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些天,我有幸到市里观摩了一节公开课。课讲得很生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整节课在一种欢乐和愉悦的气氛中进行。教学手段更是先进:录音机、多媒体、实物展台一应俱全。伴随着下课铃声,这节经过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的课在掌声中结束了。按照事前安排,全体听课教师到会议室评课。教师A: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我感觉没有什么缺点。教师B:这是一节好课……我个人觉得,如果板书设计得再美观一点就更好了,意见不成熟,仅供参考。教师C:这是我从教以来听过的最好的课……轮到我了,“这是一节好课,但有些细节存在表演或者说是作秀的成…  相似文献   

2.
徐月琴 《宁夏教育》2006,(12):40-41
这是一节探究活动课,教学内容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学习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本节课探究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分析实验操作步骤,思考解答问题,探究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同时培养学生获得、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我先在程度最好的A班实施。课前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时,由于担心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时间又紧迫,所以探究活动设置成了自主探究,没有合作学习探究。实施过程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电压》这一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一课,这节课在以前的教学中讲过多次,走进新课程之后,通过对这节课以前教学的反思和对新教学理念的体验,在以前的基础上对这节课进行了很大的改动,突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知识、技能和情感。授完课之后,我感觉到十分轻松,效果很好。下面是我对《电压》这一节课的教学反思。片断1(教师演示: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小灯泡连接)提问:要使小灯泡这…  相似文献   

4.
孙建彬 《化学教与学》2010,(12):79-79,81
我一直不能忘记去年上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这节课我和我的学生可以说一直是在实验探索中度过的。在一个接一个的探究活动中,我与可爱的学生一道分享着探索科学奥秘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蒋洁 《化学教学》2006,(12):28-29
本节课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卤素》第~节《氯气》的第一课时。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了解“探究过程”的一般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来,笔者在指导学生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有几个学生向我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上节课制取氧气时用的是排水法,为什么这节课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却是排气法呢?”由于教材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因此问题一经提出,我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一时竟不知作何解释。情急之下,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个下台的机会。出乎意料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竟有10多个学生争着举手发表看法。以下便是探究这一问题的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节研讨课,内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课前给每个小组准备各种不同规格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利用手中的工具(剪刀、尺子、三角板等)通过剪、量、折、比等各种方法,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学生探究了长方形的特征后,接着进入了探究正方形特征的学习环节。当我要求学生拿出材料袋中的正方形纸片时,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所有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没有正方形纸片。”这时我意识到在课前准备方面疏忽了。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成败。那如何化解此时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本届省教坛新星赴各校送课,我听了《探究欧姆定律》一课。这真是一节好课。  相似文献   

9.
栾海军 《科学课》2009,(6):39-39
《杯子变热了》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节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探究热传导的现象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按照课本顺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都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前几天听了一位教师的课,我发现本节课的“活动准备”这一环节值得商榷。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按照课本的顺序先让学生用手摸一个盛凉水的杯子,学生觉得很凉,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开设了一节区级小班化研究课《气体的压强》。虽然课堂只有45分钟,但是经历了集备、磨课、评课、反思后我成长了许多。下面我从小班化初中物理课堂中“实验探究活动”的角度来说说这节课。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事实性知识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非常简单,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上这一课呢?华应龙老师的回答是:让孩子体验探究的乐趣,在玩中发现新知。他这节课对诸多环节的讲究,引发了我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追问。问题1: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吗?落实探究性学习需要花费时间,所以,哪些内容值得深  相似文献   

12.
我曾指导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傳雷家书》谥傅?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这节课怎么讲都像是一个个片段的叠加。似乎情况总是如此: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等学生探究完了再抛出下一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探究。整节课都像是在重复同一活动:教师在不断地生产  相似文献   

13.
金晶 《中学教学参考》2014,(14):111-112
<正>一、主题与背景本学年我参加了南京市伯乐中学的校本教研活动——关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研究活动中葛雅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题为《水的组成》的实验探究课。在这节课的准备、上课、研训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学生身上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和难以预测的智慧,正等待着我们用知识去唤醒和开发。下面把我对这节实验探究课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14.
《电压》这一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一课,这节课在以前的教学中讲过多次,走进新课程之后,通过对这节课以前教学的反思和对新教学理念的体验,在以前的基础上对这节课进行了很大的改动,突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知识、技能和情感。授完课之后,我感觉到十分轻松,效果很好。下面是我对《电压》这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合作、探究”三者又不是并列关系,自主是合作与探究的前提,合作。探究又有利于自主的深入,探究既有合作性探究,又有自主性探究。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呢?下面仅以《爬山虎的脚》一课来具体说明。【案例呈现】●爬山虎有脚?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爬山虎的脚》,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1:我想知道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生2:我想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生3:课题是“爬山虎的脚”,这使我想到,人有脚会走路,那么既然爬山虎也有脚,它的脚又是怎么“走路”的呢?师:…  相似文献   

16.
[情景呈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住新房》一课,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教学这节课时,我按照课前预设的方案,创设情境,得出算式14×12,然后进行算法探究,多样化的展示。学生似乎很投我所好,于是,顺利地呈现出四种计算方法:基本上与课前预设相符,我正想进入下一个环节,胡  相似文献   

17.
<正>王璐老师的晒课《人间生活》让我听得如痴如醉,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效果让我得到莫大的享受。再三观看视频,我冷静思索、琢磨:到底是什么方法让他把课上得如此极致?最终发现,他的课堂引导极其到位,在整堂课中显得很突出,于是我便对本节课中的课堂引导做了一番探究,现将探究结果汇报如下。一、课堂引导是"敲边鼓"在探究过程中,这一点最引人注目,也应该是课堂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8.
宋洁 《师道》2012,(7):31-31
金培忠老师的这节发散思维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提问、评价、质疑,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这节课的师生“提问”环节.我有如下的听课感受。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在一所镇中心小学听了一节课,教学内容是“8加几”(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这节课引起了我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犤我的困惑犦这节课到底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在课堂教学的总结部分,教师亲切地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是:我学会了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自然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声音的传播。在这节课中,我故意“为难”学生,学生却迎难而上,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情况是这样的,在学生自己提出了“声音能不能在水中传播”之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一会儿就有同学设计出“拿两块石头,在水中碰撞,试一试能否听到声音”这一方案。我笑着征求大家的意见:“你们认为这个方案设计得怎样﹖”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可以。”我知道,这中间有不少同学是课前看了书的。这时,如果按方案马上动手实验,非常容易得出结论:声音能在水中传播。这节课会很顺利的结束。但是,这样的话学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