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课程是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为满足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对土建类毕业生的具体要求,在“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中,引入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针对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重塑课程体系,拓展教学资源,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形成了以“产业需求和人才产出”为导向、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体系。课程建设的实践结果表明,校企协同育人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创新性思维,推动了教育创新,实现了校企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应引入协同创新理念,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来解决:校企协同制定实践教学质量目标,协同开展“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协同开展工学结合实践课程开发,协同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协同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协同评价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2020年春季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纷纷全面推行在线教学,为在线教学实践和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部分专业课程缺乏在线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没有在线教学经验,面临诸多实际操作的问题。“太阳电池技术”课程在线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从课程建设到在线教学,以及在线评价的有效方案,可以达到“标准不降低、效果不打折”,有效地推动了在线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具体举措。校企协同育人是现代学徒制模式的重要特征,也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的必然选择。当前校企协同培育工匠精神存在着企业育人作用未充分发挥、缺乏系统性规划、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缺失、学生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影响了育人效果。建立课程开发协同、师资团队协同、基地建设协同、考核评价协同、文化氛围协同的“五位一体”育人机制,有利于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工匠精神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现状,分析了数据结构课程采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意义.从实际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数据结构运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不足.高校可以从调整教学重点、补充教学盲点、使教学内容与实际产业链紧密结合、实施“跨界培养”、增设独立而多样化的实用类辅修课程、拓展知识领域等方面来完善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从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要求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通过引入在线开放课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以“商业类展示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团队支持与服务四个方面论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推进策略,包括根据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建立“四位一体、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以及鼓励校企行之间合作共建共享课程等。  相似文献   

7.
黄煜欣 《广西教育》2023,(14):86-88+93
本文论述中职学校适应性在线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途径,分析适应性在线课程的开发内容,提出具体做法:重塑教育供给模式,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适应性在线课程共建共享机制;重组教学流程,构建“三适三测”适应性在线课程建设模式;重建培训流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链和企业产业链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是高职推进知识讲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创新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以高职汽车制造工艺技术专业课程为例,从构建课程思政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三课堂”思政课程校企协同教学机制,建设“双师型”课程思政师资团队,营造浓厚课程思政教学环境,共建多元化课程思政考核机制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生思政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引领课程搭台校企协同’五年制高职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教学成果聚焦专业群整体协同育人,探索解决专业群资源共享度不高、应对产业转型能力不足等问题,经过多年实践而形成。一、成果的主要内容五年制高职汽车专业群“文化引领课程搭台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秉承“德技并重、育人为先”的职业教育理念,依据新汽车人才的能力特征要求,从价值思想、核心目标、关键策略三个层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0.
汪希  张铠 《科教导刊》2023,(26):14-16
文章分析了校企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度不高、学校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相互结合度不深、校企师资专家相互融合度不强等问题,提出推进校企合作、工匠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人才培养方面,搭建“三全育人”新平台,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专业建设方面,对接产业发展,推进课程改革;教学组织方面,建立产教研平台,形成“产教研学”融合机制;师资队伍方面,优化产教资源建设,促进校企师资有效协同。  相似文献   

11.
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背景下,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应从就业市场需求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出发,将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弧焊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融通模式,深化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更有利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中的错位现象及当前职业教育的政治背景,分析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营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践基地校企协同”和“基于创业平台”两种零距离的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目标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跨区跨校在线开放课程"1+M+N"协同建设策略研究,加强了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研一体的课程开发共建机制,集合了高职院校优秀骨干教师协同行业企业专家,制定符合行业、企业标准的在线开放课程标准,构建立体化的课程内容,在专业应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形成在线开放式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智能化、信息化时代下,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调文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应运而生,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当前,高校财税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模式单一、“双师型”师资缺乏等问题。为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校企双方要共商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双岗互融的“双导师制”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5.
MST校企协同教学是内涵更为丰富的一种校企合作教学形式。明晰MST校企协同教学的内涵,以商务日语专业教学为例,对校企如何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核心课程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提出建议,并指出MST校企协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有利于提高校企协同教学的质量,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开发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承宁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11):221-222
为满足移动软件行业发展需求,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移动开发课程进行了探索。围绕校企合作,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移动开发课程校企合作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手段。陕西商洛学院围绕秦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思政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深入开展根植地方行动,构建内在驱动和外在抓手双向激励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此外,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以课程教学为基本载体,传承商洛红色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共享课程思政案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有效衔接,畅通校企协同育人途径,全面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融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行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以商务礼仪课程为载体,从研究背景入手,系统分析了实训项目开发的现状,提出了德育性与职业性相协同的实训项目开发目标,“五大模块”和“四个协同”相结合的实训内容以及融“教、学、评、做”为一体的“TMIE”实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线网络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提出了多方协同参与的面向在线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模式。该模式以系统化理论为指导,着重关注实践教学平台可持续性应用,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以网络为媒介,以信息化为主线,通过专业教师团队、行业典型企业、专业化信息技术公司、校内专业科研机构的多方协同和价值共创,为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加贴近企业实践过程的MOOC实践教学。并以生产管理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分析,该模式已在多个高校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来从战略上重视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近20年来我国在线高等教育课程及其平台建设,与世界在线高等教育课程的发展节奏基本保持一致,且起点较高,但在学科类型、课程提供主体、课程语言、教学形式和课程共享性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差异。就国际影响力而言,我国在线高等教育课程还存在以下不足:在线课程开发缺乏全球化视野,课程内容及质量国际吸引力不足;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机制不灵活,世界范围内传播效率不高;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开展国际在线教学动力不足;在线教育缺乏质量标准和学分互认体系,国际认可度不高;高校内部支撑体系不完善,缺乏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发展。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整体布局规划;多方协同推进,打造中国品牌;引领标准建设,拓展国际空间;打磨专业团队,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