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加思 《科教文汇》2014,(17):214-215
近年来,我国校园突发事件频发,而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尚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由此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以“公共危机沟通三角模型”理论为分析框架,就校园危机沟通的原则、策略、校园危机发言人制度的建构,以及政府对媒体与公众的引导与规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建构一种新型的、可操作性的政府、媒体与公众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公众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通过网络媒体及时了解突发公共事件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当公众受他人误导时就极有可能引发网络舆情。有效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治理能力的体现,而全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能力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和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John Clayton Thomas的有效决策模型理论,本文引入"厦门海沧PX事件""广州番禺垃圾焚烧事件"这两个典型邻避案例,分析总结邻避事件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现状与建议.围绕政策质量要求与政策可接受性要求,论证在政府邻避决策中引入公民参与的必要性;结合案例问卷调查与访谈资料,探究邻避事件中参与公众特征,公众间是否存在冲突,公众与公共管理机构目标是否一致等问题,依此判断适宜的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制定的类型,最后从角色、程序方面提出保障公民有效参与政府邻避决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公众诉求表达多样化、内容分散化和治理复杂化的问题,需要提高政府舆情应对的精度和效率。[方法/过程]融合LDA模型和fsQCA方法,搭建了“数据基础层→主题画像层→模式归因层”的研究框架,通过主题聚类可视化呈现和主题权重赋值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公众诉求主题画像的刻画,并基于归因理论,以事件主体、事件危害、事件详情、受害群众、救援响应、媒体报道、应急处置为条件变量,以事件影响力为结果变量,揭示突发公共事件公众诉求的组态路径和内在模式。[结果/结论]低事件详情是高公众诉求发生的必要条件,得到了4条高公众诉求的组态路径和6条低公众诉求的组态路径,归纳了两种高公众诉求归因模式(内部主导模式和外部助力模式)和两种低公众诉求归因模式(事件化解模式和媒体缓释模式)。  相似文献   

5.
公众对核电安全的质疑是现代风险社会危机的一种反映。科学传播作为科学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是化解这种信任危机的重要途径。风险社会中核电科学传播不再是简单地告诉公众应当信赖的科技知识,而是要建立公众对科技的信赖,化解公众对核电科技的信任危机。信任的建立要基于公众关注的核电安全问题,构建公众参与和民主的科学传播"公共领域",这是一项需政府组织、企业、科技专家、公众与大众媒体等多元主体参与互动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媒体是连接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随着最近公共危机的频发,迫切要求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对新闻媒体进行管控,但是又不能过分的限制媒体的自由,懂得与媒体合作共赢,引导社会舆论。在我国,媒体作为一种潜在的公共资源,尚未得到完全的利用,因此,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媒体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东方之星"事件中政府和媒体的表现,来分析我国政府在面对公共危机时的媒体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荣美 《科教文汇》2009,(8):265-266
群体事件是当下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剖析“五四”时期“浙一师风潮”这一历史性群体事件,以史为鉴,反思大众传媒应对群体事件的规则。根据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后得出,大众传媒应致力于营造正常的交流秩序,促使掌握权力的一方不跨越界限,给争辩者一定的传播话语的机会;应考虑如何增强群体事件中双方的理性沟通及在增强公众的政治参与和公民主动性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使群体事件的主体双方交往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明确政府在开展从突发公共事件中学习时应平衡利用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提出政府在开展从突发公共事件学习时可以采取叙述、分类、编码和解析这四个循序渐进的步骤,结合当前实际为我国政府推进从突发公共事件中学习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息公开问题是政府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危机信息传播与公众行为模式关系模型并结合2008年初南方雪灾事件,分析了信息公开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理论和认识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危机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浅析公共危机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筝 《科协论坛》2007,(1):45-46
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性公共卫生事故等五类;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呈现多元性,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执政党、政治团体、公共部门、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等;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与处理,需要诸多部门和组织的协调配合,建立一套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不断增强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公共事件社会舆论容易造成公众恐慌,主流媒体发挥其引导作用可帮助公众树立正确人生 观、价值观。【方法/过程】首先,从公共事件的酝酿、爆发、持续及消减四个阶段分析了公共事件生命周期;然后,从 信息传播方式、传播内容、舆论主体等多方面研究了主流媒体引导对公共事件社会舆情的影响;最后,基于公共事 件社会舆情的关系泛化、对象泛化、热点泛化等表现形式,对公共事件社会舆情泛化的信息交互的开放性与爆炸 性、社会舆情传播的随机性与敏感性、公众发表看点的主观性等特点进行了挖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主流媒体 引导下公共事件社会舆情泛化存在点轴式、跳跃式及传染式三种泛化特征,进而提出可通过控制舆论先机、培养与 树立意见领袖、提升社会舆情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及可信性等对公共事件社会舆情进行正面引 导的建议。【创新/局限】分析了主流媒体引导下公共事件社会舆情泛化特征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对于有效避免因 舆情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陶方林 《情报探索》2011,(12):43-45
