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华 《福建教育》2022,(25):12-14
<正>2021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幼小衔接意见》),要求“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订强调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
<正>幼小衔接对“儿童顺利适应小学教育生活,并为儿童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重要作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以“为幼儿后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为目标;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和必须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也强调“加强学段衔接”。在国家重视与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作为教研员的我也参与到区域以及园、校不同层面的幼小衔接研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幼小衔接工作在具体实施层面仍旧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付愉 《云南教育》2023,(9):39-40
<正>在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国家对科学进行幼小衔接非常重视,教育部出台的各类文件都强调要科学衔接,幼小衔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主题的确定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将幼儿园语言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联系起来,幼儿园语言教育迎来了又一次改革和创新。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幼小衔接背景下对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一直是社会殷切关心的教育话题,相关衔接实践也从未停歇。然而,现有衔接工作存在三重误区:过于侧重幼儿园对小学的单向衔接而忽视双向衔接;过于侧重行为形式上的衔接而忽视心理与社会性上的衔接;过于侧重行政措施上的衔接而忽视回到儿童学习的衔接,因此难以彻底解决儿童在过渡中所面临的社会关系、学习方式、行为规范与期望水平方面的“断层”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呼应了从课程教学入手推进衔接的国际趋势。新方案新标准明确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小学低年级的主要任务,并从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课程核心要素提出幼小衔接的具体要求,为教育工作者探索通过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支持儿童过渡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相似文献   

5.
周雪  肖雅兰 《四川教育》2023,(18):24-25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连接,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幼小衔接中,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幼儿在情感、环境、习惯、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过渡与适应。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开设幼小衔接课程“盐途四季”,推动幼小间科学衔接、自然过渡、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6.
安平  江洪玲 《学前教育》2023,(19):22-24
<正>教育部于2021年3月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改变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基本建立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我们尝试在朝阳区开展幼小联合教研,即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开展日常教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支持“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小衔接中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项目组于2021年11月对各类型幼儿园开展了有关幼小衔接工作现状与问题的调研。教师是影响幼小衔接工作实施过程与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幼儿园大班教师为调研对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五育融合”视角,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立意和教学观进行解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新方案”和“新课标”的发展历史和内涵体现。研究认为,可以从融通视角认识“五育融合”与“新课标”落实的内在联系;从转化视角构建“新课标”下的学校新生态;从发展视角深度开发学科育人价值,寻找“五育融合”改革和实施“新课标”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正>从幼儿园到小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以游戏为主变为以课业学习为主。鉴于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  相似文献   

10.
张文彬 《教师》2023,(4):18-20
2022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建立在项目式、主题式、活动式课程之上,汲取了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丰富了课程内容,强化了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双减”政策的落地给小学语文教学优化升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给课堂作业设计带来了更大的空间,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作业设计方法已经成了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教师要深刻了解《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深化自身对《新课标》的认知,坚持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于此,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重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如何进行课堂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11.
白雪 《四川教育》2023,(23):45-46
<正>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对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四项原则: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是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双向衔接”即幼小协同,进行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承接。然而,目前的衔接工作往往存在重“幼”轻“小”的误区。《意见》明确指出:“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2.
<正>做好“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然而,幼儿园超前学习,一年级教学进度快、教学要求高,这些都成为当前幼小衔接的难点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提出要“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想促使幼小语言教学平稳过渡,正确开启小学语文学习之旅,学习内容整合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关键要素。本文尝试以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教学和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板块为基础,设计学习任务群,助力幼小平稳衔接。  相似文献   

13.
<正>幼小衔接是当下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还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关注。《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形成的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遵循本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活动,更好地完成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问题在于,如何构建儿童平稳过渡的良好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小衔接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小学音乐教育入手,做好幼小衔接,成为许多小学音乐教师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幼儿发展实际,开展针对性的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幼小衔接备受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和重视,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阶段上互相连接,双向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新形势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困境,制约着衔接的科学性,还有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幼小衔接存有“谁来衔接、衔接什么、如何衔接”的困惑。本文对这些困惑进行了澄清,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幼小衔接的实现路径:幼儿园向上衔接到小学,在儿童入学准备中凝聚“推力”;小学向下衔接到幼儿园,在儿童入学适应中跑好“接力”;建立协同共育的家、园、校关系,增强幼小衔接教育合力;提升教师幼小衔接素养,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大幼小衔接综合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要依据,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发现:农村幼小数学课程目标衔接"单一化",课程内容衔接"片面化",课程实施衔接"形式化",课程评价衔接"空白化"。制订切合实际且统一的幼小课程标准,可以让幼小衔接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幼小教师双方提升数学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可以走出数学教育的误区;构建"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联动机制,可以真正实现幼小"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8.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四条核心素养之一。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的内涵、课程目标定位、学业质量标准描述,着重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中“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内涵、特点、课程内容指向等角度解读与分析,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师深入领会“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内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汤颖华 《家长》2022,(34):165-167
<正>2021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应融入幼儿园三年保教工作全过程,就幼儿园与小学的“断层”与“接口”问题,需幼儿园与小学双向互动,以及幼儿园、小学、家庭的三方共育,共同为幼儿的入学准备创造良好条件,实现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霞浦县实验幼儿园作为福建省幼小衔接试点园,与霞浦县第三小学结对试点园(校),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引,以儿童为本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展开了为期一年的互动合作式教研探究。  相似文献   

20.
<正>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课程标准编制要“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则将“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作为五大课程理念之一,并赋予其重要的价值定位——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