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1987年写了一篇关于博物馆史的文章《天津考工厂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发表于《中国博物馆》杂志,它引起博物馆学专家的注意和批评。关于“天津考工厂之争”,其焦点似乎不在于“第一、第二”,而集中于“天津考工厂是不是一个博物馆”。这确实是关系到“近代博物馆概念”的问题。打开文化部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道  相似文献   

2.
林波 《兰台内外》2006,(4):60-61
一个曾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孩子”,最后却成了2005年成都市高考理科状元。这缘于只有初中化的父亲那套与众不同的教子法。许多家长都习惯给孩子用“加法教育”——这次你考了第二,下次你就要争取考第一,你能考上二流大学,那么你就要冲击一流大学。毛庆劳却在给儿子做“减法教育”——“你能考100分,考99分就足够了”。毛庆劳用自己独创的“减法教育”,育出了一位优秀的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3.
高考期间,昆明三家媒体策划发动出租车司机为参加一年一度高考的学生“爱心送考”活动,其中,一家都市报和一家电台的“交通之声”为出租车上贴的“爱心送考”标志谁是“正版”谁是“盗版”,在公众面前打起了“口水战”……先是电台主持人在直播中讲:这一活动是他们最早策划并组织实施的,贴“粉红色爱心送考”(电台)标志的是正版,贴“蓝色爱心送考”(都市报)标志的是盗版;后是都市报6月3日,在一版导读头条和显眼版面上发表大半版篇幅的评论员文章,评论标题的主题是“爱心,绝不是狭隘之心”,副题为“一问‘交通之声’个别主持人的不和谐言论”…  相似文献   

4.
江苏已实行了6年的“文理不分科”“变一考为多考”的尝试证明,也许在高考改革中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学校和家长的“应试”心态,以分数为核心的选拔机制,和改革以综合性大学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媒体每年关注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高考年年有,却年年被媒体聚焦。高考前,放榜前,不断出专题;高考两天。更是密切关注,报道内容从“警车开道”、“爱心送考”到高考宾馆、商家高考营养餐甚至高考保姆。连篇累牍。高考.从一场升学选拔考试,演绎成了考全民素质、考社会责任、考政府服务的“社会大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假如我去考,一定考零分……原来规定有7000个通用汉字,现在把通用汉字增加到8000多个,这个数量超过了人们的承受力,实在有点太多了。”  相似文献   

7.
庄一拂先生编著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下简称《庄目》),因资料搜罗较为完备,常为治曲者称道。然以个人之力寓目曲海,终不免罅隙存焉。笔者在编撰《古代戏曲总目》、《古代戏曲总目提要》、《明代传奇要录》等著作时,曾剔出《庄目》“本事漏考”、“误标作者”、“一目多出”、“本事误注”、  相似文献   

8.
交规噩梦     
我的一个朋友考交规考了五次才及格,成了我们嘲笑的对象,只要提到这事便说他“智商”低。当我第一次考试,志得意满按了“交卷”键,电脑屏幕上缓缓打出“对不起,你的考试分数88分,不及格,请继续努力”时,我的心立刻凉了半截。[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石倩  王俊飞 《新闻前哨》2013,(11):51-52
2013年6月7日,全国912万高中生冒着酷暑,走进考场,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入学考试。一年一度的高考因其重要性被人称为“中国第一考”。然而,同时被“考”的还有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如何抓住丰富的新闻资源。烹制一席盛大的关于高考的新闻大餐供广大受众品尝?荆楚网作为湖北省重点新闻网站。  相似文献   

10.
《湖北档案》2008,(9):F0003-F0003
近得一古铜官印,印文为阳文篆刻“驰防指挥使记”,印背阴刻“成平三年八月少府监铸”字样。据考。北宋官印印背阴刻“监”字与今文“监”字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证了《经义考》卷一百三十三“吴氏澂仪礼逸经”条所引“又曰”一段文字不是何乔新所作,而是程敏政所撰。  相似文献   

12.
《新闻天地》2010,(2):21-22
中青班有严格的考试制度。朱明德告诉记者:“我们到党校也是很怕考试的。”一是平时系统学习少,基本上没人来考他们;二是记忆力毕竟此不上青年学生了;三是爱面子,怕考不好招人笑话……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阿迪大师95:“夜不能寐”形容面临年终考的官员真是恰切。经济为中心衍生的一系列政绩工程则成了“年终考核”的应付手段。  相似文献   

14.
广播语言要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因为主、谓、宾成份离得远,附加成份一大串,播音员难读,听众不得要领。下面说说几种变长句为短句的方法。 (一)把一个复杂的长单句变为一个并列复句。如:“我们这些电大学生要考政治经济学、形式逻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应用写作。”宜改为:“我们这些电大学生要考政治经济学、形式逻辑、中国古代文学,还要考中国现代文学、应用写作。”这样,句子由紧变松,听起来顺耳。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的老大洪秀全早年也是个科举迷,不知是考场黑暗,还是他才运不济,身为农村青年的洪秀全竞四次应试而不第。洪秀全在大骂苍天无眼之时,也丢了句狠话:“从此不考清朝试,将来爷考天下人!”  相似文献   

16.
读书苦乐     
杨绛  兆龙 《出版参考》2005,(1):23-23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七日电(记者刘林春)俗话说,“种地怕草,读书怕考。”然而记者最近在中国人民大学却听到一件“不怕考”的事。上学期,人大新闻系一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考试,试题只四道,还可以翻书看资料。试题之一:“世界明星联队论个人技术优于中国女排,却两次输给了中国女排,其中包含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面对这样的考题,应考者兴味盎然。学生走出考场三三两两地议论:“这样的试题和考试办法真  相似文献   

18.
兰璞 《西安档案》2006,(6):10-12
兵谏亭为西安事变有数的几个纪念性建筑之一,址在临潼骊山当年蒋先生“被捉”或“避走”处。其肇建的时间,一说在事变后,一说在抗战胜利后,一说事变后建立抗战后重修,久焉难以详考;而且初始名称,有说“蒙难亭”者,有说“正气亭”者,有说“复兴亭”者,也有说初名“正气亭”而后改“蒙难亭”,或初名“蒙难亭”而后改“复兴亭”者,亦久焉难以详考。但其解放后数十年间皆称“捉蒋亭”,斯为不争之事实,自1986年事变50周年纪念其易名“兵谏亭”,更是人所共知.毋庸赘言。  相似文献   

19.
《机关党的工作》是中共陕西省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月刊。栏目设有“党的建设”“政治思想工作”“学习与想考”“党员论坛”“先锋谱”“要论与要情”“三秦瞭望”“精神文明新话”等二十多个。《机关党的工作》力求体裁新颖,形式活泼多  相似文献   

20.
一 考前,总有一些考生千方百计找“名师”,希望“名师”能押上作文题,哪怕押上类型、范围也好。更多的考生则是针对历年试卷的作文题型进行“备考”。怎么“备”?少不了要“背”它几篇范文。辛辛苦苦,都是希望到考试时能以现成的东西——自己的、他人的——应对神秘的命题组秘密拟出的那道令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作文题。 其实,命题组并不神秘,它早已通过《考试说明》把考作文的目的、范围、要求公之于众。作文题也无甚秘密。作文,无非是写“物理人情”;考作文,不外乎检查应试者的思想水平、文化储备和行文技能。而考生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