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梦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在宋词中体现得更为彻底。词人通过梦境将情感传达得更委婉细腻,使词呈现出朦胧迷离的意境美和虚实结合的情境美。本文主要分析宋代记梦词,将宋代记梦词划分为亡国饮恨梦、爱情思恋梦、英雄豪情梦、人生感怀梦、思乡怀人梦五类,从词人创作背景、情感经历、宋词悲美传统对其影响的角度来探讨记梦词出现的原因,并从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宋代记梦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太原大学学报》2019,(1):46-53
吴文英作品具有独特的抒情内、外结构。内结构主要指梦窗词词心,其词心具有深幽朦胧的特质,主要表现为词人"用意不可太露"的创作宗旨与词作"句断意不断"的情感脉络;外结构指梦窗词的词境,吴文英通过意境塑造的层层关联、典故引用的浑化无迹以及语言风格的密丽幽深构成梦窗词紧密罗列的词境。在内外结构的影响下,梦窗词以沉痛家国之思为主题的作品折射出词人在特殊社会历史时期的深度无奈,恋情词虚处传神的抒情方式在普世爱情母题下具有高度概括性。  相似文献   

3.
稼轩词中的梦词有78首,约占稼轩词总数的12.4%;从内容看感叹人生如梦、无奈归隐的梦词有37首,占总梦词的近50%。深入解读稼轩梦词,有助于了解词人从儒家积极入世思想转变为佛道归隐思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吴文英是宋代最富有艺术个性的词人,本文通过探讨其词情景关系的表现特点,阐明了他浑化物我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5.
徐灿,著名女词人,她生活在朝代更迭、异族入侵的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跌宕起伏的生平经历,使她的词在继承婉约派的基础上,意境开阔,一扫女性词人的优柔之气,于字里行间反思历史,深究明朝覆灭的内因。其词主题有感时伤世的愁苦,有对人情冷暖的怨怼,更有洞察世事,家国故园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清初朱彝尊词的典范意义为清代词人无人能及,影响深远。作为模仿的典范,清代词人赵忻对朱彝尊《曝书亭词》的借鉴主要从体例、内容上的多元化风格特点方面,同时也在借鉴基础上体现其词作独特的写实性和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西蜀花间词派以西蜀籍词人为主。其诞生与形成,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受长安花间词派的直接影响,二为西蜀君臣对花间词的喜好与互为倡行。西蜀花间词派是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宫廷词人群体。其花间词虽源于长安花间词,但却有着其自身的个性风采与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8.
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本文抓住两位词人作品中"梦"这一关键意象进行比较分析,着重指出二人梦词在内容成因方面的相异性.  相似文献   

9.
杨无咎是南宋词人,其咏物词代表了其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咏物来抒发情感怀抱,赋予其咏物词更多的内涵;词人灵活运用了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清新雅致,词风清丽工整,在南宋咏物词史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南宋著名词人赵长卿著有《惜香乐府》十卷,收其词二百六十多首,为宋代词人中作品数量较多之词人。其词雅俗兼善,独具风格。但历代治词史学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力图从解读作品出发,全面分析其词作的艺术风格,明确其在词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于湖词》在宋朝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人词集题跋、词选和词作,传递出词人张孝祥的《于湖词》在宋朝传播的丰富内涵,前两种形式表现出对《于湖词》豪迈雄壮和清旷秀雅词风的认可,而考察宋人词作对于湖词句的化用,我们确定张孝祥乃南宋初期豪放词坛的重要词人,其词对后来的辛派词人或辛派推崇的创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纳兰性德作为满洲词人的第一人,是清代词坛上一颗备受瞩目的明星。他的爱情词细腻多情,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中写梦的词所占数量很大。这些梦词写的情感跌宕、凄凉悲怨。本文意在分析他的这类词所追念之人、所追述之事。同时来分析其形成的大致原因。  相似文献   

13.
赵长卿词的主题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著名词人赵长卿著有《惜香乐府》10卷,收其词260多首,为宋代词人中作品数量较多之词人。其词四景愁情满怀,独具风格。但历代治词史学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论文力图从解读作品出发,全面分析其词作的主题取向,明确其在词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南宋著名格律派词人吴文英之《梦窗词》幽邃丽密,索解甚难。本文就其10首词的文本解讯,提出了与杨铁夫、陈洵、刘永济等著名学者不同的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5.
宋代遗民词人张炎在国破家亡之后,以其苍凉之词追忆繁华的逝去,其词多处言梦,以亡国之哀绪表现文化之苦恋,构成他独特的文化心态。"梦"字作为一种幻灭情绪的文化符号表达了其对故国特有的热爱、留恋。破碎的心灵遂得精神的回归。这种文化深恋传递了特定历史时期遗民士大夫的政治情感,抒发了徘徊在异族统治下的寂寞、无奈、凄凉的心境。其历史人格与执着于文化的传统亦在这梦的倾诉中得以重生。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南宋末期著名词人吴文英咏花词中女性拟体与此前两宋词人咏花词女性拟体的比较中,阐述了梦窗咏花词中女性拟体的拓新与融变.通过这一侧面,可以反观宋朝末年词体在学问与思力的双重作用下,追求极新极变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7.
李殉是五代前蜀的波斯裔词人,作为花间词人,他的作品中有两类题材摆脱了花间词风,其风格清新自然,在唐五代甚至整个词史中都是另辟新境和独树一帜的作品。本文试分析李的渔父词和《南乡子》组词,并通过和前代同题材词所作的比较,从中看其独特之处以及在词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以爱国词闻名于世。然而其词集中却存在着数量更多的闲逸词,其中不乏高质量的作品。本文从苏轼及社会的影响两个内外因素出发,探讨其大量创作闲逸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吴文英,号梦窗,南宋后期著名词人,与辛弃疾、姜夔齐名,被誉为"南宋三大家".他善于汲取前人的艺术经验而又另辟蹊径,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与独特的创作风格.文章从感知方式、结构形式及审美功能等方面对其"炼词炼句"的艺术手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宋朝是我国文学史上词的"巅峰时代"。这一时代,才人佳作频出,涌现了一批著名词人和流派,如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两派对峙争雄、相映生辉。虽然两派争雄对峙,但却有些词人兼顾两种风格的创作,其中苏轼的婉约词有些作品更甚于豪放词之作,细细赏读品尝,可与婉约词风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相媲美。两者虽同写婉约词,但由于两者生活的时代不同,生活经历和性格都不同,两者的婉约词风也有着较大差异,这造就两人的词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将通过两人女性形象塑造、创作手法、语言特色上的差异中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