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当前社会,人们可以以自己的喜好选择新闻形式,使得新闻媒体形式逐渐多元化,如除了报纸和广播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受众意识已然成为现代广播电视最主要的话题了,工作在电视广播岗位上的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将受众意识与主体意识结合起来,使广播电视编辑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做到一定的主观又能迎合观众的喜好。  相似文献   

2.
丁培中 《记者摇篮》2005,(12):63-64
近年来,以强化图片意识,改革新闻摄影,进而推动整个报纸改革的趋势,正日益引起报业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4.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摄影工具变得越来越先进.技术已不再是限制摄影记者的主要因素,记者的主体意识在摄影中变得空前重要.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中国摄影记者开始直面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如何同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摄影记者竞技胜出,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摄影记者意识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新闻意识根源于新闻实践,新闻工作是以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为对象的实践活动。人类杜会和自然界新近发生的一切人们应知、欲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无一不为新闻工作者所关注、所涉足。这种实践范围的广泛性、深刻性,给新闻意识提出了客观要求。新闻意识就是新闻工作者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整体把握的自觉认识。这种意识越强,对新闻实践的能动作用就越大。 然而,在新闻实践中,特别是驻地记者的新闻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面临着许多深刻的矛盾,例如:记者活动的有限性与所反映事物无限性的矛盾,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6.
7.
大力弘扬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界正在广泛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全面理解、把握和实践这一精神,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新闻队伍的能力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闻职业精神.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品格,是长期新闻实践的产物。特别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创立以来,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创造了永载史册的辉煌,形成了许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新闻职业精神注入了崭新内容.使之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新闻事业的历史就是弘扬新闻职业精神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说过,干记者这一行要有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特别是要甘当“草鞋记者”,这是当好记者必备的条件之一。记者的主体参与意识就是同党和人民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就是用手中笔为受众服务,为推动社会进步鼓与呼。“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善恶忠好,有人命关天。”这位老前辈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传播媒体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公共事务进行评论、批评,表达意见和建议。我们的舆论监督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民主监督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特殊形式,是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内容,是新闻工作的神圣社会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04,(7):1-1
在新闻界目前广泛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大力提倡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对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编辑活动的主体是编辑,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在社会文化生产中,编辑活动的主体作用的特征是什么?它是不是也同其它的文化学科那样作为一种独立自主的文化力量而存在?近来,在编辑学研究的“圈子”里,称编辑为“家”的情形多起来了,这反映了急于提高编辑社会地位的愿望,但是成家的理论准备还不是很充分。要成为家,首要是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学科意识,专注于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致力于发现、认识编辑活动本身的独立价值和重大意义,这种在思想观念上的开拓,表  相似文献   

12.
13.
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新闻策划”?进而解决究竟该如何“策划”新闻活动的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就从新闻采编策划的缘起谈起,讲讲它的定义、主体及原则。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就要求新闻事业在发挥其基本功能——传播信息的同时,更要承担大量的宣传功能,即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新闻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工作实施,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新闻工作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15.
郭雪吟 《今传媒》2015,(2):139-141
记者的主体意识是记者职业生涯的精神源泉和支柱,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传播活动的成败,并对记者最后的工作状态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记者主体意识的内涵、表现和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水门事件"分析主体意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表现,以期把握记者主体意识的本质,并为新闻从业人员树立主体意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采编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面对同一件事情、同一篇新闻稿件,记者或编辑不同,报道的效果也大不一样。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我们常常会说:因为每个记者、每个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不一样。如果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那就是各个记者、各个编辑的主体意识有强弱之分,导致了采编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新闻意识"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谊军 《新闻记者》2004,(12):27-29
大凡与新闻传播有关的言论、文章,都喜欢提及"新闻意识"这几个字,却都止于模糊的认识和笼统的套用,难得见到有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和阐释。是不是也没有必要呢?我觉得,对于新闻界以外的人可能真没有必要,而作为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理论工作者,这份思考的义务是逃避不了的,这份探索的乐趣也是应该追求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