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中全长1142千米的格尔木至拉萨段纵贯青藏高原腹地。全线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千米,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第三极”上用现代科技打造出多项“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06,(9):21-22
世界之最1——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青藏铁路格拉段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从格尔木市南山口车站前行,雪山巍峨,河流纵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这条雪域铁脉翻越昆仑山,进入中国最大“无人区”可可西里,跨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穿越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在辽阔的藏北草原曲折延伸,最后到达拉萨。其中,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青藏铁路格拉段标高全部在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高度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当年国家领导人在青藏铁路开工典礼上曾经感慨:修建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相似文献   

3.
张浩 《科学中国人》2007,(2):138-139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青藏铁路向西挺进的征途中,曾经两度下马。她的难于建成,不仅仅因为她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高原550公里多年冻土的筑路难题,也似一头拦路虎守住高原的静谧。而经过数十年来我国几代冻土科学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的高原坚守,绵长的铁路线终于破冰西进。黄小铭研究员为之付出了40年的光阴。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革新》2009,(10):44-45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面对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凭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和不怕牺牲不怕艰险的探索精神,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的“三大难题”,创造出国内外铁路建设史上的“六宗最”。  相似文献   

5.
前言     
《西藏科技》2006,(7):I0001-I0002
2001年6月29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开工建设。在世界屋脊上修筑这条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修建进藏铁路,凝聚着中共中央几代领导人的心血,是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夙愿,也是西藏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极为重视修建青藏铁路,但由于受当时国家财力所限,高原冻土技术难题尚未解决,青藏铁路只建成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新世纪之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作出了建设青藏铁路的重大决策,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迈出了新步伐,翻开了青海…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修建这样一条铁路,不仅是对我国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检验,也是对人类自身极限的挑战。青藏铁路建设牵动着世人的心,更牵动着建设者家属的心。请听:  相似文献   

7.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2006年.内地歌手韩红一曲《天路》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青藏铁路的建设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2007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建成通车。喜讯传来.举国欢腾。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条修建在世界屋脊上的铁路,这是一项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现在,让我们从纸上走过全长1142千米的青藏线,走上雪域高原,看看奇迹背后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李岩 《西藏科技》2011,(1):50-52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是我国联通西藏和内陆的两条经济大动脉,多年冻土是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在多年冻土区的昆仑山、五道梁、风火山、唐古拉山等越岭地段,部分线路以路堑形式穿越,其中喷射混凝土防护是路堑边坡防护形式之一。工程实践表明,多年冻土路堑喷射混凝土防护边坡相继出现了一些病害。本文在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喷射混凝土防护路堑边坡的主要病害,对病害原因展开分析,尝试给出了病害治理措施,探讨了多年冻土区喷射混凝土路堑边坡防护措施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伊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重大决策,使西藏280多万各族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这不仅是西藏几代人的企盼,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青藏铁路通车必将造福于沿线各族人民,造福于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多年冻土的基本特征,评价了多年冻土地区的不良工程现象及其危害性,阐述了青藏铁路穿越多年冻土区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提出了在新的条件下针对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进行综合保护措施的观点和对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进行终生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要在如此高海拔地区修建铁路,不仅国内没有先例,在全世界也绝无仅有。修筑铁路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在高原修建铁路,对于建设者来说,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更要有充沛的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冻土路段上采取的“热管”工程措施,有效保护冻土,使铁路路基保持稳定。青藏铁路通车了!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为保证路基的稳固度,青藏铁路冻土段采用了一种“热管”来进行地基冷却,效果奇特而且特别安全。那么,这是什么新奇的技术呢?你可能想不到,“热管”原来是从航天技术“下凡”而来!宇航器遇到的难题在茫茫太空中航行的飞行器——人造卫星、太空航天站、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都遇到一个共同的“冷热”难题:就是航天器面向太阳的一侧受到太阳的直接照射,而背向太…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是一处神秘的雪域,由于海拔高,被人们称为地球上除北极、南极之外的“第三极”。一想到青藏高原,人们就会想到冰天雪地的景象。然而,高的地方未必就寒冷。四川西部亚丁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境内有30多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仅在亚丁村周围就耸立着十几座。按照地理学的一个普遍规律:在山地上海拔每上升l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亚丁应该很寒冷才对。然而,人们发现,坐落在海拔4000米高原之上的亚丁村,竟然比它南面海拔3000米的峡谷地区的村寨的年平均气温还要高出许多。在亚丁地区,不仅原本应该是草甸的地带变成了森林,而且…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在“世界屋脊”上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等多种高原特色地形地貌、铁路沿线雪山巍峨,河流纵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置身于此,恍如走进高原奇特地貌“博物馆”。青藏铁路:奇特地貌大穿越  相似文献   

16.
《青海科技》2004,11(4):61-61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桥涵施工技术研究》、《青藏铁路清水河高温细颗粒冻土段路基新结构施工技术研究》项目,近日通过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两项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金秋科苑》2012,(15):84-93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铁路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己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青藏高原进藏铁路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地势高亢、河谷深切、自然环境恶劣,交通“瓶劲”已严重制约高原的全国性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也难以满足高原内部人们交往、物资交流和信息流动的巨大需求。西藏是我国目前唯一未通铁路的省区,交通基础十分薄弱和落后,及早修建进藏铁路的战略意义重大。建议国家尽早安排、组织力量,尽快进行进藏铁路特别是青藏铁路续建工程,促进高原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完善;同时,建议国家设立青藏铁路专项建设基金,并实行特殊铁路专项补贴经营。  相似文献   

19.
高国朋 《西藏科技》2006,(7):19-20,25
青藏铁路是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保护高原生态环境,保护高原生态平衡是青藏线建设工作的重点。植草防护铁路路基边坡可以恢复因铁路建设对原有植被地的破坏。本文着重介绍青藏铁路路基边坡植草的试验及种植、养护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青海科技》2005,12(1):12-14
根据《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对我省2004年度申报的科技成果进行了严格评审,省科技奖励委员会进行了审核。为加快实施“科教兴青”战略的步伐,鼓励科技创新,鼓励广大科学技术人员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世界第一高隧一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带风火山隧道施工技术”等4项成果为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