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兴起与繁荣,网络社交情景下用户交流模式发生嬗变,即出现了明显的"圈层化"现象。在此背景下,若干的"网络圈层"因其个性定制、便捷安全等特点而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社会文化现象。然而,"圈层化"现象的存在导致高校内各育人要素之间的交流隔阂,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此,以社交媒体为平台,构建大学生育人共同体,并致力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圈层"。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过程中,基于社交媒体的教师网络学习社群成为教师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大部分教师网络学习社群面临群体动力不足的瓶颈问题,导致研修和学习效果有限。基于此,文章依托在线实践社区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采用质性访谈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究了不同群体动力水平的教师网络学习社群的群体动力特征和群体行为模式。文章发现,教师主体认知视角下强动力社群和弱动力社群在社群目标、群体结构、社群管理等多个特征要素上存在差异;与教师研修课程平台相比,基于社交通讯工具的网络学习社群表现出圈人、情绪表达、冲突、干扰等六种特殊的群体行为;强动力社群的交互行为丰富,以驱动行为和凝聚行为为主;强动力社群存在多种显著的行为序列模式,按照不同的触发行为可分为话题辩论、求助分享、组织管理三种。文章的研究可为打造强动力、高质量的教师网络学习社群提供参考,并可为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型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群的兴起对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和集群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教学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网络社群环境活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纷繁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社群上与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和思想脱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也面临新的网络媒体的挑战。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网络社群环境下高质量资源整合、打造网络社群环境下优秀教师队伍、创建网络社群环境下新型教育模式三方面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4.
社交网络改变教育系统的运作方式。社交网络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社区,促进知识传递。学校应用社交网络教学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但是教师使用社交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众多。研究使用整合技术接受模型调查北京市568名职业院校教师。结果证实,社群影响和行为意图之间存在积极显著影响(β=.164,t=.453,P<0.05),便利条件和行为意图之间存在积极显著影响(β=.142,t=.015,P<0.001)。技术焦虑在社群影响和行为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是显著的(β=-.242,t=.290,P<0.001),技术焦虑对便利条件与用户行为的影响系数最大(β=-.645,t=.248,P<0.001)。利他主义在便利条件和用户行为之间存在调节作用(β=.356,t=.731,P<0.001)。  相似文献   

5.
Web2.0环境下的社交类应用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并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之一,而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网络使用普及率和网络活跃水平的群体.通过对常州工学院的学生进行调研,描述网络社群中大学生的网络社交现状,探究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特征,为应对这一现象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工作提供实证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依据媒介的发展状况将人类社会分为部落化、脱部落化、重新部落化三个阶段,在文化形态上分别对应部落文化、脱部落文化、地球村文化三种形式。作为“地球村”这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年提出的概念,正是当今网络传播时代特性的真实写照。在这一庞大的地球村中,人类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不同的文化通过网络进行融合与碰撞。由网络加速的传播全球化使得文化间的触及距离变得如此接近,封闭保守的文化形态正在与其它文化进行着前所未有的亲密接触,这一切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由于其在线交流的迅捷性,尤其是朋友圈社交功能的私人定制化保证了个人社交的相对隐私、安全,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在微信特有的信息传播模式下,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圈层化"、舆论场中心弱化、信息传播面聚焦化、成员关系稳定化等特征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而在朋友圈"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下,"舆情安全阈值"的界定与监控逐渐模糊与淡化,这给高校的网络舆情安全带来新的隐患。因此,首先剖析了微信朋友圈中悄然进行的三大变化及其对高校舆情管理工作构成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变化的微信朋友圈特殊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并基于此,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应对策略,即从源头、传播路径、舆情环境、信息分流等四大要素入手来实现舆情的有效研判、监管、处理、引导。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基本围绕课堂教学和各类组织社团实际工作有序展开,将网络技术仅仅视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忽视在网络宣教过程中的引导力度和网络潜移默化的教育推动功能。如今,将大学生互动交流的网络社群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范围并作为有效的工具性载体意义重大而深远。通过对网络社群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探索网络社群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社交网络发展为信息交流的便捷性提升提供了有利保障,而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交网络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容矛盾,化解矛盾并科学运用社交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是未来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必经之路。本文从社交网络环境与现代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矛盾入手,论述了社交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积极与消极方面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思想引导、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社交网络工具应用、完善社交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政信息化教育体系等有效路径,以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网络大规模覆盖后,出现了网络社群,但在这一虚拟社群中网民的身份认同不能再像现实社会可以用一般社会结构理论来分析。网络社群的身份认同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网络社群缺少主流价值观;网民在网络社会群体中的身份认同是现实自我的延伸。同时网络的弱控制性也可能使网络群体彼此间的身份认同更加强烈,使网民在网络中重塑自己的形象:网络社会群体使人们的人际关系游离于社会却沉溺于虚拟,容易致使现实交流的困难。政府及相关政策部门应关注网民的身份认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新媒体催生出各式各样的互交媒介。社交媒体作为大众交流、互动的平台,依靠网络取得了蓬勃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走访调查某校学生常用网络媒介、对比分析常用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等相关内容,了解到该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寻求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社交网络下的交往交流日益成为人们展现生活的重要方式,其视域的社会动员呈现日益增多的倾向。社交网络下社会动员网络主体受控的消失、大众意识的觉醒,网络信息的快捷、便利,促进社会动员产生;利益、共享价值、合力赋权是社交网络下社会动员运转的核心机制。在基于社交网络的社会动员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消除负面影响,发挥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统媒介传播相比,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个性化与社群化共存、即时性与全球性相结合等特点。目前,网络传播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并开始影响国家的法治生活和政府行为。但同时虚假信息泛滥、网络病毒与黑客以及网络犯罪等问题严重困扰着网络传播的发展。我们应进行技术创新,构建安全网络平台;加强网络立法,建立网络责任机制;注重思想教育,培育健康网络思维。  相似文献   

