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论题,从以“美”的视角看待思想政治教育转向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内在美,这种转向具有鲜明的时代境遇。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变化的时代要求、“客体”变化的现实诉求以及“介体”变化的实践需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由潜在走向显现。基于“审美性”的价值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具有巩固价值自信支撑、体现美好生活追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意蕴。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生成机理,通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感性之美、方法知性之美、真理理性之美以及要素和谐之美、教育过程之美、系统格局之美等,从“静态要素”与“动态机制”的双重维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培育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说理的方式育人,审美化说理是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是说理者依据审美的规律,把说理的对象、内容、方式、环境进行审美化改造,从而以符合美的规律的方式进行说理的过程,科学把握其内涵要义就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的理论基础、内在依据、逻辑起点进行分析;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指向与个体价值体现,它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需注重说理对象美,审美化说理要以美的视角注视“人”。说理内容美,审美化说理要进行内容美的审思与重构。说理方式美,审美化说理要注重美的原则和话语艺术。说理环境美,审美化说理要有美的说理生态。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提升和现代发展必须关注、重视人的感性维度,强化植根感性沃土的审美的教育力量。面对充满冲突和张力的现代社会,审美可以在感性维度上弥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足、感染力不够的问题,但也急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予以价值引领。审美是主体基于审美趣味对客体进行的审视和判断,作为一种相对性关系而广布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表征着主体的直观心理体验,具有感性、超越性和隐性的特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和现代发展过程中,审美通过建立主客体之间共通的情感体验,让饱含时代精神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变得直观生动、明晰易解,更能契合青年大学生陶冶心灵和情感体验的诉求,有助于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刻板性和灌输性。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传递出美的价值和诉求,塑造思想之美,提升社会艺术修养,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美的文化供养。  相似文献   

4.
高校要依据大学生的审美特点与审美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有效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与要素具有美的属性和价值,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文章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审美化规律,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缺失问题,并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美、注重思想...  相似文献   

5.
硬性消费和软性消费成为当今经济审美化的两个指标。经济审美化使得当今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向产生了深刻变化:以顾客为中心,以多样性、人性化为特征。经济的审美发展,从一个侧面导致了当代视觉的革命,使得快节奏、时尚、讲感性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成为现今人们追求的主流意识。  相似文献   

6.
过去一年间爆红的短视频App"抖音",作为新兴的视觉文化审美媒介,有力地呈现了当代美学的新特征。当代美学重新恢复了"感性"尤其是身体这一重要感性的地位,并让感性与身体走向泛滥与狂欢之境。身体的狂欢是当今视觉时代独特审美路径的必然产物,身体在狂欢之中沦为了符号的工具,在消费之中走向极度自由与约束的悖论之路。而"抖音"文化所极力彰显的身体狂欢与身体消费,其背后也潜藏着当代审美文化的两大困境,即表层的审美化与娱乐至上,技术崇拜与"三俗化",对此亟待理性的评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正>思想政治审美化教学是师生按照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共同将教学诸因素进行审美转化,使教学过程成为美的欣赏、表现和创造的过程,实现师生共同成长最优化的一种教学模式。审美化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体现新课改精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美的缺失带来的实效性不高问题;以美育德,以美育美,契合思想政治课程特性,彰显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特色,能够满足高中生的审美生理、趋美心理和审美社会化的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师生的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实施审美化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审美化教育成功的关键。为此,确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审美化教育策略至关重要。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教育是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的有机结合,它要求教师以美的法则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理解学习过程的美、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审美化就是使学生能够在审美的实践园地(课堂教学中)自由而自然的发挥独创性,体现创造性。从而灵活的、本质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审美主体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审美期待为逻辑起点,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的审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加强施教主体的审美改造,把审美要素渗透到接受过程,从而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美、感性美、和谐美,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审美期待为逻辑起点,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的审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加强施教主体的审美改造,把审美要素渗透到接受过程,从而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美、感性美、和谐美,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效果是教学主体基于对美的理解和运用所呈现出的教学成果,美育效果的提升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功能的实现以及教学主体的全面发展。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美育效果的环节主要为教师主体、教学程序以及学生社会活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美育效果在审美的情感态度与习性特征、审美知识与技能以及造美能力等层面遭遇困境,分别为感性美沟通不畅、理性美掌握不足以及实践美表达欠佳。  相似文献   

12.
将审美原则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思想政治工作审美化改造的必要性与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美、成果美及主体事业美的创造与欣赏几个方面着手,对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审美化改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审美化教学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审美化教育”和“审美化教学”是我们历经七五、八、九五规划三个五年计划十数年实验和实践研究而提炼出的一种崭新教育教学理念及其构成系统。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追求教育教学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高度和谐统一,实现教育教学全面的、科学的审美转化,从而达到有效、轻松、愉悦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之目标。  相似文献   

14.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审美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审美教育是通向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或桥梁。在追求教学最优化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透视教学活动,用审美的理想来考量教学过程,力图用美、美学、美育的原理来指导教学行为,使其成为按"美的规律"来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活动。一、对语文教材进行审美化的加工改造实施语文教学审美化,关键是要从语文教材中找到有利  相似文献   

15.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学校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内容之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鉴别力、审美欣赏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的教育。学校审美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建立学校教育理念、构建审美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以美示范等。学校审美教育的美好愿景是培养人崇尚和追求高品质的幸福生活,铸就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翟丽 《甘肃教育》2013,(24):34-34
审美化的阅读教学是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地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因此,审美化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注重教学的运行美。下面结合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情,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众审美文化对人类生活和文化建设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即最广泛的平民性和大众参与性消除了中国传统文以载道的意识形态模式,凸显了感性特征,在游戏的快乐和消遣中使生活日益审美化。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最主要的在于过度追求感性快乐与享乐主义,淡化和丢失了理性,造成价值观念的误导,当前大学美育的新课题应是加强感性教育,培养提高青年学生高尚的趣味格调。  相似文献   

18.
戴巧平 《文教资料》2009,(27):94-96
未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将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审美性.审美性校园文化所塑造出来的审美主体以具有审美人格为其本质特征.在校园文化实践中,校园审美人格,是校园文化的审美人格化,当校园文化的表层文化实现了审美性特征,内层文化又达至美的境界,校园文化也就具有了审美人格的意义.审美人格与高校校园文化内涵有共通性,即它们都以审美性为特征,追求审美境界.这决定了要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美的内涵,必须通过审美人格的构建,在校园文化实践中使校园文化主体人格审美化.  相似文献   

19.
后刚 《黑河学院学报》2023,(9):24-26+49
高等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美学特征和美学规律,对其进行改造,包括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通过一种高效的方法,让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因素都能充分地发挥出其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审美美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理念,构建其教学规律,改进教育形式,促进教育内容的审美以及创造高校校园环境的审美化建构,并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是有效克服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诸多弊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实现审美化教学的核心与关键在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贯穿"创美"与"立美"。"创美"是实现课堂教学审美化的前提条件,是"立美"的基础;"立美"则是"创美"之实践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