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暗示效应黄舒珍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的影响过程。如“望梅止渴”就是运用的暗示效应,来振奋人的精神的。暗示可以由人施授,也可以由情境施授;暗示可以采用言语方式,也可以采取非言语方式(即面部表情、手势、仪态及...  相似文献   

2.
苏永坚 《中学文科》2007,(11):152-152
一、暗示心理学理论 暗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暗示心理现象、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所谓暗示,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言语的形式、文字和非文字形式,也可以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暗示以及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等方法来进行。暗示可以由他人施授,也可以来自自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话语交际中,很多情况下说话人并不直截了当地表达意图,而是采用曲折委婉的方式,其中话语暗示是一种重要的言语策略。话语暗示机制是由话语暗示的手法、类型、制约条件、动因等元素组成的一种会话规则系统。根据暗示言语执行的交际原则潜准则,话语暗示可分为礼貌式、省略式、幽默式。话语暗示机制是发生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因此,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都参与其中,暗示机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高梅英 《山东教育》2003,(36):22-23
暗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它作出过定义和诠释《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为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多采用言语的形式但也可用表情或其他暗号来进行。”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大多采用直观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教具辅助等形式完成教学内容及动作训练。而在活动过程中,暗示的应用同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辅助效果。一、言语暗示言语是一种特殊的信号,它概括地代表着一类现实的事物,人们用它来互相传达信息,同…  相似文献   

5.
李燕 《现代语文》2006,(8):96-97
暗示是指在受暗示者不察觉的状态下,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侧面地、间接地刺激其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或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洛扎诺夫(Lozanov.G)根据暗示作用的特点提出了暗示教学法,主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相结合.学习活动中除了智慧,也需要情感的参与.暗示教学法注重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潜意识的影响,注重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言语行为和包括表情、动作、语调在内的非言语行为来向学生实施暗示,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其中,言语的暗示力量是最直接的,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  相似文献   

6.
庄琴 《考试周刊》2010,(35):228-229
根据心理学,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其中,对学生的"暗示"可以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的暗示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消极的暗示是学生心灵的腐蚀剂,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  相似文献   

7.
暗示法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实施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用的教育过程。言语、表情、手势等均可成为暗示的信号。暗示主要有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反暗示三种基本类型。直接暗示是把家长意图直接提供给孩子,使之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理解、领会。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妈妈用手势、动作、眼神、表情等方式暗示孩子给客人倒茶。父  相似文献   

8.
韩广军 《广西教育》2013,(38):51-51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消极的心理暗示却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不知不觉,高三第一学期已经进入尾声,莘莘学子面对纷至沓来的学习任务和不久之后的高考,压力不言而喻,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高三学习压力是每个学生内心都深深渴望的状态。面对压力,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可忽视且简单易行。有人问我,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将自己的状态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呢?我给了他肯定的回答——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在心理上朝着暗示的方向转变。如果懂得利用言语、环境、动作等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习中、考场上就能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而可以超常发挥,给自己带来事半功倍的收效。  相似文献   

10.
心理暗示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会明显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心理暗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所谓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能够发掘蕴藏在人身上极其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潜力。为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并保持稳定的学习积极性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适时地、合理地运用暗示,设置情感体验的情景,将对学习效果起到促进作用。(一)语言暗示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教师的行为、品行、作风、性格、知识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表达出来的。在教学  相似文献   

12.
靳盼  刘陈艳 《海外英语》2012,(13):224-225
间接言语行为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不少理论对其进行阐述过。间接言语行为能否被听话人理解,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交流。该文在跨文化言语行为实现项目(CCSARP)的基础上,从间接性和模糊性的角度来探讨非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即请求暗示的使用。目的在于揭示出影响暗示理解的因素和使用暗示策略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和使用请求暗示策略。  相似文献   

13.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优秀的班主任能春风化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无疑是具有很高地位和威望的人,因此,作为人师,必须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熟练掌握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通过环境、语言、行为等暗示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动作产生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暗示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或其它信号和暗号等。现在就本人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暗示,身势暗示和书面暗示三个方面谈谈做法与体会。语言暗示著名演说家海因兹·雷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若能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学生就会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改掉不良行为。有个调皮学生上课做鬼脸儿,常常逗得班上同学的一阵哄笑。这时我没有急于指责批评,先来了个“叫停”的…  相似文献   

15.
赵玉兰 《教学随笔》2016,(9):168-168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优秀的班主任能春风化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无疑是具有很高地位和威望的人,因此,作为人师,必须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熟练掌握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通过环境、语言、行为等暗示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暗示?     
暗示是指通过言语或动作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或自己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它可以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施加暗示影响的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而接受暗示影响的人,一般都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之中使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与自己的意志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于把“暗示”的方法和理论归入到催眠术或者心理治疗之类的范畴,但我认为“暗示”是一种复杂的、与爱和本能密切联系的早期教育的一部分。暗示是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含蓄、间接地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是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人的言语、表情、动作的影响,在兴趣、爱好、情趣、态度或认识倾向性方面产生了变化。本文试图从实际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出发,探讨暗示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幼儿教育中如何运用有益的暗示。一、案例描述:〔案例1〕语言暗示:“‘小鱼儿’睡得真好!”幼儿园的午睡时间已过了十几…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言语使用,需要充满智慧和科学人文关怀。通过恰当的共情、倾听、鼓励和心理暗示等特殊“言语”的交流与沟通,可以达到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汪太东 《教师》2013,(24):83-83
积极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言语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外界事物和生活现象的代表,在人的大脑中都有反映,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甚至健康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注重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暗示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0.
暗示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体操教学中,正确运用暗示能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增强自信心,排除心理障碍,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等,文章重点对言语暗示,情感暗示,手势暗示,标志物暗示等暗示方法进行简述,并强调运用时须把握好尺度,保证教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