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代的"六艺之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雏形,而美育是"六艺之教"的主要内容。周代将宗法社会的维系与"六艺之教"中的礼乐教育进行完美结合,通过礼教和乐教的相互配合,呈现出一种政治伦理与美育密切联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周代的"六艺之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雏形,而美育是"六艺之教"的主要内容。周代将宗法社会的维系与"六艺之教"中的礼乐教育进行完美结合,通过礼教和乐教的相互配合,呈现出一种政治伦理与美育密切联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音乐对人的身心具有重要作用,是善真美的统一体,可以使人身心得到拯救,得到某种提升和完善。本文探讨音乐对人生的意义,对人的感情的意义,试图解释被音乐打动的灵魂,以唤起更多人从音乐中受益。  相似文献   

4.
"礼乐为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念,其形成于先秦时期,特别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强调通过音乐实现"成己""、达人""、成物"的功用,重视通过音乐教育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射”“御”是我国先民最早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是他们获取生活资料、抵御部落掠夺和野兽侵扰的必备手段。随着国家的建立和礼乐制度的完善,“射”“御”又成为统治阶级培养君子人格的主要方式,成为西周以来“六艺”的核心内容。“射”“御”让身体和精神在运动中与外部世界(马、车)默契配合,从而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和谐统一。这种身体教育思想所蕴含的自我修养、身心愉悦、对生命运动规律探寻的意识,是我国现代体育思想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礼乐思想影响下,音乐因素是古代体育运动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自身特性起到促进运动发展和"礼乐教化"作用。这不但增添了运动竞技的娱乐观赏性,也使文明素养在音乐中融入体育,促进了古代社会体育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艺术文化理论指导下,王光祈第一次建立了现代音乐体系,提出了"音乐救国论",创新了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用进化观点系统梳理中国音乐史,对中国礼乐文明起源、中国音乐起源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8.
在西周时期,出现了礼乐文化,它是由"礼"和"乐"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通过社会规范和音乐歌舞相结合的模式,对社会等级制度进行强化,以期达到对统治阶级利益予以维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西周礼乐文明昌盛,乐官制度内容丰富,乐官听音知律、祭祀登歌,既主持礼乐活动,又负责音乐的声教传播,对西周礼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各诸侯国混战、礼崩乐坏的大变革时代,孔子竭力提倡"礼""、仁""、中庸"的政治思想,试图以此维护封建的礼乐制度。《论语》中对音乐艺术的记述,集中记载着孔子本人的音乐修养及其音乐教育实践活动,饱含孔子音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九月,朝廷以新乐修成,赐名《大晟》,特置府建官。"朝廷旧以礼乐掌于太常,至是专置大晟府。……礼乐始分为二。"这是宋代音乐繁荣的黄金时期,同时促进宋词创作的蓬勃繁兴。因此,后代词人、词论家津津乐道。清蒋志凝称赞友人沈传桂、戈载等人的词作说:"识者以为大晟雅乐振响于今焉。"(《清梦盦二白词序》)王昶推尊词体,也从"大晟乐"着眼,《姚姬汀词雅序》说:"盛唐后,词调兴焉,北宋遂隶  相似文献   

12.
魏晓惠 《大观周刊》2012,(26):260-260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课程,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音乐位于第二.现代社会教学中,音乐已成了各个国家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它对新世纪的接班人,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的电视广告伴随着一片"涨"声让人欢喜让人忧,欢喜的是价值规律开始发挥市场效应了,忧的是广告主是否真的可以成为电视广告的贵族而心甘情愿的买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周秦时期的乐器分类及民间音乐研究,从周秦时期礼乐文化入手,阐述周时期礼乐文化及乐器概况,继而阐述秦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乐器类别,最后探讨周秦时期民间音乐及其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礼乐教育家.他曾向老聃学"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琴".孔子在周天子失去对各"诸侯国逾制"、"礼崩乐坏"的新旧社会交替、大变革的春秋时代,用自己的一套学说"礼"、"仁"、"中庸"的思想理论,来竭力维护将要崩溃了的封建领主旧的礼乐制度,故"礼"、"仁"、"中庸"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潘刻科 《兰台世界》2014,(6):102-103
"礼乐为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念,其形成于先秦时期,特别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强调通过音乐实现"成己""、达人""、成物"的功用,重视通过音乐教育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歌舞升平,主要得益于统治者的政策支持。礼乐的兴盛和繁荣,甚至对唐代的宫廷音乐一度都有严格的保密制度,我们从王建的《宫词》里可以清晰地看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一个合格称职的编辑,必须具备基本的"六艺",即: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稿、读校。但是,市场经济需要营销,在出版业内,也提出了"全程营销"的要求。对于编辑来说,也相应提出了新"编辑六艺"。传统的编辑六艺,主要侧重内容的合格优质,新"编辑六艺",则主要侧重形式的合格优质。  相似文献   

19.
汉代射艺技术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多种射箭的方式和射箭活动,这为后世传统体育射箭项目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很值得对汉代射艺的历史渊源加以系统研究继承,以便于作为古代"六艺"之一的"射艺"在新时期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20.
《乐记》是先秦儒家论乐的系统论著,其"和"的存在维度表现为"天地之和"、"内心之和"、"伦理之和",是对古代以音乐、舞蹈等实施礼乐教化传统的延伸。"和"自身有一个从声和、音和、乐和到心和、人和和政和的演变过程,具有多方面包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