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大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行评价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指挥棒”。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价值表现在激活学生劳动实践的内生动力、形成劳动教育联动育人的协同力、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3个方面。基于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初步构建了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4个一级指标,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责任等12个二级指标,进一步探析各指标内涵和行为表现,以期为建立更系统、更完善、更科学的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构建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基于CIPP模型并结合新时代高职教育特点设计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科学评价劳动教育的实施成效提供参考依据,进而通过评价反馈更好地发挥促改作用。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以“劳”为抓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何以可能、何以可知有赖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落实国家政策的应然之举,是衡量劳动教育质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要。文章运用德尔菲法,发起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劳动教育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17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32个具体评价细则,再运用层次分析技术(AHP),通过构建劳动教育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等方式和途径得出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期建构相对科学可行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为劳动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4.
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家园共育可以为幼儿培养劳动习惯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劳动培养成为一种常态化、习惯性的行为。本文结合幼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家园共育的沟通机制,并提出幼儿劳动习惯养成的家园共育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效率,切实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5.
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针对高师院校,聚焦劳动教育的效果、条件和行为三个层面,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维度尝试构建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0个观测点,探讨劳动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要合理分配指标权重,以精准施策为目标,注重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劳动素养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立德树人育人方针的具体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中的关键成分,而明确劳动素养的科学内涵与结构,是有效促进劳动素养培育的首要问题。立足于我国劳动教育的现实要求,通过分析比较核心素养视角下国内外相关研究,劳动素养被认为是学生在长期劳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表现,具有育人性、时代性、具身性等关键特征。学生劳动素养的结构维度及主要指标具体包括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格三个不可或缺、相互联系的关键成分。构建我国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培养体系,既要准确把握核心素养视域下新时代劳动素养的内涵,又要在此基础上全面确定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表现水平,并通过建立完善监测和评价机制衡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劳动价值观的合格大学生的基本途径,但目前劳动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厘定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内涵及价值,分析了社会、高校、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高校主体主导—家庭教育支持性—社会环境支持性—大学生个体特性"等四维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34项,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解决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的问题,丰富了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和工具,能够有效指导高校劳动教育实施,助力形成"高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构建系统、完整的义务教育阶段生产劳动课程内容体系对明确劳动课程育人指向、完善劳动课程体系以及丰富劳动课程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义务教育阶段生产劳动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劳结合理论,从当前生产劳动课程开展的现状出发,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遵从价值取向的统一性原则和内容结构的多样性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生产劳动课程内容体系既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形成,也重视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包括“爱劳动的教育”和“会劳动的教育”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个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良好的保障,精神需求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却在无形的退化,为此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深入幼儿园发放问卷进一步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意识、采用科学的生活自理方法、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家园共育等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个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良好的保障,精神需求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却在无形的退化,为此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深入幼儿园发放问卷进一步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意识、采用科学的生活自理方法、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家园共育等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需要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幼儿园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家—园—社衔接课程夯实劳动教育载体,拓展劳动教育资源,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幼儿熟悉自理劳动技巧、集体劳动技巧及探索性劳动技巧融于幼儿园内外的活动中,从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三个方面,着力培养为幼儿未来生活奠基的劳动兴趣、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是高校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必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必然要求。在治理视域下,高校要坚持系统性、开放性、协同性原则,从治理理念、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培养模式、统筹机制等方面入手,形成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一种“做中学”的教育,在遵循行为养成劳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突显“专业实践、人文情怀、沟通互动”三大特点,围绕态度意识、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三大内容,构建劳动认知促进讲堂、日常行为劳动习惯养成实践教育、岗位胜任劳动技能实践教育三大育人平台,并明确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指标,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行为养成式劳动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现行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从评价环节而言,重结果导向、轻过程评价;从评价主体而言,重劳动教师、轻全员评价;从评价客体而言,重评价学生、轻评价学校;从评价目的而言,重结果评定、轻改善提升。CIPP评价模型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多元适切。以CIPP评价模型为指导,构建并解析了包含四个一级指标、十余个二级指标、三十余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素养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实训教学的必备元素,也是补齐"00后"和扩招生劳动素养短板的客观要求。阐述了社会主义劳动本位论,基于动态贝叶斯学习和模仿构建劳动教育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支持机制,描绘了教育需要—价值观培植—技能掌握—行为塑造—习惯养成—价值贡献的劳动教育路线图。针对核心素养培育体系不完善、技术手段缺乏、校企合作不充分、教师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改革高职课程设置,整合实训实习基地,统筹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教学;实行多元化高职招生制度,加强教师劳动素养培养和劳动本位校园文化建设;试行新型社会化办学,以校企合作和定岗劳动推进现代学徒制等劳动教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如何改变小学生劳动教育弱化乃至缺位的现状,使其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围绕劳动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从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班级劳动和公益活动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处于一个动态的教育生态系统内,有其内在的发展机制。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的形成由低到高依次历经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受到文化环境、学习共同体和自身实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结构由知情行意四个方面构成。青少年在维持动态平衡过程中,通过强化、拓展、修正等不同作用机制,不断建构自己的劳动价值观图式。劳动价值观的系统性、持续性、多源性和历时性等发展特点影响着劳动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正>劳动技术教育是传承基本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与富强,不仅需要领先的科学,还需要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更需要具备现代劳动意识和现代科学素养,能应对未来生产生活挑战的广大劳动者。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五育”中劳动教育是最晚纳入党的教育方针的,而劳动教育又恰恰是能够促进德智体美有效发展的关键一环。对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研究和实施是劳动教育脱虚入实的关键一招。首先梳理了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相关研究背景、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其次从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独特性、劳动教育的载体和层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及评价机制构成要素介绍等方面阐述了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过程。对劳动素养培养载体层次和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维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劳动教育实施主体、劳动教育实施客体、劳动教育环境等方面分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构建协同育人的新发展理念、加强劳动教育专兼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劳动课程体系建设、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搭建劳动教育信息交流平台等主体维度的解决途径;提出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等客体维度的解决途径;提出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社会劳动大环境、家庭劳动氛围等环境维度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