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一节教学中,结合科学史精心设置问题,将科学家实验探索的历程设置为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主动思考新知识的由来,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学中,沿科学探究实验时间顺序,剖析实验相关问题,基于科学史创设情境,采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建构实验模型、分析实验结果,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实现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节课主要围绕探究遗传物质本质的四个实验展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设计实验,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4.
房守忠 《考试周刊》2010,(50):181-182
一、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精神等科学素养的培养。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教学法"来促进学生的科学发展,这种方法不仅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许亚国 《生物学教学》2010,35(12):68-6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作为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第二册的开篇内容,教学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甚至影响到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尽管教师在备课上还是授课上,都花费了一定的气力,也想了不少办法,但是课后好多学生对个别问题的理解还是不到位。为了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笔者现将这些问题做一解析。  相似文献   

6.
陈国庆 《生物学教学》2007,32(11):73-73
在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所做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两位科学家所用的噬菌体为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双链DNA。由于受该实验的影响,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双链DNA,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一节的说课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教材分析1.1 内容与地位“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  相似文献   

8.
潘建英 《中学生物学》2007,23(12):24-25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材,通过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信服这一结果,因为艾弗里的实验中提取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怎样才能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单独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对于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9.
依据课标精神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内容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包括制定目标,提供教学建议,并在尝试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节内容常在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主要从三个方面考查。为了便于学习,笔者结合典型例题进行阐述。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典例: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运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站在科学研究者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同时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13.
探究实验一: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实验过程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六章第一节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部分只有两个实验,看似简单,似乎学生一学就会,其实并非如此。按直接从概念出发,然后分析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变构学习理论视角下,建构原概念体的获取路径、概念体的转化路径、概念体的精制方法和变构学习环境的设计路径等,并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开展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1 教材分析 1.1 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17.
徐道贵 《生物学教学》2002,27(10):26-26
通过高中《生物》第二册教材中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教学 ,我发现教材的实验方案有的地方欠合理 ,而且按教材方法做 ,往往观察不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导致实验失败。分析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血细胞破裂不完全 ;②溶解血细胞核内DNP(DNA核蛋白 )时NaCl浓度偏高 ,DNA不能进入滤液 ;③处理溶解状态DNA经低渗析出 ,析出的DNA使用烦琐的过滤来提取 ,损失殆尽。针对这些原因 ,我通过实验 ,反复摸索 ,对相关步骤进行改进 ,获得了较理想的实验效果。1 实验原理1 .1 DNA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 ,受氯化钠浓度控制。当…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探讨、学习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设疑讨论法强调以问题为引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在此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研究设疑讨论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一、品读教学背景 笔者任教的对象是山区一所普通中学的高三学生,从教学对象上分析,由于大部分山区中学生物教师紧缺,在高一时对生物科开设课程不够,学生对生物科的学习没有多大兴趣,致使学生对生物教材的认知还是相当肤浅。特别是综合科,学生对课本的重视程度更是远远不够,这就加剧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难度。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让学生熟悉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各地高考试题中对实验的考查占有很重的比例.在多种形式的实验考查中,探究性实验占的比例最大,而且学生得分率低,学生从心理上恐惧该类型试题.为了提高学生解答探究性实验的能力,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这节课中的经典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从补充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课题和描述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笔者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