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幼儿文明礼仪培养,需要幼儿园和家庭持之以恒地运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和行为训练。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是连接幼儿家庭与幼儿园的一条纽带,共同肩负着幼儿的教育工作。家园共育模式是促进幼儿茁壮成长的根基,家园双方应该依据幼儿教育客观发展的规律,积极主动地整合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为幼儿的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根基。对家园共育模式的内涵以及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家园共育策略,以促进家园共育模式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又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和教育秩序,幼儿教育也不得不从线下转向线上,这为家园共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前存在幼儿园对儿童发展与线上共育的关系把握不准、教师面对“互联网+”技术无所适从、家长对于后疫情时代下家园共育内涵的理解也不够深入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后疫情时代”和“互联网+”的双背景下,打造合理的家园共育教育新模式,以此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心理构造和全面发展。本研究将从家园共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出发,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下家园合作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及建议措施,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对策、建议,进一步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加强家园共育的实效性,从而形成真正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4.
马兴伟 《宁夏教育》2023,(Z1):145-147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资源能够高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工作全面开展。宁夏移民地区要深化家园共育教育理念,拓宽家园共育渠道,挖掘“互联网+”家园共育的优势,顺势而为,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合作关系,以此探索家园共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聚焦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知误区,立足儿童本位,发挥学园“行走”特色,展开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通过“家园对话、家园行走、家园共建”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构建幼小衔接家园协同机制及幼小衔接特色课程体系,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幼儿“四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模式,破解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难题,守护幼儿从容步入小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发达,互联网建设也越来越完善,“互联网+ ”的概念也诞生了。“互联网+”的概念侧重于传统产业,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有机融合,传统产业之一的教育产业也开始注重起这一模式,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本文分析了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模式激重要性,并结合信息技术相关理论,探讨互联网+模式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信息化教学已经贯穿于幼儿每个年龄段,不仅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还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来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因此,幼儿园信息化教学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满足课堂教学、家园共育、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幼儿信息化教学的全面进步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赵科 《教育导刊》2011,(7):56-59
家园共育幼儿爱心的实践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始终。其中,家长与幼儿爱心活动居于中心环节。通过对家园共育幼儿爱心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亲子活动、师幼活动、家庭指导幼儿爱心任务活动等家园共育幼儿爱心实践模式实施策略,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有其必要性。"互联网+"推动了"家园共育"的发展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方式,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从而印证了"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郭文婧 《家长》2023,(26):61-63
<正>家园共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强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与能力,助其塑造健康人格。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家园共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家园共育的相关建议,旨在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一、家园共育的含义家园共育指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不是单方面进行教育工作,而是相互支持和协作,在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采取有效的教育行为,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持续推进"家园共育好儿童"幼儿家庭行动计划,研究和探索了疫情期间家园共育的有效机制与模式,通过多元化的家园共育方式助力幼儿和家长的"宅家"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是不可分割的两大主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和幼儿园应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家园共育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双方互相理解和尊重,及时了解双方的信息和需求,并调整和设计出有助于幼儿个性发展的活动。这看似简单,但实际运行中却存在一些困难。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微信公众平台逐渐成为助力家园共育的一种载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杨丽娟 《家长》2023,(12):71-73
<正>开展主题式游戏化家园共育活动是一项综合性、互动性和游戏化的家园联动共育活动,它是以幼儿为主体,以主题综合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幼儿园和家庭为活动主阵地,将游戏渗透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并形成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社区五位一体的教育关系。在主题式游戏化家园活动中,以“幼儿为本,家园共促”的共育理念,用“游戏即教育,生活即课程”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和幼儿园围绕不同主题,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积极探索家园游戏化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中共广州市委员会机关幼儿园重视幼儿心理健康保健工作,以国家级课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共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契机,积极组织幼儿及家长参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幼儿园家庭社区幼儿心理健康共育模式的有效构建,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紧密、和谐的互动平台,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幼儿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家园共育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衔接幼儿园和家庭的 纽带关系,更好地利用资源,促进幼儿园和家庭高效融合。随 着社会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幼儿园的巨大变 革。我们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家长参与幼 儿园管理。“互联网+”的形式能及时传递教学的最新资讯,再 现活动情景,能促进教育的双向发力和有效融合,提升了家园 共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丽霞 《福建教育》2023,(31):32-33
幼儿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文明礼仪的培养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和实践文明礼仪,幼儿可以提高沟通技巧,培养情感智力,增强合作能力,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幼儿园可通过创设文明礼仪的环境、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家园共育等途径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7.
林彬 《家长》2022,(8):34-36
<正>无论是在提升幼儿教育的实效方面,还是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方面,家园共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决定家园共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正因如此,幼儿教师要想方设法促成自身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因“事”沟通,能让沟通更加奏效;多“点”沟通,能让沟通更加密切;借“机”沟通,能让沟通更加适恰。家园共育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则是家园共育的必要前提。有效沟通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目标一致、步调一致、节奏一致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着教育的面貌,推动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家园共育和谐发展,既需要遵循科学性、公平性及开放性原则,也需要幼儿园与家长互相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当前家园共育存在家长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有偏差、家长与幼儿园互动的内容与形式相对单调以及监督治理体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应通过回归正确的家园共育角色定位、拓展家园共育形式与内容以及完善家园共育监督管理机制等方式纾解。  相似文献   

19.
张萍 《文科爱好者》2023,(6):235-237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家园共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家园共育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实现“家园共育,共促成长”这一目标,教师和家长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探讨有效的教育策略。基于此,文章从不同角度切入,探讨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郑竞翔  祝莉 《亚太教育》2023,(1):110-113
家庭是参与幼儿园课程、帮助幼儿身心全面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家园共育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每个家庭都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构建和开展对幼儿身心成长有利的课程,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配合。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家庭对于幼儿园课程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家庭与幼儿园课程所传达的理念存在分歧,幼儿园对家庭资源缺乏深度广泛整合与利用。依据上述情况,以A幼儿园作为家园共育模式的研究阵地,在基于儿童立场的生成活动中,积极探索整合家长资源参与幼儿园生成课程的方式,寻求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家园共育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