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这篇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实验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精练,行文流畅,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特别是文章中主人公的事迹感人至深,读后让人久久回味.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重点剖析.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本文讨论的是微观层面的操作策略,因此题目中的"系统设计"不包括从学段、学年、学期和单元角度进行的系统设计,而特指围绕一篇课文教学进行的系统设计。之所以要强调一篇课文教学的系统设计,是因为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而言,主要是以一篇篇独立的课文为对象的。同时,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许多老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不注意一篇课文教学的课前学习(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练习等基本环节和各项教学活动的相  相似文献   

3.
抓住人物语言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谈《一张珍贵的照片》的教学江苏范祖慈《一张珍贵的照片》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写了周总理在困难时期,深入农村,让小桂花带路,到小桂花家做客两件事。本篇课文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表这人物...  相似文献   

4.
语文单元教学,虽然比传统的单篇语文教学能发挥更大的教学优势,但语文单元教学,毕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对它的掌握和运用,总得有个逐步熟练和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些不应有的失误。笔者发现,有些语文教师由于没有真正领会教材中的单元教学要求,未能完全掌握一个单元内各篇课文的学习重点,不是引导学生从每篇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出发,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形式的各个方面,而是只在学生粗知课文概貌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至少一篇略读课文。这些略读课文与单元语文要素、精读课文以及单元"交流平台""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和习作形成了有机整体。但略读课文的教学决不能打着所谓"略"字的大旗,而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语言品味的多维角度,开掘出与单元训练要素相契合的教学价值点,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桥》这篇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实验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精练,行文流畅,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特别是文章中主人公的事迹感人至深,读后让人久久回味。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重点剖析。一、凄美的故事,感人的形象课文记叙了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老支部书记在山洪到来时献上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挽救了村里人的生命。悲壮的故事中挺立着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危急时的沉稳、危险时的果敢、危难中  相似文献   

7.
关于“语文”这个概念,叶圣陶老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言文字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语文教学,就是一篇篇课文的学习。语文要将一篇文章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单位进行教学,必然就有从局部到整体、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解到评价的课文分析过程。这种抓“字、词、句、段、篇”,抓作者观点的剖析、感情基调的把握,文章  相似文献   

8.
须强 《上海教育》2000,(7):49-49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则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范例。能否引导学生把正确规范的课文语言在积累内存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语文教师深有体会: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语言优美,写法巧妙,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作者对人和事的态度上学会做人的真谛,从作者的所处年代学到一些历史知识,从作者所描写的事物中,扩大学生的知识范畴。小学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佳作,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教好每一篇课文,争取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储备语言材料,提高写作水平从人生的整个过程来看,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就是儿童期,而  相似文献   

10.
<正>《燕子妈妈笑了》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真》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采用相似结构的段式反复出现的方法组织语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句式,同时以对话描写为主,是学生体会人物感情,学习朗读不同人物语气的好材料。现在我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浅议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时如何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对话。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设定了一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本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写人记事的课文很多。这种类型的课文如何实施教学?从阅读的角度来说,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读懂人物。要读懂人物不外乎要读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  相似文献   

12.
<正>苏教版六下"笔下人物"专题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理想的风筝》统整教学之课文阅读模块):一、经验唤起,把握人物特点师:通过预备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知道这两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师:这类文章我们都不陌生,从中心、写法两个  相似文献   

13.
郑景景 《教师》2021,(9):40-41
《穷人》作为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长篇课文,有不少的语言知识点。但考虑到学情特点,面对长文,教师不能面面俱到,而应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有针对性地教学。基于此,文章作者研究在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如何实现长文短教,使学生走进文本,品味文本。  相似文献   

14.
<正>分析一篇课文,通常需要抓住课文中最重要的描写对象去进行,对于以写人物或某个故事情节的文章而言,抓住人物的语言及其行为进行分析,则可谓是抓住了牛鼻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发现一些经典作品的人物形象其实已经固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可能就是教师过于任务化、程式化的教学,冲淡了学生应有的内在思考。显然,这是不恰当的。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从人性角度,基于学生的生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简述之。  相似文献   

15.
“全文信息”“范例信息”及其教学山东武玉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语文教学就是讲读课文,讲读课文就必须把一篇课文从字词句到段落篇章,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逐一讲读一遍,让学生尽可能掌握一篇课文涉及的所...  相似文献   

16.
刘婷 《语文天地》2012,(16):17-20
《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经典课文,教学中一般从人物和环境两个角度切入,从中又派生出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出场比较、环境描写艺术、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等多种教学目标。由于课文内容丰富,主旨深遂,在教学方式上一般采用教师主讲、师生共同探讨的模式。今年笔者任教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好,因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人物形象分析为突破点,自主完成这篇经典课文的学习。一、课堂描述  相似文献   

17.
记叙文教学是初一语文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编排的三篇讲读课文和两篇自读课文,均属写人记事文章。这几篇课文,篇幅大多比小学高年级同类课文略长;所记叙人物的思想品质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小学课文更为深沉、含蓄;有的直接记叙,有的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运用也比较丰富;《阿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第十册《穷人》是一篇讲读课文,篇后安排了“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辨析词句,发掘语言因素。重点训练项目是体现在讲读课文当中的。突出重点训练项目,首先必须抓住讲读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实践中,我进行了语文单元教学的尝试。现以九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本单元有三篇课文,都是以事写人的。“抓住人物的特点”是本单元的重点读写训练项目。它侧重于指导学生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特点来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怎样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人,三篇课文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目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出现如此问题,因素很多,其中,在教学评价方面出现的把“过程目标”当成“最终目标”,无疑给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错误导向。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过分偏重对课文内容的评价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从语言的角度说,是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从人文的角度说,是丰富文化积淀,激发热爱汉语言和中华文化的情感,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健康人格打好基础。为了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习一篇又一篇的课文,阅读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这是必然的。学习课文,阅读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