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基建背景下,教育专网、"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大数据中心等教育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为智慧校园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推动智慧校园呈现出"四高"的新样态,即高度智能互联、高度数据贯通、高度人机协同和高度适应个性。  相似文献   

2.
新基建在全面系统化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发挥支撑性作用。我国教育领域新基建依托“基建迭代”“范式转变”“生态重塑”等特性,通过拓展教育新动能、创造教育新供给和服务教育新需求,进而有效拉动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工作。但是,教育领域新基建在重塑教育生态系统进程中正遭遇融合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高、教育组织数字化能力建设工作停滞、区域间可能形成新的数字鸿沟等挑战。应当推行积极差异政策,强化政府在整体设计、重点投入领域和重点地区等方面的责任,全面理顺教育新基建部署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应当重点推行融合型基建部署,处理“新旧”基建、“硬软”基建的关系,夯实教育的数字基座;应当着力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组织能力建设,提升管理者和师生的数字素养,积极培育和传承教育组织的数字文化基因;构建智慧教育生态,谨慎地防止新的数字鸿沟出现。  相似文献   

3.
何曼 《在线学习》2021,(9):46-47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建设,从经验积累到整体架构搭建,在华为与各方协作落地教育新基建过程中,不仅在教育应用中释放了数字技术的价值,更由此推动了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为打造新基建"人才底座"助力.  相似文献   

4.
5.
何曼 《在线学习》2021,(9):42-43
新发展需要通过推动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来实现.教育新基建,不仅是指学校的数字化应用和智慧校园建设,更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面向未来,教育的新基建应该怎么做?新基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素质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的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重要条件.而探索智慧课堂、构建智慧校园已成为学校变革的必然之路.本文从智慧校园环境建设、管理融通、教学融合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探索,让"生长"可见,彰显出了信息技术与课堂、管理和文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教育新基建遇上双减政策,教育公共服务如何满足适需、优质、个性的需求成为重要命题.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资源平台向智慧云校演化成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从保障机制、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三大维度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十所虚拟学校进行调研与分析,总结了国际虚拟学校的建设经验.基于此,以新基建所能提供的技术环境为底座,研究依托现有公共服务体系的资源服务体系化升级方向,提出了智慧云校的概念模型,并给出了智慧云校追求"公益性、正规化、规范化、常态化、智能化"五大特征的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9.
何曼 《在线学习》2021,(9):44-45
作为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大讯飞正用系统性创新推动"新基建"在教育行业落地,提供教育发展新动能,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一、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概念解读关于智慧教育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智慧教育”是智能教育(SmartEducation),主要是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手段的智能化。该观点重点关注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是智能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旨在以新兴智能技术为依托,打造面向多元学习场景的智能教育产品生态,实现多元学习场域的泛在感知和深度融通,构建面向全周期、多场景的智能教育数据生态,以此重构智能时代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智能教育产品的应用通过学习意图识别与应答、学习情境感知与计算、学习数据采集与汇聚、学生画像构建与更新、学习需求分析与预测、学习服务生成与推送,能够在学习中扮演"助学者""导学者""督学者""伴学者"的角色,从多个维度重构智能教育服务的供给体系.从长远来看,智能教育产品的应用能够实现"人—机—物—环境"的泛在感知和智能互联,打造"产品—资源—数据—服务"一体化的智能教育供给模式,强化"学校—家庭—场馆—户外"多元学习场域的深度融通,构筑"学生—教师—家长"多端联动的智慧教育学习社区,以此重构基于AIoT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未来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需要重视以下内容:研发与改进基于多模态交互的智能教育产品、打造联通多元学习场景的智能教育产品生态、构建人机协同学习的理论体系、划定智能教育产品应用的伦理边界、构建智能教育产品的评价体系、推动优质智能教育产品的普及等.  相似文献   

12.
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是智能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旨在以新兴智能技术为依托,打造面向多元学习场景的智能教育产品生态,实现多元学习场域的泛在感知和深度融通,构建面向全周期、多场景的智能教育数据生态,以此重构智能时代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智能教育产品的应用通过学习意图识别与应答、学习情境感知与计算、学习数据采集与汇聚、学生画像构建与更新、学习需求分析与预测、学习服务生成与推送,能够在学习中扮演"助学者""导学者""督学者""伴学者"的角色,从多个维度重构智能教育服务的供给体系.从长远来看,智能教育产品的应用能够实现"人—机—物—环境"的泛在感知和智能互联,打造"产品—资源—数据—服务"一体化的智能教育供给模式,强化"学校—家庭—场馆—户外"多元学习场域的深度融通,构筑"学生—教师—家长"多端联动的智慧教育学习社区,以此重构基于AIoT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未来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需要重视以下内容:研发与改进基于多模态交互的智能教育产品、打造联通多元学习场景的智能教育产品生态、构建人机协同学习的理论体系、划定智能教育产品应用的伦理边界、构建智能教育产品的评价体系、推动优质智能教育产品的普及等.  相似文献   

13.
14.
王润清 《江苏教育》2022,(20):28-30
<正>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来临,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是其主要特征。5G、虚拟现实、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海量学习资源的触手可及,多重交互性的个性学习场景,使学习者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给教育带来了系列学习方式的变革。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智慧赋能的学习方式变革已从个体学习转向课堂教学,对学校发展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吴坤明 《江苏教育》2023,(15):43-45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要在行动,重在应用,贵在创新。赋能教育、助力教学、提质管理、增效课堂——智慧校园建设(教育信息化2.0)日益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南京市建邺区基于顶层设计、应用驱动、智能协同的问题解决策略,全域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助力学校管理提质、教师发展赋能、学生成长增效,着力打造区域教育现代化名区。  相似文献   

17.
新基建背景下,为了满足轨道交通建设对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文章以“虚实结合、共建共享、技术引领、循序渐进”为原则,提出了轨道交通智慧建造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思路,明确了实训中心的功能和构架,并在深度融合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和智慧建造应用平台的建设方案,并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教学体系和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运行机制,加强工程实训中心的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垂直应用,教育新基建借助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优势赋能产教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新基建赋能产教深度融合,当以塑建新领域、助力数字化、构筑新场域、迈向高质量为应然向度。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顶层设计“碎片化”、智慧职教“滞后化”、产教融合“内卷化”、产教评价“薄弱化”等诸多现实梗阻,引发教育新基建驱动产教深度融合何以知之、何以为之、何以言之以及何以改之的深入思考。根植于此,创新提出以建立健全“顶层设计”为旨向、以全面推进“数字职业”为指引、以着力深化“产业适配”为准心、以综合应用“大智移云”为依托,切实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质增效的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9.
那丽娟 《辽宁教育》2023,(15):25-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明确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任务,提出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方向。学校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建智慧化校园,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智慧教育是新时期数字资源及教育产业的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路径,以"智慧"作为教育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关键指向,从教育内容、教育架构、教育生态来看,智慧教育具有阶段化的递进规律,可以分为以知识模块构建为内容的智慧课堂、以知识总量扩容为重点的智慧校园、以共建共享机制为核心的智慧环境.基于阶段化特点,智慧教育发展应遵循"体系、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