论述了政府应急信息发布的原则,认为把握事发状态、抢占话语先机,紧扣事件动态、掌握传播节奏,坦诚公开表态、满足公众期待,注重公众情态、引导社会舆论,恢复发布常态、消除各方疑虑,抚平公众心态、赢得人民支持等,是政府在应急信息发布过程中的正确做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需求,即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政社联动的创新实践,是提高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转变政府文化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析了当前在政府购买中存在着职责履行不到位、承接主体不充分、公众参与度及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的尴尬局面的困境,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即强化政府作为购买者的责任、培育社会文化组织、调动公众参与度、对购买行为进行绩效评估等,以期更好地优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新媒介的作用和影响力,主要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现实意义在于推动新媒介与解决突发性公共事件实现良性互动.新媒介常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公共议程的产生,"灵宝案"就是最典型的个案之一.研究发现,新媒介在这种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仅是反映民意,更重要的是承栽全方位的社会互动,成为不同人群、阶层、利益方交换意见的平台.新媒介拓宽了信息公开的表达渠道,网络舆论正在形成一种包括政府、网民所代表的部分公众之间的相对良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王戈  张祖成 《情报杂志》2023,(8):116-122+128
[研究目的]探究“蹭流量”下网络公共舆论形成机制,可以弥补现有研究对网络公共舆论中媒体与公众聚合关系分析的不足,对促进网络公共舆论有序形成提供思路。[研究方法]基于40个网络热点舆情案例的QCA分析,从注意力引导和信息误导的视角出发,研究“蹭流量”下媒体属性、事件属性、流量行为和公众行为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研究结论]网络公共舆论形成受多因素共同作用:流量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公众行为发挥调节作用;媒体属性、事件属性发挥媒介作用。从源头出发扼制“蹭流量”行为,维护网络公共舆论的有序形成,政府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建立常态化流量跟踪和回应机制,加强公众情绪引导和网络舆论环境监督。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我国政府能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能力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提供公共产品,管理公共事务,从而实现公众福利最大化的能量与力量。本文对政府能力的概念、内容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提高我国政府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针对传统的行政模式缺陷,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在公共部门中崭露头角。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相比,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政策化和公共管理社会化,预示着公共行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在新公共管理背景下,政府对(准)公共产品的营销可以实行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公共营销。公共营销是由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公共组织主导的,包括企业等、私人部门及个人等在内的多方共同参与的对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其目的在于提升公众对(准)公共产品的形象认同,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公共营销在内涵、主体和内容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李静 《情报杂志》2022,(11):104-109
[研究目的]试图厘清生物科学话语权建构与高校智库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为提升我国高校智库生物科学话语权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方法]以象征互动论为理论基础,以美国典型高校智库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健康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简称CHB)为例,梳理和归纳该智库生物科学话语生成、传播和修正过程中各主体间互动实践的特征。[研究结论]CHB的互动式话语实践是对生物科学话语权结构化建构的一种补充,CHB通过智库不同主体开展学术的引领性互动、科学的社会化互动和个体的符号性互动,有效地拓展话语空间,建构话语价值,凸显智库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政府官员有个人利益主体和公共利益代表双重身份,按照公共选择理论,人们愿意选择失真但符合个人利益的信息,政府官员也愿意选择失真但符合个人利益的政府信息。为此,政府官员可以采用个人造假、向外部转嫁和与公众博弈3种手段实现其目标。公众与政府双方博弈力量不均衡就无法实现纳什均衡,从而导致政府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20.
陈雅丽 《内江科技》2014,35(10):24-24
<正>近年来,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2008年汶川地震、疆独事件等,让人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力量。本文从政府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地位方面着手分析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管理中可采取的措施。1突发性公共事件概述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由于缺乏准确预警或有效预防而发生的,危害公共利益与公共安全的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