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主要讨论了语音学习中源自已习得语音及知识的负迁移问题,以及四川方言语音在普通话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幼儿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探讨,文章发现学龄前儿童在外语学习方面的真正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形成对外语语音系统的敏感性。由此文章提出应强调语音感受性训练在幼儿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相应提出了在这种训练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思路。在这种训练活动中,应遵循“全面而丰富”、“多维度多通道”、“努力与准确性均衡”和“逐步强化与年龄进阶”的原则和思路,真正为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切实地做好铺垫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知觉训练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作用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证实,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希望通过对知觉训练不同方法的介绍对对外汉语的语音习得和教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一方面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为解决知觉训练所面临的理论问题提供一些证据,另一方面,能够将知觉训练的方法应用于语音教学实践,进一步改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第二语言(L2)词汇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紧密相关.历史上,语法习得研究在语言教学、语言习得中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而词汇、语音习得研究则居于次要地位,今天基本上仍然是这种局面.然而,词汇是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教学不可能撇开词汇教学.词汇习得研究自然不容忽视,很多学者也逐渐认识到词汇习得的重要性,并且致力于词汇习得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键时期假说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争议颇多的焦点之一。而在二语语音习得层面,多数人认为关键期的限制的确存在,这种观念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坚信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早越好。为寻求依据,通过对二语语音习得中年龄因素的研究进行批判式综述,本文分别分析和解读国外近年来赞同和反对二语语音习得中存在关键期的研究,并简要回顾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表明,包含语音习得在内的二语习得成功与否是诸多社会和学习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龄不是二语语音习得的先决条件,过早进行二语学习是否能保证成功的二语语音习得并没有足够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种种理论模式,用以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的机制。而在诸种理论模式中,克拉申的“监控模式”是影响最大、解释最全面、最引人关注、同时又是最具争议性的。通过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实际问题对克拉申“监控模式”进行介绍、分析和评述,有助于我们把握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焦点和要点,并加深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西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自问世以来,各种理论框架及模式应运而生,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和纬度分析研究了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习得的特点。本文试图对该研究作较系统的概述与分析,希望对我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所帮助,并希望为词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然语音教学法的核心是语音,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能够面对面地和目标语母语者进行流畅的口语交流。自然语音教学法以面对面的口语交流形式作为检验二语习得效果的首要评价标准,尝试将二语习得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听音(无纸化),辨音,常速语音训练,辨字形,积累词汇、语法,听写、默写,背诵,实际演练。整个学习过程主要通过视听等多媒体手段来完成,输入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强调真实有效的语言输出,实现自然流畅的口语交流。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研究大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二语习得研究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步入成熟期。而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王慧 《考试周刊》2009,(40):129-130
英语作为语言,是传播信息的工具。语言传播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文字和图像的形象形式。以这种形式传播信息时,信息的接受者可以通过视觉感官完成。二是以语音的抽象形式进行。单纯经这种方式进行信息传播时。信息的接受者要通过听觉来获取信息,就要承担更加繁重的心理过程。因为信息以语音的形式出现时,有其自身难以把握的特点,从而也使信息接受者的心理特征相应地产生变化。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难以把握的过程。本文从心理学的层面探讨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监察模式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监察模式理论的五个假设进行综合评述,通过阐释克拉申的二语习得过程,希望加深对二语习得过程和机制的认识,为当前英语教学的实践和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启迪。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师资素质不高、教学课时少、以及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 ,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提出了加强师资培训、创设习得环境、丰富教学活动等对策 ,力图提高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白杨 《海外英语》2014,(10):281-282
作为情感因素之一,焦虑在二语习得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该文通过分析语言焦虑的来源、类型及其相关因素,对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鸣翠 《教学与管理》2012,(12):112-114
一、语言习得中的语际干扰语际干扰(interlingual interference)或母语干扰是语言学习者在一种语境中学会的东西对在另一语境中进行的学习的干扰,是学习外语时已有的母语知识和经验对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也称为负迁移。由  相似文献   

15.
语音学习模型是关于语音,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中语音的感知及产生的理论模型。探讨和论述这一模型的起源、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并在理论实际应用部分展示前人所作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求突出这一理论模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音学习模型是关于语音,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中语音的感知及产生的理论模型.探讨和论述这一模型的起源、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并在理论实际应用部分展示前人所作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求突出这一理论模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频率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频率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的理论讨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频率对二语习得有积极的影响,频率只是促进成功的二语习得的诸多要素之一,频率并非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8.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杨 《现代语文》2010,(2):130-132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主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也仅有二十来年的历史,词汇习得的研究开展得更晚一些。与语法、语音、汉字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相比,词汇习得研究做得少,但是词汇习得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所以语言教师、应用语言学家应该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本文综合了近二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研究状况,以期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为词汇习得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韩玲 《培训与研究》2008,25(3):23-25
过渡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传统的二语学习理论过分强调其错误的负面作用。本文依据错误分析理论.重新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过渡语错误的性质极其重要意义,并分析了过渡语与语言错误之间的关系,指出它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由此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影响学习的因素,笔者对这些因素作了探讨,使读者能够了解它们,并在二语习得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