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的语言教育既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又要符合语言教育规律,还要考虑少数民族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在学前教育阶段加强国家通用语教育的策略包括:加强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把握双语教育的正确方向;优先支持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普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在幼儿阶段强化国家通用语教育;在活动中提高儿童的国家通用语水平;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学前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家通用语学习环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普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开展国家通用语教育,使少数民族儿童较好掌握国家通用语,为少数民族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的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当前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政策导向更加强调普通话使用主体或共同体的超民族属性,因此可以将"国家通用语言"进一步构建解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通用语"或"中华民族通用语"。"中华民族通用语"变体的前身曾使用过汉语民族变体、汉语民族方言、地方普通话、中介语等身份和称谓,其共同特点是在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中带有明显的母语特征或称中介语石化现象。在政府语文工作层面,包括少数民族使用的"地方普通话"已被列入"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等国家语言能力测试和国家语言资源保护规划。同时"中华民族通用语"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的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不同于汉语方言地区普通话推广的标准、理论和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印发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推进学前儿童学会普通话。实施“童语同音”计划,为学前儿童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奠定良好语言基础。国家通用语的学习对幼儿来说是文化认同的过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实施“童语同音”计划也有助于培养锻炼师资队伍,促进学前教育基础条件提升。  相似文献   

4.
5.
6.
众所周知,汉语是这个世界上使用者最多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使用最广泛的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英语随处可见。而且,英语是多数国际会议的官方语言。那么,为什么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并成为世界通用语呢?该文由英语起源入手,从地理-历史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与亚洲非通用语国家全方位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日趋频繁,中国前往亚洲非通用语国家的留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观察、研究和解读这一现象,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同亚洲地区非通用语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活动与合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对韩国、朝鲜、马来西亚、泰国、以色列、土耳其、印度、印尼8国的中国留学生现状进行了调研,初步分析了留学生的人员结构、学科比例以及相关国家教育的基本情况,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与非通用语国家教育交流以及人才培养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等提供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8.
程玲 《海外英语》2013,(13):283-284
众所周知,汉语是这个世界上使用者最多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使用最广泛的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英语随处可见。而且,英语是多数国际会议的官方语言。那么,为什么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并成为世界通用语呢?该文由英语起源入手,从地理-历史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参加2020年自治区基层骨干教师国家通用语应用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的226名基层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参训教师对此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师资、方式的满意程度,效果评估以及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构建新疆基层骨干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的策略,为提高新疆基层骨干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麦加 《小读者》2011,(10):14-14
2010年初春.远在澳大利亚的哥嫂在电话里千呼万唤.急切盼望母亲去帮着他们照顾孩子。于是,母亲终于登上了飞向异国他乡的飞机。这是62岁的母亲第一次走出国门。母亲去澳大利亚不久.就寄回了她在当地的照片。很多照片上.母亲的身边簇拥着一大帮人.有一两个陌生的中国老人.更多的却是澳大利亚老人.  相似文献   

11.
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过去的罗马帝国传统向近代文明过渡的初期,即中世纪早期的四、五个世纪里,欧洲不仅无法与处于盛极一时的中国唐宋帝国相提并论,即使与其邻居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的阿拔斯帝国相比,欧洲人也是异常落后的。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物物交换普遍取代了货币,农业产量低下。普通群众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民族国家是一种以民族为载体,以人文传统为纽带而形成的、享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共同体,它包括明确的疆界、共同的文化传统、独立行使的最高司法权,以及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几个基本要素。英国民族国家从中世纪后期开始起步,当时王权倚重于市民阶级的支持,在建立新君主制的基础上冲破了教权至上的普世  相似文献   

13.
对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学界一致认为是在民族主义运动之后产生,并习惯用西方的逻辑思维解释这一过程。事实上,仅从民族学的角度出发难以对其形成过程构成完整认识。文章采用唯物史观对民族国家形成的这一历史过程进行剖析,对于这一漫长过程仔细梳理,认为其形成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除了政治经济的建构外,也包括文化因素的补充。对于民族国家形成,需要多学科多理论的支撑,是个学界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国家通用语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语,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加强国家通用语教学对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喀什市第十一中学少数民族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分析其在国家通用语学习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解决路径,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的成效,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动机弱化的现实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支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动机干预模型,该模型包括信息技术活动、自我效能感、技术支持、评价反馈体系、保障体系等内容。在模型指导下开展实践,通过准实验研究发现:(1)实验班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动机整体有所提升,社会与文化动机维度的变化更为显著;(2)通过对学习过程中反思日志的质性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动机呈积极提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邵莹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2):126-130
中世纪,英法对外共同面临着具有"普世主义"倾向的教权和帝权的干涉,只有冲破教权和帝权的限制,独立的民族国家才能形成。另一方面,英法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同时,其内部政治格局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趋势,表现为宪政因素的不同命运。英国宪政因素持续保持活力,而法国宪政因素却日益弱化。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通用语教学中应用师生换位教学法,顺应教学的自主性、多样性与时代性,凸显国家通用语教学发展趋势的要求,是提高国家通用语教学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通用语教学有效应用师生换位教学法,从观念、情感、课堂、评价等四个维度的换位来呈现,即维护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实现情感换位增强亲近感,实现“学生本位”教学和充分互动,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四度”,即注重教师导学的“适度”、维持学生自学的“热度”、把握教学过程的“进度”、拓展教学影响的“宽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第一手田野调查的材料,对泰国清莱和中国澜沧跨境民族拉祜族兼用本国通用语的现状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二者的共性与差异。从比较中得到以下三点启示:1.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兼用通用语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2.兼用语的比例存在一个合理的"度"。3.学习通用语从幼儿园阶段抓起,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的誓词中首次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1903年把它写入在日本创办的青山学校的校训内,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再次将它写入该会的政纲中。然而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则提出"五族共和",包括联合满族在内的政治主张,这个转变标志了孙中山近代民族国家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