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企业不景气,我们的新闻宣传又面临“好的没啥可写,坏的不能多写”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搞好不景气企业的新闻报道,我认为应从以下三点着手。拓宽报道的视野我们铜川矿务局有6万在职职工,加上退休职工、家属、学生,矿区共有26万人,有12个生产矿井和10多个辅助单位,企业不景气,决不可能12个生产矿井都不景气,东边不亮西边亮;煤炭生产主业滑坡了,决不能代表多种经营第三产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江西一位农民赖以致富的“十六字种菜经”: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多,人多我早。那个农民依照这个“秘诀”与他人竞争,处处主动,胜人一筹。后来,一些不景气的企业从这条“种菜经”中得到启示,很快摆脱困境,使企业扭亏为盈。细细想来,这个“种菜经”对我们搞新闻报道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人无我有”,说到底就是个“独”字,这是“十六字诀”的核心。一个企业,一旦有了专利产品,就具备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就有了竞争的条件。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独家新闻也就是“专利产品”。一条好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3.
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搞好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工作,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我们的报道才能把握正确的导向。回顾我们已经进行的报道,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搞好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新闻报道不能造成“一搞就活”的假象,再出现“一包就灵”的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生产经营特别是在资产盘活上,如何使资产增值升值,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在新闻报道中,怎样把我们已经采访或掌握的新闻素材增值升值,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让新闻价值最大限度地增值升值,对于提高报道水平、多出精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中,经常有这种情况出现,即记者、通讯员的关注不等于读者的关注,被报道对象的关注不等于读者的关注,几个读者的关注也不等于广大读者的关注。这就是说,一篇报道新闻价值不高,就不会被读者所认可和接受。因此,读者、通讯员的主要功能就在于使自己的关注与读者的关注合…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改革中,我们《柳铁工人》报,在扩大报道面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企业小报,贴近职工群众,报道范围小,对象单一,有利于企业党委直接利用报纸指导工作。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势。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发挥企业小报的这一长处。但是,作为企业小报,往往会出现重业务、钻进运输生产中出不来的现象,形成报道内容上的单打一局面,忽视群众日常生活和其他方面的报道。过去,读者就反映我们小报枯燥,单调,不够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6.
大连晚报从创办至今,新闻报道工作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脚步有多遥,思想就有多远;视野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广;报道有多深,影响就有多大;责任有多重,公信力便有多强。眼下全国新闻战线都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梳理大连晚报创刊24年来走过的路,用心地"走转改",以责任赢信任,不断地发挥自身强大的平台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切实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一直践行于我们的报道工作中。用心观察知民意:  相似文献   

7.
对于企业报而言,企业生产是躲不开、绕不过的报道主线。一提到生产类报道,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枯燥繁琐的生产数据、单调乏味的过程描述等,这些都是扼杀新闻报道趣味性、可读性的"毒瘤"。如何把生产类报道写活,是企业报探索新型写作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会议新闻是企业报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报办报观念的更新和新闻报道改革的深入,企业报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企业报在会议报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记者不愿写、编辑不愿发、受众不愿看会议新闻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此看,改进会议报道仍是企业报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会议新闻是企业报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报办报观念的更新和新闻报道改革的深入,企业报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企业报在会议报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记不愿写、编辑不愿发、受众不愿看会议新闻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此看,改进会议报道仍是企业报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精确性报道中的数字表达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莉 《新闻前哨》2009,(5):60-61
许多新闻报道中都会出现数字,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都会用数字来说明现象,用数字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新闻报道手法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精确性报道。其实早在1973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系教授梅耶就出版了《精确性报道》一书。  相似文献   

11.
凌曦 《传媒观察》2003,(6):26-26
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出台以后,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大大“缩水”,腾出的媒体空间报道什么?怎么报?这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其实,中央在《意见》中就提出了明确的要示: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党报和党报记者的报道重心要下移。 新闻报道重心下移要求记者的“身子”先要下  相似文献   

12.
刘芳 《中国广播》2006,(1):18-20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日益深入.新闻报道的环境和需求不断变化.随之,报道新闻的形式也就需要不断变化和推陈出新。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看世界的视角不断打开.也需要新闻以大的视野报道新闻。因应这种形势,新闻报道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广播新闻又应该怎样求变以焕发更大的生机呢?在加大视野的同时.又如何深入报道呢?这些都是我们所应深入思考的。  相似文献   

13.
张霖 《新闻传播》2022,(1):94-95
进入新媒体时期,传统的传媒手段与新媒体之间逐渐融合,在新闻传播手段、传输平台、新闻工作推进等多个层次双方相互融合,二者界限逐渐弱化,融媒体局面逐渐形成.民生新闻报道在新媒体时期关注度不断提升,新闻报道整体影响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对于电视新闻媒体而言,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升民生新闻报道传播力一方面是提升新闻工作空间价值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焦作军分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多次被河南省军区评为先进,今年已在中央级报刊见稿80多篇。要问其中的奥妙,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兴会。焦作军分区的新闻报道工作一度不景气,怎样尽快打开报道工作的局面?作为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的王兴会深知自己肩上的压力。千头万绪,从人才抓起。一次,王兴会到宣传科安排工作时,正遇科里一位干事与一个陌生战士谈话,言谈中他得知这位战士叫石立峰,是某部通信团的一名志愿兵,有写作专长>王主任通过多种渠道联系,把他“挖”了过来。石立峰调到军分区后,为发挥他的专长,王主任在工…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一经确立,就成了新闻报道的主旋律。经济体制的转轨,记者也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建立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转变观念。而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是记者的思想观念要来一个根本转变。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报道是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记者的思想观念中,“左”的和旧的东西不少。以前我们搞经济报道都是以生产环节为中心,路子狭窄,内容单一,枯燥乏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虽然我们对经济报道作了一些改进,但从总体上讲,还是从领导角度、生产角度、工作角度报道得多,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体纷纷加大经济新闻报道力度。然而,在经济新闻繁荣的同时,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动态性、工作性、一事一报的报道比较多,分析洼、解释性、关联性、建设性的报道少,尤其是地方媒体的经济新闻报道,由于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前瞻陛研究,缺乏对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多重观察视角,使得地方经济新闻报道普遍存在着报道层次浅、报道视野窄、报道方式旧和报道效果差等问题。影响了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出台以后,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大大“缩水”,腾出的媒体空间报道什么?怎么报?这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其实,中央在《意见》中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就意味着记者要眼睛向下,身子下移。  相似文献   

18.
我是部队的一名业余报道员,日常生活面窄报道范围小,而且军政训练紧张、时间少,开始,对搞新闻报道也不摸门。一九八三年我初学写稿时,只凑数量不讲质量,半年时间就写了八十多篇,而且一下笔就是三两千字。结果,稿件发出全如‘石沉大海’。一九八三年七月,我们连队一名班长带兵很有‘道道’,连续三年带出三个先进班,十五名优秀瞄准手。我了解到这件事后,上午去采访,下午就动笔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长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化在中国社会的兴起,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浓重的话题色彩,就是说,很多社会关注的问题经常都是先在网络上形成话题.有了微博以后.这个特点就更明显了.过去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是先有报道,然后再有话题,通过报道形成话题.如今似乎颠倒过来了,经常是先有话题,然后有报道.这可能说明了一种新闻报道的新情况,就是报道源多了,不像以往只有传统媒体才有报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已经降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就企业报道而言,我们一方面深刻地感到,企业作为新闻报道的对象之一,企业报道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相反却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深深感到,我们目前大量的企业报道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无论是从报道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上,还是从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