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教育》2007,(9A):5-5
王世光在《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3B期上撰文说,随着新课程在实验区的实施。“教材城市化倾向”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讨论这一问题,大多是为了农村地区孩子的利益能够在这次课程改革之中得到保障。“教材城市化倾向”有着多种表现:从学生阅读的角度看,教材所设计的活动具有“城市化倾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在实验区的实施,"教材城市化倾向"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讨论这一问题,大多是为了农村地区孩子的利益能够在这次课程改革之中得到保障。"教材城市化倾向"有着多种表现:从学生阅读的角度看,教材内容的选择具有"城市化倾向";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教材所设计的活动具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区的实施与推广,"教材城市化倾向"这一议题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批评与肯定的声音此起彼伏,"教材城市化倾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而成为一个"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区的实施与推广,"教材城市化倾向"这一议题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批评与肯定的声音此起彼伏,"教材城市化倾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而成为一个"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的改革打破了“一纲一本”的局面,转变为“一纲多本”。教材的编写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重要的特色。但是,在各种富有地区特色的教材不断涌现并实施的同时,教材“城市化倾向”这一问题被普遍反映出来。一些数学实验教师反映,当前所选订教材的编写侧重于城市孩子的生活实际,而忽视了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如要求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进行社区问卷调查等。“教材城市化”到底是否是一个事实?哪些是城市化的内容?笔者认为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地分析。  相似文献   

6.
“教材城市化倾向”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区的实施与推广,“教材城市化倾向”这一议题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其中批评与肯定的声音此起彼伏。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教材城市化倾向”的表现即城市主导价值预设、设计理念、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教学形式、评价考核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取得的一定的成果.但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王会亭 《教育导刊》2009,(10):14-1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异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课程设计理念具有“城市化倾向”;课程目标发生严重错位;课程内容具有“唯普遍性知识倾向”;课程资源严重匮乏;课程评价极度片面。正确认识上述问题,对于指导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良性地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牧航 《历史学习》2006,(12):34-36
2006年和2007年的高考,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省份来说,正处于旧高考向新高考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命题的内容、观念和技术都将产生非常大的变动,这些变动不但充分体现在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中,同时也会逐渐影响到仍使用旧课程的省份。这里着重谈谈命题内容的变化。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新的“课程观”取代旧的“教材观”。“课程”的内涵比“教材”丰富得多,除了包括教科书的内容,还包括丰富的图书馆知识、网络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等。在旧课程中,教科书是同学们学习的唯一资源,其他的资源我们都称之为“教辅材料”,也就是说是为了学好教材服务的;而在新课程中,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的概念实现了重建。“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所有内容和活动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老师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要合理有效的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课程不再是既定的,高高在上的“圣经”,对于教材和教学任务来说,教师和学生不再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教师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成为“自己课程”的创造者。即我们在兼顾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课程。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实践中对小学数学课程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课程不再是既定的,高高在上的“圣经”,对于教材和教学任务来说,教师和学生不再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教师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而成为“自己课程”的创造。即我们在兼顾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课程。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实践中对小学数学课程动态生成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作为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对传统数学课程观的一种超越.事实上,把课程窄化为“学科”、“教材”或“教科书”的传统理解将会使教师在思想层面上难以趋同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技术层面上也难以对新教材实施操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确认识和理解进而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就成为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化”,教材的功能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话题”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崭新时代。学习理解《纲要》的基本内容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有助于全面推进小学课程改革 ,为教育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一、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研究与实践开拓新天地   1 999年 ,新课程改革起步给教育带来持续发展的机遇 ,我校选用“新世纪实验教材”的过程成为传统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碰撞的过程 ;它使每一个致力于改革、创新的教育工作者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出发思考问题 ,使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给教育改革带来新…  相似文献   

15.
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开始之后,省级实验也继之启动。近一个学期来,笔者调研了实验区部份学校语文学科新课程教学的现状,颇有一番感触。语文新课程教学现状表现为3种倾向:一为传统倾向。虽然已经在使用新课程的教材,但是有的教师教学仍然“故技”重演,再现课堂“旧貌”。教师满堂灌,教学程序仍为:注音、释词、串讲,归纳段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在各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一个夺目的“亮点”。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原有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要渗透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策略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延迟判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回答或者提出新的创意时教师不轾易做出判断,给学生一些等待、自主思考或辩论的时间,创设一个可以发表各种见解的空间的评价策略。“延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论述了运用“延迟判断”评价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并通过化学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者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班,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了各学校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始终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作为教师的重要使命,而构建和谐和师生关系亦将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课作为21世纪走进小学课堂的新型基础工具学科,是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素质教育把着眼点归结于学生发展的“两全、主动”,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由此,新课程的实施则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目标鲜明地指向“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为了每一个孩子的一切”的学生主体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