教学水平提高很快。只要学区举办论文竞赛 ,我的荣誉证书是“腿踢不动的”。因此 ,我有了一叠厚厚的荣誉证书。凭借此 ,我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教学之余 ,我尝试“爬格子”。但初学写稿 ,挫折不少 ,写了两年 ,投寄出去的100多篇稿件均如石沉大海。有人断言 :“你底子太薄 ,…  相似文献   

3.
开学初,按照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惯例,又到了制定班级公约的时候.这一天,我安排几位班干部来教室协助老师制作每位同学的"公约执行扣分表",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这几位班干部显然没有发现我的到来,正在一边画表格一边兴奋地聊天呢!  相似文献   

4.
"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路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外国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我一边朗诵着这样的文字,一边感叹:为什么别人的文章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而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与<江西教育>结下了不解情缘和深厚友谊.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当时,学校订了一份<江西教育>,每当乡邮员把<江西教育>送到学校时,我都会"先下手为强",来个先睹为快.时间一长,我便尝试着给刊物投稿.没想到位我的第一篇教学小论文<<卖炭翁>一文对比手法的妙用>很快就在<江西教育>1989年第6期"教学一得"栏目中发表了.  相似文献   

6.
<湖南教育>"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辑",以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追溯、描述、总结了从1949年到2009年这60年来湖南教育事业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大繁荣的成就,是一曲唱给新中国60周年的深情之歌、祝福之歌,是奉献给读者的一道精神大餐.读完该期刊物,我不仅为其内容所吸引,而且深深感受到<湖南教育>编辑群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不断开拓创新的办刊精神.  相似文献   

7.
昨天晚上儿子又被我狠狠地揍了一顿.这个孩子也太不听话了,每次写作业总是一边写一边玩,有时我在旁边看着也无济于事,好像在他眼里认真写作业就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打完儿子,在我的吆喝声中,他洗脸睡觉了,我回到卧室,心中的火还没有熄灭.  相似文献   

8.
我和<湖南教育>最初的牵手是在大学图书馆,那时候我最喜欢看探索、思想、副刊之类.大学毕业后分配,我当上了高中语文教师,<湖南教育>成为我案头灯下的亲密伙伴,这时候我品读最多的是教改前沿、教学案例、教育论文、教育随笔之类.一年后,我教的两个班参加全省高中毕业会考,及格率均为100%,创下学校历史纪录.第三年,我的教学论文、教案、优质课均获市区一等奖,我被评为市区"教学能手".  相似文献   

9.
一个追求着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凡人,一个执着于自己教育梦想的取经者,一个庆幸地找到了自己的教育实践田地并挥汗耕耘着的学者和校长.这就是他--陈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八二级的校友. 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母校的他,一边执教和研究,其研究成果在<教育研究>等权威杂志刊发过;一边跟随郑和钧教授跑了大半个湖南,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吮吸着智慧."做点对教育实践有实际价值的事情"的想法逐渐主导着他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
"马虎"这个词,我一听到就非常害怕,因为我曾经就是一个"马虎"的受害者. 记得那年冬天下午放学以后,我回到家,刚要开家里的门,"呀!"我掏了掏裤子口袋,又掏了掏褂子口袋,摸摸脖子上,没有呀!此时我只感觉到一股凉气从心底里冒出来,不禁打了个寒颤,"我的宝贝钥匙到哪去了?"一边想着,我的手一边在身上不停地搜索着.  相似文献   

11.
只要一提及<湖南教育>,我就忘不了<湖南教育>来湘西采访的记者.我任州教育局长的13年里,<湖南教育>密切关注湘西教育,采访报道了大批湘西教育的典型经验.我时常想,如果说湘西教育有了一点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湖南教育>促成的,是<湖南教育>的记者用自己的笔让山外人进一步了解了湘西教育.湘西教育也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眼界穿越大山,不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珍惜"第一次" 2008年10月,我的教育文集<教苑留痕>出版了.我送了一本给我昔日的大学同学.第二天一早,她便打来电话,说连夜读了书的大部分,虽然还没有读完,但已按捺不住急切、激动的心情,一定要和我交流.  相似文献   

13.
案例: 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我正在批阅学生的作业.忽然听到一声"报告",我回头一看,发现有三位学生站在办公室门口,我问他们:"已经放学了,你们有什么事吗?"三位学生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后来还是一位男同学对我说:"王老师,你这里有废纸吗?""废纸?你们要废纸干什么?"我一时不知道他们的意思,我想,我没有请他们来帮忙清理废纸呀!看到我发愣,三位同学连忙补充说:"我们是五(6)班‘废纸工程'的志愿队队员,为全校老师和同学服务.""好!谢谢你们,你们五(6)班为教育活动和环境保护开了好头."我一边说,一边将纸篓里的废纸给了他们.  相似文献   

14.
武茗 《语文新圃》2008,(10):19-20
几年前的一个周末,我照常去中文学校.因为有点事.稍稍晚了一点到.结果发现,往日热热闹闹的家长休息室竟没有见到几个人,我便问一位在看小婴儿的女士:"人哪里去了?"她说:"都在下面教室听讲座呢!"我这才想起来.今天有一个关于如何教育孩子上名牌大学的讲座.请来了刚刚考上哈佛,耶鲁和其它名牌大学的中国学生和家长们来谈经验体会.反正也找不到人聊天,我便想下去看看.……  相似文献   

15.
光阴荏苒,转瞬又是一年.当我应邀为<班主任>杂志撰写2003年新年卷首语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料到"让我们倾听儿童的心声"居然会引来如此丰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造句训练莫忘思想性 如有的学生用"一边……一边……"造出"我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自习课时,一位同学一边做作业一边摇头晃脑地哼着歌,劝他不要这样,谁料他却"理直气壮"地来了一句:"我喜欢!"近年来在中小学生中颇为盛行"我喜欢"这三个字,意思是我爱这么做.  相似文献   

18.
方帆 《语文新圃》2008,(7):21-23
有国内老师建议:说一下美国学生通常是如何"考"进名牌大学的.   我今年有一位学生,罗拉,进入了名牌大学之一的布朗大学(今年全美排名第14的大学).   美国学生要进入任何大学,必须有三个条件:学业成绩,领导才能,社会活动.假如是名牌大学的话,这三个条件则更要比别人过硬.   首先是学业成绩:包括平时的各科成绩总评;大学性向测验的成绩;以及大学先修科科目的多少以及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9.
儿子正读初一,老师说他看问题常有独到之处,受此鼓励,为父的我打定主意:让他多看看<杂文报>.当我将新年的第一张<杂文报>交到他手里时,叮嘱说:"好好看看人家是怎么看问题的."第二天他晚自习回家,来不及换鞋,就捧上了日记本,说:"老爸,我写了篇杂文,瞧我是怎么看问题的."我不屑地说:"只看了一张<杂文报>,就写起杂文来了."接过一翻,一个蛮有杂文昧的题目赫然在目:<教育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请允许我用关键词分析法来重温经典名篇<丑小鸭>. 第一个关键词:世界 读文要知人论世,读<丑小鸭>也当"知鸭论世".故事一开始,刚刚出生的小鸭子们第一句人生感叹就是"这个世界真够大",而鸭妈妈教训他们说"你们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鸭妈妈的世界"伸展到花园的另一边,一直伸展到牧师的田里去",连鸭妈妈"自己都没有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