14.
<正>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多个州教育部把社交网络视为"眼中刺",纷纷出台措施限制教师和学生使用社交网络进行交流,其中石荷州和巴伐利亚州早已明令禁止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其他州则在不断推出限制措施。最近,巴符州出台了《在中小学使用社交网络指南》,禁止中小学教师与学生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交流。根据该指南,巴符州严禁教师在社交网络上聊天、建立学习群组或搜寻存储个人数据。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作为当前大学生中普及率最高的社会化媒介,极大革新了网络社交的交互性,重塑了大学生网络社交从关系拓展到精神交往,对大学生社交方式的转变有着深刻影响。大学生社会交往,在此背景下呈现出"新常态"——传播模式扁平化、社交互动广泛,社交内容个性化、交流自由开放。然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交在趋于广泛自由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如媒介麻醉的典型化使现实行动缺失、性格障碍的严峻化使高校教育脱节。为此,高校应加快发展适应新型社会化媒介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处理好自媒体时代社会交往的虚拟与现实问题,创新实践平台,引导认识与创造的有机结合;借助媒介融合,实现高校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一片新的阵地,在社交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政工作有助于建立师生双方的信任基础,打破时空限制,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距离,促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现;但同时也容易造成教育双方交流退步、大学生选择障碍或偏差、师生关系失衡等问题。利用社交网络开展思政工作是大势所趋,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日益规范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但同时还要防范"网络软瘾症""信息泄露"以及"群体极化"等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前,网络课程在大多数高校已成为传统课堂的辅助,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但是在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课程社群的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和结构洞的分析后,发现在网络课程社群交互中存在着活力欠缺、生态主体交互失衡、生态主体生态位失衡、网络社群凝聚力低、边缘化严重等诸多生态问题,通过以此观测方法对这些生态问题的分析,以期对网络课程社群交互研究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习型社交网络是促进语言学习者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将社交网络媒体引入外语教学,有助于建立基于社交网络的语言学习模式,使得师生共建在线外语学习社区。社交网络教学模式突出教师个性化指导和学生自我身份建构的功能,社交网络的真实性、及时性、客户为中心、社会关系型等特性,使得外语教学改革获得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以复杂网络为视角,将信息圈层化操作化为用户信息共同关注网络,通过日志法收集用户信息接触数据,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分析圈层化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用户信息共同关注网络密度较低,呈现圈层化趋势。用户属性(包括人口特征、媒介使用偏好)、既有社交关系和信息关注网络的自组织结构影响信息圈层化,其中网络自组织结构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要素,节点的点度中心性、聚集系数正向影响信息圈层化,但中介中心性负向影响信息圈层化。用户社交关系数量、社交关系强度的影响因信息关注网络中的自组织结构而弱化,进而并不影响信息圈层化,线上社交媒体使用不会促进信息圈层化。此外,算法推荐平台使用偏好、算法政治信息偏好不会导致信息圈层化。  相似文献   

20.
性别错位网络亚文化社群是一群喜欢、欣赏异于传统男女性别气质形象的年轻女性以网络为阵地形成的亚文化群体,有其特殊的话语形式。在文字符号、性别指称词汇以及文学语篇层面与腐女和同人亚文化社群具有明显的互文现象。研究发现,该反语言的性别指称体现出性别错位形象的性别是由社会性别而非生理性别决定的;其文学语篇的“恋爱关系”小说主题与异性恋网络言情小说主题具有互文性,主要表现在恋爱角色双方的“性别角色模式”与“情欲冲突模式”两条主题链上。性别错位网络亚文化社群中的性别错位形象是女性群体在传统的性别二元对立框架内重构的特殊产物,体现出她们对两性亲密关系中情感与欲望和谐统一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