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共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等多重属性,而且课时多、影响大,通常是团队教学,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先天优势。公共英语课教师必须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树立“新文科、大英语”的新理念,跳出语言和文化教育的传统格局,增强“课程思政”意识,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科学、合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地融入到公共英语教学当中,打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自觉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者、研究者、践行者、先行者和示范者。  相似文献   

2.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必要性和挑战性,如何通过英语语言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是高校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阅读是知识输入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可结合战“疫”时事,通过科学准备英语战“疫”阅读材料、有序实施教学环节、巧妙引入思政元素,实现“化育无形”的思政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高校教育理念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学科深相融合发展的逻辑必然。“课程思政”价值旨趣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实现了显性思政和隐形思政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工具价值和理性价值的有机统一。转变思政教育理念,实现协同育人、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挖掘其它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力,以学科支撑教学,以教学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是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是指英语学科教学以英语语言学习为载体,承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学科育人价值引领。英语课程在学科思政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英语教师通过探析教材文本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英语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和创造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活动,落实学科育人价值,落地学科核心素养,使英语课程思政育人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具有时代必然性,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将共情理念运用到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中,有利于贯彻落实新时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结合重大事件、社会热点、情景模拟、经典案例、科学创新、身边故事,以及真实数据的共情方案,探讨了“中医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课程设计与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和改进建议,以期有效推动和优化“中医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本科教学。  相似文献   

6.
开展“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思政,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并且具有很好的优势。开展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选择、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贯穿课堂讲授、教学讨论、实验和作业等各个环节。从“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实践出发,就其课程思政建设谈一点思考,分析了课程思政的整体思路,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探讨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课程大纲修订,重点从信息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信息论的基本理论等方面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是高校坚持“四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科学理念。公共管理学院直接培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实施者,其专业在培养目标、专业特性、三全要素方面具有“育人”的协同优势、契合优势和整合优势,凸显了培育研究生公共服务精神的可行性和着力点。通过整体架构公共服务精神融入“三全育人”逻辑,探索从共享、匹配和联动机制入手,借助“双师型”师资队伍、案例教学过程、课程思政及公共部门实践平台,提升公共服务精神融入教育的实效,不断推动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OBE”教育理念遵循“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原则,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教学法》课程中,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其先进性,对构建专业学科思政课程先进的教学体系具有综合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学习成果设定,划分学习单元、体现专业特色和思政教育、达成性评价几个方面论述“成果导向”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并对实践结果做了总结性的分析。最后从“成果”和“学习过程”的关系、师生角色的定位、“持续改进”的优势、达成性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挑战,也具有政治和专业双重优势。高校应通过加强课程思政价值理念引导,建立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体系,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元素,发挥教学方法的中介作用,多主体多元化参与进行教学评估等途径,不断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贯彻“大思政”理念,高校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一批课程思政资源库,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融合,共同发挥育人功能。本研究从“商魂”、家国情怀、诚信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酒店收益管理课程的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践育人成效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将德育渗透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音乐本身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育人功能,使得高等音乐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课程思政是音乐院校"大思政"格局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加强音乐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生长点。音乐院校应树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授课教师的行为自觉、思政课程的中流砥柱、打造课程思政的良好生态和运行系统等方面入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2.
大学物理融入“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全新教育理念的要求,在受益面、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等方面具有先天的融合优势,但目前还存在意识缺位、切入点缺乏、方式方法缺少等问题。要实现大学物理与思政元素融合教育的目标,需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从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研究实践创新融合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文章首先分析了“测量平差”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然后从思政元素的挖掘、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加强课程思政团队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测量平差”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橡胶作为一种通用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橡胶工艺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阶段一门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实用性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特点。基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结合“橡胶工艺学”课程特点以及当前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需求,从政治认同、民族自信、科技报国、工程伦理等方面提炼“橡胶工艺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OBE理念修订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在兼顾橡胶工艺学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橡胶工艺学”课程思政改革,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古珂 《教师》2023,(26):15-17
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成了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由于中日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思政教育融入日语课程具有天然优势,但当前部分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作者首先从课程思政的背景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入手,论述了实施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思政教育融入第二外语日语课程面临的问题,最后从加强理论学习、完善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体系、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以及中日文化比较等方面对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胡梵 《快乐阅读》2023,(9):45-47
<正>随着“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在2014年提出,各高校深入发掘各类课程思政理论教育资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体系,高校的教育理念也逐步向思政方向转变。同样,在高校的德语教学中也要逐步融入思政教育。这就要求德语教师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为响应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要求,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汽车文化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更好地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增加对学生品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多方面的课程思政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践文化育人、专业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目前,“课程思政”这一理论思想逐渐从高等教育外溢,并开始活跃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前者渗透在非思政学科教学中,具有教育功能的隐秘属性;后者则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存在于实际教学环境中,显性特征突出。课程思政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优势,有利于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初中学段落地生根。课程思政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思政融合意识,其次做到准确选取课文中的思政要点,然后做好课堂的教学设计,最后将育人内涵在课文讲解中不经意间种在学生心里。本文以《孔乙己》课堂教学为例做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新师范背景下实现“三全”育人格局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当前,师范专业课程思政推进存在三大主要问题,即由于非异质空间导致的趋同进化、因为生硬植入引起的教学生态侵害和源于功能生态位重叠造成的系统功能局限。课程思政“课程群”建设,面对教学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大的缓冲能力与较好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课程思政的专业特性生长;能够扩大课程思政元素“基因库”,保障思政生长点的多端性,强化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本源性联系,有利于课程思政的自然生发;使课程群落功能生态位布局合理,发挥协同效应,有利于发挥课程系统的整全思政功能。构建由优势型课程、关键型课程、亚优势与建群型课程、伴生、偶见及冗余型课程组成的课程群,是消解师范专业课程思政推进存在问题的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程荣 《海外英语》2024,(6):90-92
自2016年以来,我国相继提出“把思政融于教学”“三全三进”等课程思政的相关方针和政策,为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具体将其践行,以综合商务英语(一)课程为例,实证基于POA理论的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模式研究。研究一方面以POA理念、智慧教学等理论指导课程实操,一方面以课程实践验证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