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知了也开始在树上不停地鸣叫。每当知了开始鸣叫的时候,坐在教室里的龙飞就有些心烦,老师讲的内容一句也听不进去。他心想:这些知了真是太讨厌了,我非把它们都抓住不可。这天中午,知了又在树上不停地叫着。龙飞很早就来到了学校,他找到一根长竹竿,开始寻找树上的知了。很快,他就在一棵树上发现了一只。他来到树下,用竹竿把那只知了打了下来。知了落到地上后,就不再叫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2,(Z4):124
小林是同事家4岁的儿子,非常有趣。有一天,他舅送给他一只知了。舅舅用手一按住知了,知了便会拼命大叫;一放手,知了就停下不叫。从没见过这种昆虫的小家伙脱口而出:"原来是个活的传呼机呀!"常听大人说"感情破裂"一词,小林似乎对这个词略有所悟:吵架了,"感情"就"破裂"了。有一天,小  相似文献   

3.
我的故事缘于一次家庭大战. 爸爸喜欢吃知了猴,更喜欢捉知了猴.为了捉知了猴,他可以跑几百里路回老家去.在我看来,那纯粹就是为了寻找他童年的感觉.现在倒好,在北京他也能找到可以捉知了猴的地方.每天晚上碗筷一放,他就会拿起小手电,骑上自行车,奔向他理想的“圣地”. 妈妈不喜欢吃知了猴.她说知了猴也是动物,还专门有人呼吁要保护它们.爸爸却说不要拿无知来骗小孩子,知了从生到死,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害虫,并提出让我们跟着去捉知了猴“开开眼”. 我是中立方,也不吃知了猴,不表态.但是经不住爸爸几次力邀,也禁不住心中的几分好奇,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就跟着爸爸去走一趟、看一看.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2,(28)
小林是同事家4岁的儿子,非常有趣. 有一天,他舅送给他一只知了.舅舅用手一按住知了,知了便会拼命大叫;一放手,知了就停下不叫.从没见过这种昆虫的小家伙脱口而出:"原来是个活的传呼机呀!" 常听大人说"感情破裂"一词,小林似乎对这个词略有所悟:吵架了,"感情"就"破裂"了.有一天,小林回家后低着头,闷声不响.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说:"小丽有口香糖,居然不给我吃,我和她感情破裂了."  相似文献   

5.
知了学飞     
传说在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他看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他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一大早,知了就来到大雁家。大雁认真教它飞行的每一个动作,但由于知了身体肥胖,翅膀短小,所以学起来很吃力。第一天就累得筋疲力尽,而且手臂还被划破了。  相似文献   

6.
捉知了     
今年暑假,天气炎热。离家很近的树林里,看见满树都是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像在大合唱。我高兴极了,恨不得一网把它捉进袋子里。于是,我和小伙伴商量,咱们一起来捉知了吧!说完,立刻行动起来。找了一会儿,只听到叫声,却连知了的影子也没见到。我想:知了躲到哪儿去了呢?小伙伴见我着急的样子,忙对我说:“知了的颜色和树差不多,你要仔细才能找到。”我听了进行仔细观察,果然找到一只,我慢慢地靠近它,连忙扑过去,谁知,出手太慢,知了一下飞走了。小伙伴笑着对我说:“看看我的本领怎么样。”他看准一只知了,小心翼翼地靠近它来了个两面夹…  相似文献   

7.
“知了,知了……”“呀!我家门前的树上也有知了了!”我惊喜地喊道。前几天看到邻居家的张淼轻而易举地罩着一只,我几次三番地向他借着玩玩,可他却怎么也不肯,今天有此机会,不如自己抓一只来。于是我兴冲冲地回家拿了一口网,迫不及待地来到那棵树下。“知了,知了……”我循声望去,哈哈!树杈上还有两只知了呢!我真想大喊一声,可一想到它们可能会被吓跑,我就屏息凝视、蹑手蹑脚地接近目标。我举起网袋,小心翼翼地靠近一只大知了,正想用力套下去的时候,知了好像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扑”地一下逃之夭夭了。唉!出师不利!…  相似文献   

8.
树上的知了     
一只知了在树上很得意地唱歌。“我知道,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狐狸听见了,故意夸奖知了:“知了先生,你的歌儿唱得真好。”知了说:“知道,知道,我知道。”狐狸看见知了很得意,就问他:“知了啊,有的事儿你也许不知道吧?”知了不高兴了:“有我不知道的事?你说说看。”狐狸说:“你知道哪儿有面包吗?”知了说:“知道,往前走,拐个  相似文献   

9.
诗歌     
夏天来到了, 太阳当头照。蝉在高声唱: “知了——知了——”瞧,他有多骄傲, 好像他什么都知道! 一天大清早, 蝉在睡懒觉。勤劳的小蜜蜂, 在他身边叫: “蝉哥哥,快起床, 懒懒洋洋的多不好。”  相似文献   

10.
大雁和知了     
有一天,知了趴在一片树叶上,他抬头看见一只大雁正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非常羡慕。他看了看自己,也长着一对翅膀,可是却不会飞!他真希望自己也能展翅高飞在蓝天中,去结识更多的朋友,去了解更多的世界……于是,知了仰起头对着大雁高声地喊道:“大雁哥哥,请您教教我飞上蓝天的本领吧!”大雁听到了喊声,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爬在树叶上的小知了在叫他。这只贪心的大雁想,挣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眼珠一转,说道:“要我教你是不是?我飞的技术很好,我教长翅膀学飞是五十大洋,教短翅膀学飞是一百大洋,你是短翅膀,就收一百大洋学…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持久的专注力。西谚有云:"专注是金。"卡耐基说过,成功的奥妙在于,将所有的精力、思想、资金都投入到所从事的一件事情中去。有则"捕知了"的历史典故: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  相似文献   

