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视听界》2010,(1):112-113
2009年11月15日,第二届“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研究奖”(简称“金叶奖”)评审会在南京举行。“金叶奖”是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积极支持下,经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批准,由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主办的学术奖。它是江苏省广播影视研究的最高奖,每两年评审一次。该奖对接中国电视金鹰奖理论奖、中国电视飞天奖理论奖、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理论奖,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从广义上讲,电影和电视应属于同一艺术范畴。电影电视表现的艺术作品都是在统一的创作意图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完整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然而,在所谓的“影视圈”中,电影电视之间却人为地给划了一道鸿沟,推崇电影的认为:电影才是“高水准”的艺术,电视剧只是一种简单低级的娱乐,所以,一些演电影走红的“大腕”、“大牌”,是不拍电视剧的,而一些拍电视剧成名的演员,一旦接触了电影,成为电影演员,也“好马不吃回头草”,再不涉足电视剧了。而推崇电视剧的认为,电影正在失去市场,势必被电视、VCD等取代。实际上,电影和电视之间确实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互补。  相似文献   

3.
卷头语     
《视听界》1996,(3)
万紫千红总是春。正当本期编辑完笔之际,京城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3月30日,广电部、人事部联合召开“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江苏广电系统有3个集体、3名个人榜上有名。荣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的是:江苏电视  相似文献   

4.
在摄影术发明一百多年以来,摄影理论与流派纷呈,其大致只有画意摄影与写实摄影两大派。作为图象它都具备直接、直观、直觉性的特征,其分歧在于:是纪录真实事实,注重于客观反映,还是纪录不真实事实,着眼于主观表达。至于人们对更能体现图象传播直接性、直观性、直觉性特征的活动图象传播形式:电影电视的认识和实践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今天的电影电视理论与实践似乎又在向它们的原始回归。长镜头纪实理论对蒙太奇理论的超越;现实主义电影、真实电影兴盛;电视的直播,现场报道,再度受到青睐。这些证明了人们对图象传播特征的认识,从不自觉  相似文献   

5.
分编二题     
1.电视是一种新兴的综合艺术:《分类法》G22—“广播电视事业”类概括不了电视艺术,应归入电影艺术J9里,改为“电影、电视艺术J9”。同时I207.3戏剧类目里,I207.35“电影剧本”相应为电影、电视剧本”。 2.“老年运动与组织”是否可按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类分类,改成“工人、农民、老年、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改D43为“老年、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D430为“老年、青年、学生运动理论”。D431为“世界老年、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它的下属“.1”应让给老年,命名曰“世界老年组织、会议及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词汇学上的怪现象使我感到不解,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能够给我说清楚:为什么区别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东西被人们称为“规律”,而电视的特点却只配叫作“特征”呢?莫非这是由于电视承认电影的优先地位,是电视的一种谦让之举?也许还有其他一些同样含糊不清的原因,使得人们对“特征”这个不甚严谨的字眼表现出如此之厚爱? 尽管最初电视与电影有着诱人的相近之处,它还是相当迅速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在不涉及艺术品种和体裁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独立。无论是现场直播、实况报道还是吸收观众参加演出活动,都是在电影里未曾见过的形式。非艺术性电视(系指电视影片、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回顾中国电视电影创作10年的基础之上,从技术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创作层面直至其本体上重新审视了从电视电影到数字电影的观念变迁,并且从以上各个层面重构了电视(数字)电影的存在,进而得出传统的电视电影观念已然远去,而电影在当前的存在无关乎介质的全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不承认电影是艺术,鲁道夫·爱因海姆曾经指出这种情形说:“现在还有许多受过教育的人坚决否认电影有可能成为艺术。他们硬是这样说的:‘电影不可能成为艺术,因为它只是机械地再现现实。’①当前,电视也正经历着同样的命运,相当多的人认为“电视不是艺术”。但是,电视较之电影更复杂些,这是因为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的功能和属性带有多重特点,因之,就给研究者带  相似文献   

9.
电视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品种,它是通过电视作为媒介,电视台通过电视进行传播的,电视电影是在电视和电影的夹缝中,产生了这种新型的、结合了电视和电影共性的影片模式。电视电影具有交集式的艺术特征,以电视作为电视电影的平台,电影作为电视电影的根基。在艺术特征上,电视电影在很多方面有别于电影和电视剧。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关电视传播中究竟是以画面为主、还是以声音为主的争论,一直在电视理论圈中持续。其中,一些电视工作者明显承接了以往电影理论中的某些理念,认为“画面和环境音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另一派理论工作者则坚持“电视不是电影的妹妹,而是广播的弟弟,电视主要不是艺术欣赏工具,而是社会信息传播工具,因此语言比画面更重要”。这种争议,容易让人想起“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古老的议题。而欲得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也只有跳出“鸡、蛋之争”从更现实的角度重新思考这一课题。(一)把画面、声音两个系统割裂开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加深入地进行电影美学、电影艺术理论的研究,积极、健康地开展电影批评,回顾、总结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历史经验,使我国21世纪的电影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了迈向21世纪电影美学研讨会,于2000年3月25日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北京广播学院院长刘继南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章柏青研究员到会致辞,研讨会先后由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主任苗棣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贾磊磊研究员主持。与会的50多位专家学者来自北…  相似文献   

