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育融合”的提出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但当前学者在讨论五育融合时似乎只强调“五”和“融合”而忽视了“育”,失去了学科立场,由此导致他们提出的五育融合陷入过悬、过全、过深的困境,如此将很难充分发挥五育融合的教育价值。学科立场是各育或各学科存在的基础,是其发挥特有育人价值的前提;各育只有基于学科立场才能实现深度育人,才能真正实现融合。五育融合若要坚守学科立场,需从“狭义融合”转向“广义融合”,从“无心融合”走向“向心融合”,从“知能融合”偏向“情思融合”,从“形式融合”趋向“实质融合”。  相似文献   

2.
五育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势,基于五育融合理念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厘清五育融合的内涵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前提。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全过程评价为外在形式,以重视评价整体育人价值的发挥为精神内核是促进五育融合的教学评价样态。以五育融合为导向、以师生生命成长为价值追求、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容、以五育融通为评价标准是构建五育融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五育融合的理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拥有美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身体素质、正确的审美意识、较高的智力水平、热衷于劳动的新时代人才。本文主要带领读者了解五育融合的定义;分析五育融合视角下,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研究教师应如何有效落实学校的教育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为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从五育融合视野下对提升西藏高中学生劳动素养进行实践探究,以期对西藏高中学校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王清华 《江苏教育》2023,(10):64-66
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施行五育融合,有利于提升综合育人能力。在实践中,学校必须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建立适切可行的组织架构,切实转变运行机制,从而提升五育融合理念下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7.
“五育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中小学校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自觉践行国家意志,构建“五育”融通课程体系,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协同多元育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五育融合”的教育环境,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理念下,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中学后勤管理不仅需要为学校五育融合提供后勤服务,也可以在管理中发挥劳动教育的重要功能.厦门二中后勤管理实施劳动育人的具体途径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后勤队伍服务育人,以"劳"育德;二是后勤管理智慧育人,以"劳"育智;三是后勤劳动实践育人,以"劳"育体;四是校园优美环境育人,以"劳"育美.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必须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在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如何培养人成为未来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众多人才培养途径中,五育融合理念的提出为教育改革的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对提升育人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有着现实...  相似文献   

10.
“五育融合”与课堂变革紧密相连、相互依存。“五育融合”为课堂教学指明了实现育人价值融合、育人内容融合和育人方法融合的变革方向。面对当下课堂教学中难以促进“五育融合”理念下教学观念的转变、难以开展打通“五育”边界和屏障的教学行动,以及难以形成具有综合育人效能的“五育”教学生态的变革困境,可采取的变革路径为:教学目标由分解割裂到融会贯通,体现“五育”目标的统整取向;教学内容由全面覆盖到深入核心,体现“五育”内容的均衡取向;教学方式由从自主建构到联通分享,体现“五育”方式的活动取向;教学评价由整齐划一到多元开放,体现“五育”评价的个性取向。  相似文献   

11.
“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也体现了教育对人才的培育目标。“五育”融合要求学校和教师从教育理念上进行更新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文章从理念引领“五育”融合发展方向、通过实践探索“五育”融合路径两方面探寻“五育”融合的实践策略,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论“五育融合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当前教育领域中"五育"失衡与"本土化STEM教育"缺失的状况,五育融合教育将更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它是一种培育"完整的人"的全人教育路径,是对五育并举的超越;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适应我国教育特点的本土化跨领域融合教育范式,是一种比跨学科教育抽象层次更高的跨领域教育。因此,与其说它是一种融合教育的理念,毋宁说它是一种可以课程化、活动化的教育类型。作为一个需要进行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的全新概念,不仅需要从理论层面勾画符合逻辑理路,也需要从实践层面思考现实难题,前者可以从核心素养"三层架构"入手,后者则可以从目标融合、内容融合、资源融合、教学融合和评价融合等五个维度切入。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育人这一核心价值的引领下,“五育并举”需要向“五育融合”提升。“五育并举”是“五育融合”的基础,“五育融合”是对“五育并举”的理论提升。“德美育”的建构是实现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提升的关键,其原因包括:“德美育”的建构是实现全面育人价值的关键路径;“德美育”是“五育融合”的精神内核;“德美育”的建构有利于实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自然过渡。“德美育”体系的建构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目标维度表征为培育德性美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维度应在课程开发主体多元、课程时空多元的基础上,超越近代西方条块分割的学科建制;评价维度的核心是基于情感和价值的心灵美的内在生成度,建构嵌入式叙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教学研究范式与“五育融合”存在内在关联的必然性,具体表现在教学研究范式的研究主体、研究问题、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五育融合”视角下教学研究范式经历了全面发展教育研究范式、“五育并举”研究范式及“五育融合”研究范式构建时期,但“五育分离”的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目前,教学研究范式将进入“五育融合”研究范式时期,为解决“五育分离”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为此,教学研究范式将从教学研究共同体、教学研究问题、教学研究框架以及教学研究方法等要素方面向“五育融合”研究范式转向,并从这些方面构建“五育融合”教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5.
2020年12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签订第二轮合作协议,“五育融合”育人课程建设项目作为“院区共建”重点项目之一在全区实施。在项目学校进行抽样走访调研中发现,区域学校对“五育融合”育人课程建设存在认识误区,项目实施遭遇困境。分析区域调研情况,项目学校在整体课程体系建设、“五育融合”的实施路径、融合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需在顶层设计、课程整合、课堂教学、融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的相关规定,中职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真正实现"五育融合",旨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建设的需求。基于此,中职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育人方案,围绕"五育融合"的要求,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五育融合”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且五育之间的融合是有限度的。就教学目标而言,“五育融合”更适合情感类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太适合知识类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教学内容而言,“五育融合”更适合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而不太适合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就教学方式而言,“五育融合”更适合开放性教学而不太适合预设性教学。教学中“五育融合”的实现应树立“扬长式”的融合教育理念,设计富有“节奏性”的五育内容,倡导“默会式”的融合范式,建构“欣赏性”的融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五育融合”是学校教育整体价值的实现,是文化、课程、学科与制度育人的整体体现。新时代学校美育也应注入新的内涵,即生活性、人文性和创造性,其价值体现在它是德育的基础,能促进社会和谐。当前学校美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一是树立跨学科融合理念,构建学校“大美育”格局;二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法、参与式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小学篮球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小学教学评价面临着“教学形式单一,‘唯结果论’过重;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粘性过低,阻碍教学过程的主体价值取向形成;过于侧重分数评级,难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评价体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弱化‘唯结果论’,组合多形式评价方式;发挥教育性评价作用,增强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的粘性;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打破‘唯分数’的传统教学评价,激发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五育融合”的目的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但这并不是说“五育融合”就是将“五育”简单相加。实际上,“五育融合”是以“五育独立”为基本前提的;没有“五育独立”,也就无所谓“五育融合”。现有的德智体美劳各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其育人本性,因而“五育融合”必须以各育育人本性的恢复为基本条件。因此,学校教育的学科边界必须以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来实现新的边界跨越,学校需要在生活化的教育逻辑下重构育人生态,从而真正实现“五育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