12.
似水流年     
盛夏的午后,我带着不肯午睡的小表弟来到河边玩耍。河岸边长满了桑树、柳树,绿得耀眼。枝叶随风轻舞,知了声响成一片。“姐姐!”表弟的双颊像是点过洋红的馒头,从里到外透着红光。他惊喜地把手伸到我跟前.微微张开捏紧的拳头,原来手心里攥着一只小知了。这只知了因为被擒而一蹶不振,低沉的叫声里透着恐慌。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夏天的农村,知了猴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孩子们对它的外部特征已经很熟悉。傍晚,正是知了猴出洞的时刻,这时带孩子们去抠,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件美差。设计本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幼儿去观察知了猴的特征,旨在通过抠知了猴让孩子们体验亲手抓获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活动目标1.学会抠知了猴,了解知了猴的生活环境。2.激发探索兴趣,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象。3.能共同分享抠到知了猴后的喜悦。活动准备提前联系好果园。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发抠知了猴的兴趣小朋友都知道知了是知了猴变的,可是,知…  相似文献   

14.
吃知了     
知了,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但是,你吃过知了吗?也许你会说:知了又脏又臭,能吃吗?以前,我也认为知了不能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知了是很好吃的。那天,表哥到我家来玩。吃  相似文献   

15.
麦秸垛     
麦知了开始唱起来了,它们的声音是微弱的,比起夏蝉的聒噪,它们要可爱多了。"知了……知了……要收麦了。"麦熟时节,大家不约而同地忙碌起来。二叔的镰刀"哧溜、哧溜"划在磨刀石上,他不时地眯缝了眼,用手试试刀刃够不够锋利;三奶早就缝补了十几个装麦的口袋,只等那些麦粒溜进来。  相似文献   

16.
我经常和爷爷在公园里玩。有一次,我听见柳树上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虫子在树上唱歌。爷爷告诉我,这是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蝉。我悄悄地靠近它,听见它唱的总是一个调子——知了知了。好有趣啊!我十分好奇:知了总是唱重复的内容,那它是怎样发音的呢?我和爷爷捉了一只知了,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我观察到它全身光滑,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两对翅膀,三对足。在观察知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知了叫的时候,它的口并没有动,而翅膀却老在扇动,不叫的时候,翅膀也不动。这是怎么回事?是…  相似文献   

17.
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竹林那一年,我在一个遥远的小村庄里过暑假。村里有一位老爷爷,喜欢拿老长老长的烟管抽烟,孩子们都叫他“长烟管爷爷”。长烟管爷爷是村里公认的最有学问的人。有一天,我看见他搬了一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的小院子里,一动也不动。我不知道爷爷要干什么,就悄悄走到他跟前。只见爷爷的两条眉毛打着结,眼睛盯着面前的两棵枣树。我从1数到了100,爷爷的眼睛还没有离开枣树,也没有发现我。我想一定是枣树上有什么东西,叫爷爷发愁了,于是我也朝枣树打量起来。忽然我看见,有一只穿着绿裙子的美丽螳螂,正顺着枝干往上爬。它爬得又轻又快,不一会儿,就悄悄地爬到了一只知了的背后。知了很胖很笨,它什么也不知道,却一个劲儿地在叫:“知道了,知道了!”突然,螳螂伸出两把大刀来,猛地向知了砍去。胖知了的叫声立刻嘶哑了,这时螳螂又伸出它那针一样的吸管,狠狠地刺进了知了的身体。不一会儿,胖知了剩下了一个空壳。螳螂丢下它,心满意足地往别处爬去。“爷爷,”我突然叫了一声,接着兴奋地说,“我也看见了!”“唔?”爷爷掉转头来,奇怪地望着我:“你看见什么了?”哈,爷爷还想跟我保密哩。于是,我得意地指了指树上:“我看见一只螳螂,吃掉了一只胖知了...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个飞碟!"蛤蟆先生说。但是谁也不相信他的话。蝉在红果冬青上"知了、知了"地叫,蛤蟆先生以为蝉在跟他说话,就说:"你知道了?你怎么知道的?你为什么会知道呢?""我知道你是个神经病,丑八怪!"蝉说。  相似文献   

19.
赤日炎炎,知了在声声地叫着:“知了!”“知了!”我知道高考快要来临了。虽然前面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对我来说算得了什么,那是我所期盼的。知了令人烦躁地叫着:“知了!”“知了!”我知道家乡贫穷落后。乡亲们吃的是杂粮,吃的是稀饭,吃的是没有油盐的菜。这些东西仅仅能填饱肚子,哪里谈得上什么营养!啊,乡亲,你们个个面黄肌瘦。乡亲们穿的土布棉衣,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棉衣。家乡有这么一句俗语:“一件衣服穿三代,补  相似文献   

20.
读了这篇作文,同学们一定觉得很有意思吧!为什么呢?因为作者是紧紧围绕了“逮知了很有趣”这一个中心思想写的。他抓住了有趣的细节,把它再现了出来。比如第一段中最后一句话,把人和知了都写了出来:“我们一个劲地跑着,人还没有到,就听见知了的叫声了:‘吱——吱——’‘叶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