12.
视野     
《视听界》1998,(4)
广电事业要“四分离”98.1《广播电视研究》刊登赵凯《上海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迈向21世纪的几点思考》一文提出,在确保喉舌功能充分发挥、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要使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第三产业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其体要实现四个分离: 1.政府职能和生产播出职能分离。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社会、法律、  相似文献   

13.
由电视电影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决定投资5000万,在1999年内拍摄100部电视电影。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举措,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可是,对于什么是电视电影,乃至电视电影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尚未见到深人探讨。本文意在通过对电视电影的界定,来探讨电影形式的多姿多彩及未来前景。人们一般认为,所谓电视电影,是指为电视而拍的电影。也就是英语的“MoViemadeforTV”。这个表述相当含糊。首先,怎么拍才算是电影(究竟是用摄影机拍摄呢,还是用摄像机拍摄),这一点是不明确的。其次,观众所看到的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究竟是电影呢,还是…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电视纪录片纪实风格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纪录片是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以摄像或摄影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的审美享受的电视作品。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传统的电影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基础上,当今正朝着透视时代主流与“热点”、贴近社会生活、注意“自然纪录”与选择“原生态材料”、注意跟踪追随拍摄与讲究情节展开等方面发展。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前身是电影纪录片。现今四五十岁的人都不会忘记,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看电影,放映故事片之前常常会先放5—10分钟《新闻简报》、《祖国新貌》,其中大部分出自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可以这  相似文献   

15.
研究“特性”的意义、出发点为什么我们要研究电视的特性?我认为,是为了培养或树立我们的电视意识。我们要做某项工作,必须掌握这项工作的规律。在这些规律中,把握特性也就是工作对象的特殊的质,是最为重要的。众所周知,电影和电视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搞电影艺术的人,须懂得、须研究电影的特性,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电影创作实践。电影特性掌握得愈透,他的电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电视电影虽说已整整"十岁",但其自身并没有发展成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艺术类型。从电视电影发展史来看,电视电影的出现是电影和电视既相互竞争、又彼此依靠的结果。电视电影具有"类电影"性,它所唤起的只是电视观众对电影的一种想像;而为了给观众提供廉价新影片则成为电视电影催生的动力。电视电影在发展中面临着电视剧、影院电影和VCD、DVD等观影方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新技术的应用使电视走向传播的全球化;影视的国际接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不深刻的影响电视运作,影响《世界影视博览》的现在和将来。 一、传播理论视野中的《世界影视博览》 传播学中的“传授双方互动论”认为,受众的主体地位正逐渐得以确立。它对于电视的意义在于,电视从业人员开始研究受众心理,考虑受众的需求。 电视的娱乐功能和观众的娱乐需求得到真正的尊重,这是《世界影视博览》生存的基础。它在观众的需求和电视功能的开发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世界影视博览》是以世界电影电视动态、电影电视拍摄花絮、影…  相似文献   

18.
刘琳 《视听界》2002,(6):21-22
电视电影是一种新兴的视听门类,它起源于60年代的美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节目样式。英国的电视电影出现于80年代,之后便迅速成为一个特别突出的工业现象,为其民族电影发展提供了空间。电视电影在中国的出现绝非偶然。由于近年来中国民族电影的不景气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兴起,为解决电影频道的片源问题,“为适应影视合流的国际化趋势,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民族电影事业的发展,丰富电影节目,培养影视新人”①,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于1999年初在国内率先推出电视电影。截至2001午5月,“电影频道两年多来  相似文献   

19.
图说     
《中国传媒科技》2011,(8):16-19
2011年8月24日,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开幕。展览会的主题是“创新媒体、精彩生活”,全面展示有关高清电视、立体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手持电视、移动电视、三屏合一等新媒体新业态的最新成果,吸引了400多家中外厂商参展。图为观众在展览会上了解高清电影拍摄设备。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办的“21世纪传媒业的发展研讨会”2002年7月29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管委会主任徐光春,美国维亚康母公司董事长雷石东在会上作了主旨演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涛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