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如水     
张桂敏 《班主任》2006,(10):38-38
教育是什么?<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焉.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字根educare,其含义为引导、引出,即引人求真、向善,助人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伦理学主要是从"道德的立场"出发,探究教育领域中的各种"道德"现象或问题。《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对伦理道德的追求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曾几何时,伦理道德成了书本中的术语,德育成了高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出自拉丁文educate,其本义为"引出"或"导出"。《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纵横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角色定位原点是助学者。因此,课堂教学的本质首先必须秉持学生立场,要以生为本、以学为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对教育的定义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看来,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人做善人与做善事。但这个定义只讲了教育的目的,并没有讲什么是教育,更没有讲我们应该如何在学校中开展教育工作,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要让孩子们从善,那就意味着在老师的心目中,一定有一个善的标准,或者善的形象。如果我们将善给以更加宽泛的理解,比如不仅仅是价值观层面的好人,还包括认知层面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学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教学服务”是中学图书馆的永恒的主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其方式方法应适合时代需要。通常所称的为教学服务,实际上包含着教育、教学、教研三大块。 一、教育,也有我们一份责任 “教育”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按字面理解,在学校里,教职员工的一举—动,都是学生作善效仿的榜样。图书馆所施行的一切,包  相似文献   

6.
教育伦理学主要是从"道德的立场"出发,探究教育领域中的各种"道德"现象或问题.《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对伦理道德的追求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曾几何时,伦理道德成了书本中的术语,德育成了高举的标语.重新认识教育的伦理之维,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中关于教育的解释,可以更好的理解家庭教育,即:"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家庭教育,说简单的话,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复杂,无非是在父母的影响下,让孩子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实就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价值观影响孩子的判断,父母的思维方式,也在无形中指引着孩子的思维方式.有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1] 然而,我国两千多年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造就的中华传统教育却与其格格不入.仅从古文中的“教育”一词说起,荀子认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说文解字》则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相似文献   

9.
<正>《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我们通常理解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什么?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现代的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曾任北大校长的教育家蔡元培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相似文献   

11.
<正>爱与智统一是教育的精神。我们发现,有智无爱者,无心搞教育;有爱无智者,无力搞教育。而做好教育是需要一个教师心力兼备的,要言之,就是要一个教师能够爱智统一,能够"以己爱智,育人爱智"。《说文》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仔细品味,教育的真谛,就是由爱者培育人之善,由智者培育人之智。首先,爱的教育需要耐心的智慧。世界上爱有不同种类,不同的爱具有不同作用,导致不同结果。如在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什么是教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每一个人都拥有两种教育:一种是存在于心的理念中的教育,即认为应该有的教育、能够做的教育、可以从事的教育。一种是现实的教育,由客观条件决定了的事实上从事的教育。理想中的教育给我们激情和方向,现实的教育促使我们冷静理性。没有教育的理想,我们的教育将变得世俗功利甚至庸俗不堪,伤人伤  相似文献   

13.
“教育”按我国《说文》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学使作善也。”这里十分明白地阐述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也十分清楚地表述了对教育者的要求。从教育实践上看,名师出高徒,劣师误人子弟的事例,实在太多了。因此,提高教育者素养,不仅必要而且是很紧迫的了。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过激情绪作一个初步的分析。根据长期观察,我认为过激情绪有三大诱发因素:心理因素、角色冲突和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
魏春慧 《课外阅读》2011,(8):286-286
《说文解字》中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它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为善。赫尔巴特曾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正>古人云:教,上所教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也是每个人都得经历的社会化过程。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现代教育,顾名思义,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结合。现代教育从传统教育发展而来,不断地改革发展,融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教育信息亿带来了教育的重大革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2007,(6):32-34
“教育”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引出”,意即把一个真正的人牵引出来、塑造出来。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说文解字》中对“教育”也有过精辟的诠释,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所谓“育,养子使作善也”。即教育的本意在于让人成为一个“善人”。这里的“善”不仅指人的学识水平,也包括人的道德素养,而更重要的是指后者。  相似文献   

17.
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龙启连(萍乡市教育委员会)正确处理好教书号育人的关系,这是十分重要的。东汉许镇曾说过:"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瑞士教良学家裴斯泰洛齐也说过:"教育就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育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可...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个宏大的概念,牵扯着社会各界的方方面面.在过去并没有教育这个词,先人将"教"与"育"分成两个单独的字来理解,"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现在看来,教育在时代的发展下,显然已被社会赋予更多、更全新的意义.我们现在处于各国语言教育盛行的时期,是经济、文化全球化造成了这样的现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院校设立日语专业的只有寥寥几所,而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日语教育从业者以及学习人数在我国的占比率逐年递增,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日语进修,日语教育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9.
凌宗伟 《师道》2013,(10):61-62
博文我在研究家庭教育时,看到了民国教育家刘百川先生写于1945年的《现代儿童教养研究》中的话:"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中国"教育"二字,实包含"教"与"养"两方面的意思。但是到了今天,大家对于"教育"一词的体会,好像是知识的灌输代替了教育的全体。也可以说今日的教育,在教师方面,只知"教"而不知"养",在父母方面,有的是"养"而不"教",有的是不"养"不"教",甚至有的是反"养"反"教"。  相似文献   

20.
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教育”二字,有它的历史含义。这种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它不但和今日的教育一词的内涵不同,而且,它自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然而,对于这样的一件具有科学意义的学术问题,未见有系统详尽地论述过。因此,在我国教育界,一提古代教育二字,大都仿照《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解说,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好象历史上没有第二种含义。至于这些解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是在什么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哪个时代人们的认识?在它以前还有什么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