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软枣猕猴桃不同部位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对比.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果肉和果籽中的脂肪油,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脂肪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果肉和果籽中均含有亚麻酸,且果籽的亚麻酸含量高于果肉;果肉中含有亚油酸,但在果籽中并未检出.  相似文献   

2.
猕猴祧     
一天.妈妈下班买了几个猕猴桃。我拿过来一看,它的形状是椭圆的,土黄色的皮,不光滑,摸着还有些粗糙。我轻轻地剥开猕猴桃.翠绿的果肉露出来了,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咬了一口,软软的,甜中带点儿酸,好吃极了。  相似文献   

3.
开展水果组织的光传输特性检测分析,以猕猴桃组织为例探讨其在632.8 nm波长的光传输特性。创新点:开发基于单积分球的水果组织光传输特性自动检测系统,验证其可靠性并应用于水果组织的分析,并获得猕猴桃组织不同部位在632.8 nm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方法:利用所搭建的单积分球系统,获取三个不同部位(果肉、种子和种子基座)组织的全反射和全透射信息,测量各个组织切片的厚度及折射率。运用逆倍增算法计算得到各组织样本的吸收系数μa和约化散射系数μs',并根据计算所得结果对猕猴桃不同组织的光传输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本实验结果测得猕猴桃不同部位组织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分别为0.031~0.308 mm-1和0.120~0.946 mm-1,并显示猕猴桃不同部位组织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具有显著差异。种子部位受随机分散的种子的影响较大,组织较均匀的果肉和种子基座部位结果证实散射系数大于吸收系数,符合生物组织高散射介质特性。这些结果说明了定量测定组织的光传输特性参数对深入研究光与水果组织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反转人:张馨雨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城区二小六(5)班 微反转:尝不得的猕猴桃 我的家乡西峡人杰地灵,风景美如画卷,有"西峡美,惹人醉,不思归"之誉.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美食,猕猴桃就是我们这儿的特产.不过,猕猴桃这东西,你可千万尝不得!猕猴桃的身体是椭圆形的,有着褐色的表皮,摸一摸,嗯,毛毛的,好像一个憨厚老实的大汉.掰开一看,碧玉般的果肉上点缀着点点繁星似的籽儿,看上去就令人垂涎三尺.尝一口,酸中带甜,甜中裹酸,保证让你吃了就停不下来,最后撑得肚子圆鼓鼓的.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猕猴桃,许多朋友都知道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你知道吗?我的家乡永安,就盛产猕猴桃。很小的时候,我就和猕猴桃相依相伴,领略了它的许多妙处。猕猴桃初开花时,满树都是乳白色的小花,然后逐渐变成了黄色。花谢之后,猕猴桃还很小,可不久就悄悄长大了。远看猕猴桃,像一个个小娃娃,圆溜溜的,甚是可爱;走近一看,才发现它的庐山真面目,原来深黄色的表皮上布满了绒毛,摸上去毛茸茸的,极为舒服。轻轻地剥开表皮,油绿鲜嫩的果肉就会呈现在你面前,让人看了,忍不住垂涎欲滴。轻轻咬上一口,你就会看见无数芝麻般大小的黑籽儿,晶莹剔透;而那味儿,…  相似文献   

6.
叶面喷施黄腐酸钠可显著提高猕猴桃幼苗的抗旱保水能力,表现为降低叶面蒸腾强度,增加气孔扩散阻力,提高幼苗的生物量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尤为明显。叶面喷施黄腐酸钠还可使处于干旱胁迫的猕猴桃幼苗叶片内脯氨酸含量比对照提高近一倍,即使在水分充足时,也能使叶片内脯氨酸含量比对照增加73.6%。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对柞蚕沙中叶绿素进行了提取,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柞蚕沙中叶绿素进行了光谱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方法比索氏提取法提取的叶绿素收率提高了0.06%,且该种方法操作简单、省时.  相似文献   

8.
郝艳英 《小读者》2011,(11):49-49
果子在成熟以前一般都是绿色.而且吃起来又硬又酸。而成熟以后.绿色逐渐变成黄色或红色,如香蕉、柿子、番茄等。这是因为果实成熟以后,果皮细胞里的叶绿素被破坏.显示出叶黄素或者红色素。果实成熟后,果肉细胞也由紧密转变为彼此分开。与此同时,果肉细胞里的淀粉和一部分酸性物质也变成了糖。因此果实就由绿、硬、酸变成了红(黄)、软、甜。  相似文献   

