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陈咏物诗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咏物诗是抒情诗的一种。其抒情特色,一般不是直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受,而是通过对客观世界中某一事物的描摹、咏赞,借助事物某种内在、外在的特性,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中国古代咏物诗在《诗经》的《召南·甘棠》中已稍露端倪。屈原的《橘颂》、荀况的《赋篇》等均借助物体形象,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对后代的咏物小赋和咏物诗有着深刻的影响。南朝时期,谢灵运的山水诗在取景角度上常从大处落墨,于尺幅之中可见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对花卉云石却并无遗漏;鲍照在山水诸景中,着力于择取一物用力刻画,其《山行见梧桐》等诗,通篇咏一…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咏物不停留于物。创造了寄托遥深,形神俱似,物我同一的境界,典型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3.
谜语诗揽胜     
传说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有一天与黄庭坚、秦少游结伴去游西湖。秦少游吟出一首谜语诗:“我有一间房,半间租与轮转王;有时射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苏轼已猜到这是什么,却佯装不知,笑着问黄庭坚。黄庭坚明白苏轼的意思,于是随口说道:“我有一只船,一人摇橹一人牵;去时拉纤  相似文献   

4.
论梁代咏物诗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南朝咏物诗,后人常以齐梁咏物诗为代称。从咏物诗的发展来看.梁代咏物诗应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诗体。受梁代特殊社会风尚的影响,梁代咏物诗在题材领域、文学特质上,都有与前代咏物诗不同的风貌,并体现出独特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诗歌的翻译就是把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使目的语的读者能够从译品中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共鸣和美感体验.中国古典诗歌韵律严格,修辞手段多样,意境深远,加之汉字的特殊构词方式,这给诗歌翻译造成了很大困难.翻译时不仅要注意保持"形似"而且应深入其深层结构,探求"神似",让译文具有同样的诗情画意.译"形"以求忠,译"神"以达众,进而达到译作与原作"形"与"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彭小庐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134-136,178
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出现最早的诗歌门类之一.自第一篇咏物诗<橘颂>诞生之后,咏物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入唐以后,特别是进入中唐,咏物诗名家辈出,作品数量也不少,题材丰富,种类繁多.咏物诗发展到中唐后期,题材内容扩大,诗人的咏物意识大大地增强,其主要表现是出现了大量的咏物组诗和和诗.除此,咏物诗还和其他题材的诗结合起来.此时的咏物诗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特征,主要表现在咏物诗中多是些丑恶、弱小的动植物,并且与政治结合紧密,都有着充实的政治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傅雷的“神似论”及“神似”与“形似”的辩证关系,认为“神似”即“传神达意”,“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神似与形似应浑然一致,不能取一方而舍另一方;不能两全时,应不拘泥于字面,死于句下,略于形色而得神气,即不求貌同,正由神合。如此,方能再现原文精髓,再创文学艺术于译文之中  相似文献   

8.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颐都作绝妙词。诗人以我观物,产生非陈诗何以展其意,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的创作冲动,体物寓情,缘物寄意,将内情与外  相似文献   

9.
咏物词,早在唐五代已经出现。如温庭筠《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牛峤《望江南》、毛文锡《赞成功》、《接贤宾》、李煜《一斛珠》、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等。所咏之物题材广泛,涉及泪、燕、海棠、鸳鸯、舞马、牡丹、柳。咏物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古典诗歌不但数量丰富,而且种类繁多. 一般说来,诗歌的种类不同,鉴赏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弄清所鉴赏诗歌的种类,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诗歌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11.
咏物诗发展到唐代,已臻完美。宋人只能抛却陈规、另辟蹊径。陈与义的咏物诗的遗貌取神、侧面着墨的手法正是宋人所开辟的蹊径,并且非常恰当地体现了宋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离别相思,身世感慨和对故国的怀念,是宋代咏梦词的主要内容,时空的心理化,境界的虚幻化和手法的多样化,是宋代咏梦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3.
阳羡词派是清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词派.阳羡词人创作了数量颇多的咏梅词.其咏梅词中萦绕着深深的故国之思:题梅花图以抒故国情怀、咏梅怀古以抒故国之思、相约探梅中流露故国之思.阳羡词人咏梅词中故国之思的产生与他们对咏梅文学的继承,阳羡地域的探梅习俗,以及他们身处易代的人生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人格魅力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理想状态的人格魅力是影响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行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积极提升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权力影响力的有效补充,对搞好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大众文学走了一条吊诡的路线。新文学发生后它被贬抑而至边缘化。革命文学及左翼文学诞生后,尤其1942年毛泽东的《讲话》发表后,大众文学的艺术形式成为新的美学追求。在当代文学发展的60年间,大众文学基本分为两个时期:前30年是一个对大众文学的转译和政治文化赋魅的过程;后30年则是打破文学一元化、大众文学渐占上风并祛文学政治文化之魅的过程。大众文化/文学的众神狂欢的时代在世纪末出现了。  相似文献   

16.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无论是在东方墨客还是在西方骚人的诗歌中,酒的影子随处可见,文人们用多情的诗歌赋予了酒不同的意象。东方诗人笔下的酒是沉重的奢侈品,是特权阶级的象征。而在西方诗人的笔下,酒成了情感的宣言书,是浪漫运动的滥觞。笔者从东西方酒文化的背景差异出发,解析中法诗歌中隐藏的意象,从而找出造成这一不同现象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的思想笔触记录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辛酸苦难,从而显示出他的诗歌作为"诗史"的特殊的审美价值。同时,杜甫也写了为数不少的山水诗,透过杜甫山水诗那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借助文学和美学的双重视野,我们可以尝试去探索和体会深藏其后的诗人那丰富多彩的心灵境界。  相似文献   

18.
黄家玲于1975年以诗歌《扫街歌》登上广西文坛。几十年来,他在诗歌、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的创作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诗歌立意高深,比喻新颖,想象瑰丽;小说《神医奇遇》和《香蕉老板风流债》,形象独特,构思奇巧;报告文学《高路入云通天涯》等大都取材于作者家乡的现实生活,乡情浓郁。  相似文献   

19.
诗歌吟诵在古籍中有多种解释。唐代吟诗风气浓厚,吟诗成为人们的普遍爱好。唐人把诗歌吟诵作为诗歌写作训练的基本项目。  相似文献   

20.
面对高职院校许多学生缺乏古诗词学习兴趣的现状,笔者分析了“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三大误区,提出了“古诗词鉴赏”教学三步曲。在教学实践中力争使学生养成“乐学”的态度,掌握“会学”的技能,形成“自学”这一终身受用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