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心每一个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文”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活泼烂漫的天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到一个根本点,是无视作文教学的本质特点,无视儿童作文的发展规律,将充满人性美的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虚假、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留心每一个孩子,他们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文”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活泼烂漫的天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作文?作文应该是孩子真实的抒写童心,表达真情;作文还应该是孩子张扬个性、奉送快乐的一个积累的过程。,,美术作文实际上就是让美术与作文“手拉手”,以绘画作为载体,先绘画再作文,让学生易写、乐写。美术和写作都属于艺术,都需要表现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点、看法、感受,都需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习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有效做法。一、教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素材“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在多彩如画的校园生活、幸福欢乐的家庭生活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闪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为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留心每一个孩子,他们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文"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活泼烂漫的天性。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很希望自己是个“千手观音”,神通广大,有千般法力、万种能耐。细细想来,百字作文还真有些“千手观音”的味道。首先,百字作文的训练使在习作方面有障碍孩子尽快越过障碍,大大提高了其习作兴趣和能力。因为百字作文的形式活泼、篇幅短小,他们能够大胆参与放胆表达;因为教师对百字作文批阅及时评价到位,他们的信心在参与中滋长。百字作文就像是一种全新的“搜索方式”,它能搜索出班级中一直被忽视的写作人才,能唤醒许多孩子的写作天赋。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著名言论“孩子每写的一篇习作都应该评100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百字作文也正是…  相似文献   

7.
留心每一个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文"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活泼烂漫的天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到一个根本点,是无视作文教学的本质特点,无视儿童作文的发展规律,将充满人性美的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虚假、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为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人才,《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作文本质的回归,强调作文训练要从学生  相似文献   

8.
[作文题目]下列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题一: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在操场上,你的球技却能让人大开眼界;在舞台上,你的歌声也许并不悠扬,然而,在宣传橱窗里,你的书法却令人赞不绝口……生活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世界,自己的个性特长或爱好。请以“我的另一片天空”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②500字以上;③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中”为题写一篇文章。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  相似文献   

9.
中考作文是衡量学生初中三年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的得分高低对于中考学生来说 ,影响很大。研究很多考场作文 ,笔者发现学生在写作时 ,还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精神不足的现象。应该说富有新意是文章的生命。学生写作时只有克服“思维定势” ,别出心裁 ,用新角度、新观点、新方法认识事物 ,文章才会有新意。在平时指导学生作文时 ,具体做法为 :一、视角求新学生作文时常抱怨没东西可写。参加中考的孩子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 ,他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 ,就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家长也“宁可苦自己 ,决不苦孩子”。孩子的生活阅历窄 ,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我问过许多孩子:最怕老师让你们做什么?得到回答多数是:写作文.我看过许多孩子的作文,得到的感受多数是空、俗、闷.这种普遍存在的现状应该令每一位语文教师忧虑、沉思、觉醒.写作是所有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若是把学生逼进了“怕作文”的死胡同,那么语文教学就毫无意义可言.  相似文献   

11.
事实上,农村孩子的生活有其独特的内容,只要教师端正思想,善于引导,学生可以写好作文。一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有计划的过程,而不是临时出个题目。作文前,应积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茅盾说过:“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应该观察,然后再观察,再观察”,是法国自然主义大师福楼拜给他的学生莫泊桑的写作箴言。莫泊桑能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在他的老师的指导下,培养成特别敏锐的观察力是分不开的。没有一位作家不注重观察。鲁迅先生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可见观察生活对于写作十…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数学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是鲜活的生命,数学究竟应该给孩子的童年和明天留下什么?儿童是否应当享有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题——师与生重要的生命经历,数学课堂是每一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如何让师生的生命在课堂中显现精彩呢?  相似文献   

13.
本刊的创刊宗旨是成为育人者的帮助,通过这个平台帮助父母和老师培育儿童的良好习惯和品格,从而为孩子打下一生的根基。培养孩子的品格,越早越好。本刊目前关注的儿童群体为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孩子。每一位父母都会在教导子女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透过正确的教导拥有健全美好的品格;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条独特的历程.在这条道路上,孩子在长大,父母也在成长。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现在,很多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大喊难写,教师也常感到难教。这样的情况常促使我们去思考:每一位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体,他们对问题、对生活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个性特点。有位教师说得好:小学作文的本质特点,那就是充分尊重儿童,让学生从内心出发想写,写自己愿意写的、写自己所追求的、写自己所欣赏的。  相似文献   

15.
林君儒 《现代语文》2007,(5):113-113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我们所追求的“作文的个性”,其实就是让学生写他自己,按他的本来面目来写,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等具有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富于真情实感。现在,一部分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假、大、空、废”,这样不利于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什么 ?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认识的首要问题。我们推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创新精神从何而来 ?应该从学生的个性发展中来。无论是哪一门学科 ,我们都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语文学科来说 ,在作文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真挚的情感 ,鼓励他们抒真情、发己见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 ,长期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一直把作文教学当作是伴随语文学科衍生的简单的写作应用工具 ,偏重强调它单一的应用价值 ,而忽略了其内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校在作文教学改革上构建了“体验作文“体系,即引导学生从枯燥的课本中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独特的体验和个性感爱中记录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走路。”单从表面理解应该是给孩子尊严、给孩子希望、给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可以这样说,苏霍姆林斯基只说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要我们以教师的师德操行、深厚渊博的专业知识来让每一位学生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中抬起高昂的头向前迈步,  相似文献   

19.
孙璇 《成才之路》2014,(26):17-17
正童年,是每一个人"梦中的真""真中的梦";童年,饱含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识与新奇感、对生活的感情与沉淀。谁没有值得留恋、值得玩味、值得思索的童年?按理说,每个孩子笔下的童年都应该饱满有趣、异彩纷呈,可现实也许不尽如人意。学生平时的练笔中,虚情假意者居多,真情流露者偏少;老生常谈者居多,独特体验者偏少。如何提炼有关"童年"的素材,写好"回忆童年"类作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生活,并"真诚"作文。其实,我们平时的书  相似文献   

20.
关心弱势群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教 育的权利和平等的待遇,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树立的指导思 想和行为准则。我们可以用寻根源、探心灵、挖潜能、给掌声、护心理这五个策略,进行班级“弱势群体”的转化,让每一位每 位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