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文章描写了作者幼年时与小伙伴们在月下看天地、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的有趣游戏,在爸爸的引导下对中国画的认识,充满了童真、童趣。揭示出艺术和美常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2.教学对象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农村孩子,对艺术了解甚少。大多数同学认为艺术距离我们太遥远,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份导学案,希望让学生知  相似文献   

2.
<正>曾听过一节语文公开课,一位老师主讲丰子恺的《渐》。他首先以丰子恺先生富有童趣的漫画入手,接着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看课文,然后提出问题:如文章每段与"渐"有关的关键句、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中心论点等,二十分钟完成文本的教学任务。之后是展示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名言让学生朗读,让学生举一些关于"渐"的其它例子;再下来就是拓展,分析《渐》与《匆匆》在写作目的、风格和切入角度方面有何异同,学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各单元的"诵读欣赏"部分是一个亮点。"诵读欣赏"以诗词美文为主,所选文章与各单元的主题相关。如七年级下册"爱护动物"单元选的是《蝉》《孤雁》《鹧鸪》,八年级上册的"爱国情怀"单元选的是革命烈士诗两首《把牢底坐穿》《花》,九年级下册"戏剧教学"单元选的是《莎  相似文献   

4.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被选编九篇,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的第21课《风筝》(第五单元),七年级下册的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单元)与第16课《社戏》(第四单元),八年级上册的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第二单元),八年级下册的第1课《藤野先生》(第一单元)和第6课《雪》(第二单元),  相似文献   

5.
张伟 《甘肃教育》2023,(3):118-12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好的故事》是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单元主题是“走近鲁迅”,这个单元分别由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和《好的故事》、周晔回忆伯父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歌《有的人》组成。为更好地教学《好的故事》,本研究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带领学生走近鲁迅、搭建学习支架、写小练笔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五年级上第二册《情归故乡》。【单元目标】1.会写18个生字,会认21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段落。3.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4.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篇目,体会思念的情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课型】精读引领课【学习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藤野先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68页《我的一位国文老师》、213页《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内容。2.精读品味,学习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方法。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课前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文章《藤野先生》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废墟下的课堂》《零分之约》《汉  相似文献   

8.
第一部分学习背景分析"献给母亲的歌"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是在学习了本单元尤其是胡适先生《我的母亲》一文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安排,旨在通过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并为写作关于"母亲"的文章积累素材。八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地增强,个性日益张扬,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了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我们设想通过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去体察生活,去感受生活中无微不至的母爱,理解爱的多种表达方式,从而有意识地去表达自己对父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分析】"成长之路"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册的第四单元。这一单元共有六篇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名人酷爱读书的故事。其中《书法界的泰斗——王羲之》《嗜书如命的孙中山》《居里夫人专心读书》这三篇文章,采用了共同的构段方式——"总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典型段式是一个重要的语用点,本节课以这三篇文章为例,让学生扎实掌握"总分"的构段方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2.了解故事的大体内容,感受文章  相似文献   

10.
黄延勇 《山东教育》2011,(25):32-33
【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上承五年级上册"走近毛泽东"的人物专题,共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其他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是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样就可以使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中的  相似文献   

11.
<正>“回忆性散文”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是在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六篇回忆性散文:《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八年级还有五篇:《藤野先生》《我的母亲》《背影》《昆明的雨》《灯笼》,数量可观。教好回忆性散文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把回忆性散文当作一般的散文在教,甚至当作小说在教,在教学内容的确定、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曾用诙谐生动的漫画语言给我们留下深  相似文献   

13.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上已经学过一些记叙鲁迅先生事迹的短文,进入中学后,第一次完整地学习的鲁迅作品,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这两篇。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一年级重点在培养记叙的能力。第一册课本中安排了六个记叙文单元,前五个单元各有分工,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记人,有的侧重写景状物,由简到繁,步步深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这两篇课文所组成的第六个单元,则是由简单记叙向比较复杂的记叙的过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两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实录【教材简析】《白鹅》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1课,作者是著名的漫画大师、教育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先生用简洁生动、幽默风趣的笔调,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从白鹅刚被抱回家的姿态入笔,三言两语地提炼出白鹅给人的第一印象——高傲;继而通过对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细致刻画,印证  相似文献   

15.
《竹影》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为丰子恺。执教此文时,对于文中的"我"是谁,笔者颇有疑问。"我"是作者丰子恺呢,还是丰子恺的子女?问身边的同事,同事不确定地说:"应  相似文献   

16.
<正>【教材分析】《蜘蛛开店》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是童话单元,人文主题是“改变”,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在二年级对讲故事这一能力的培养,教材进行了有意的安排。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让学生尝试借助图片讲故事,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中也安排了《看图讲故事》,让学生学会能够借助图片顺序讲清图意。到了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再次进行讲故事训练,在《蜘蛛开店》中让学生学会借助示意图讲故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苏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北京喜讯到边寨》 [课前思考]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者相伴共同学习的价值,从古至今就受到肯定.课堂教学中永恒的资源就是学生自己,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知识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性和发展的潜能.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教会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正>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幽默风趣是这个单元的主题词,感受语言是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学《手指》一文时,面对课题,学生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困惑:丰子恺先生为什么要写手指呢?生活中片刻不离身,这手指究竟有什么可写的呢?所有人都司空见惯的手指,能让人有所收获吗?这或许就是风趣幽默表达的魅力。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9.
尽管经历了新世纪初的教材删减,但是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被选仍是最多,包括七年级下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八年级上册的《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下册的《藤野先生》,九年级上册的《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初中生6个学期每个学期都在学习鲁迅,时间跨度较大,再加上鲁迅作品与所在单元文章相比,难度较大,学生不愿学,教师不乐教。著名学者钱理群说:“鲁迅作品的问题在于选什么、讲什么、怎么讲。”“选什么”的问题是教材编写专家的事,而“讲什么(学什么)、怎么讲(怎么学)”则是教师应该致力研究的问题。“主题学习”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亲近鲁迅、学习鲁迅,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金蓉 《贵州教育》2021,(20):46-48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本单元以写景的文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要引导学生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