9.
宁华  许曼 《培训与研究》2010,27(2):37-41
在对湖北省地区猕猴桃属植物的品种、生长环境及其特征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猕猴桃的品种分布,提出了猕猴桃产品的加工途径以及在湖北山区种植猕猴桃的可行性分析,并对湖北地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湖北省地区猕猴桃属植物的品种、生长环境及其特征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猕猴桃的品种分布,提出了猕猴桃产品的加工途径以及在湖北山区种植猕猴桃的可行性分析,并对湖北地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测定浮萍叶绿素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三叶浮萍(Lemma Paucicostat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提取方法及6种不同提取液对浮萍体内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叶绿素在6种不同提取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6种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基本相似,可以用Arnon法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3种提取方法中,直接浸取法对叶绿素的提取效果最好,但速度最慢;而研磨法在提取过程叶绿素损失较大;将样品冷冻后用50℃提取液提取方法的提取速度最快且操作简便,是最佳的叶绿素提取方法。试验采用的6种提取液除无水乙醇外,叶绿素在其他5种提取液中较稳定,不易见光分解。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软腐病是一种采后储藏性病害,可导致果实完全腐烂,对于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实现对受到软腐病病原侵染的猕猴桃果实进行早期检测,对于猕猴桃软腐病的监测预警和及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早期检测猕猴桃病害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猕猴桃软腐病为例,在实验室环境下对猕猴桃进行软腐病病菌的接种。以健康猕猴桃果实和感染软腐病的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他们的热红外图像和果实温度,在潜育期内连续检测其热红外图像和果实温度随接种天数的变化。通过将图像导入IRSoft对比发现,接种后72 h,肉眼观察热红外图像可将受到侵染,但未显症的猕猴桃与健康的猕猴桃区分开来。经过方差分析发现健康猕猴桃和患软腐病猕猴桃的温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运用数据分类判别可以通过温度数据判断猕猴桃是否患软腐病,测试集准确率为94.3%。可见,利用热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在病害潜育期检测到猕猴桃受到早疫病侵染后的温度变化,热红外成像技术作为猕猴桃软腐病早期检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对南方猕猴桃、北方猕猴桃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对比.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两者中的脂肪油,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脂肪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猕猴桃的亚油酸含量高于北方猕猴桃,但其亚麻酸含量低于北方猕猴桃.  相似文献   

14.
野生猕猴桃的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黔东南州榕江县原生态野生鲜果猕猴桃的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开发利用原生态野生猕猴桃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黔东南州榕江县原生态野生鲜果猕猴桃中Fe,Mn,Zn,Cu,Ca,Mg,K分别为31.78,3.19,4.38,1.44,89.62,53.09,56.80μg/g,Ni,Cd,Pb未检出.黔东南州榕江县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富含营养元素的水果,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我校生物科技兴趣小组对生物新教材的有些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其中,对新教材实验《观察和绘制植物细胞》中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的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效果较好。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1.取果肉细胞先把成熟的番茄切开,然后用解剖刀刮取黄豆般大的番茄果肉。2.制成溶液把番茄果肉放于小试管中,加清水2毫升,右手拿着小试管用力地甩几下或用滴管伸入水中吹打几次,使果肉充分地分散于水中成细胞是液。3.制成临时装片用滴管吸取上述是液,滴一滴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4.结…  相似文献   

16.
河南地区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山区地形复杂,分布有多种野生猕猴桃物种,在对伏牛山、大别山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和了解,同时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河南省野生猕猴桃资源的状况进行初步总结、分析,提出了河南省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合理保护的策略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更高品质的猕猴桃酵素饮品,以猕猴桃为主原料,红糖为辅料,采用自然发酵的方法,进行猕猴桃酵素生产工艺条件优化研究.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酵母菌和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对猕猴桃酵素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种接种量为影响猕猴桃酵素品质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5 d,发酵温度为30℃,菌种接种量为4%.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猕猴桃酵素糖度为4°Brix,酒精度为0. 25%vol(20℃),感官得分93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B的一种方法,以蔗糖为固定相,乙醚-石油醚(1:9,v/v)溶液作为展开剂从菠菜色素中分离叶绿素B,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分别检测分离出的叶绿素B.并研究了叶绿素B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通过研究我们得出:叶绿素B在溶剂中的光谱性质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有关.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     
【知识吧】猕猴桃又名杨桃、毛梨桃、奇异果等,原产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为中国猕猴桃之乡。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关于猕猴桃的记载。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这样描绘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1904年一位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带回家乡,从此奇异果成为新西兰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产地的猕猴桃样品中的多糖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连续超声波震荡和醇沉淀法提取样品中的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多糖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486.1 nm,线性范围为2.857~11.43μg/mL,回收率为97.5%~103.5%,变异系数为0.40%.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的多糖含量高于新西兰奇异果,因此可以说明,不同产地的猕猴桃中多糖的含量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