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十分重视立德树人。选文文质兼美,重视选文的经典性与多样性,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彰显教材的价值引领;运用好教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一、丰富传统文化的积累(一)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积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与之前人教版教材相比,  相似文献   

2.
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十分重视立德树人.选文文质兼美,重视选文的经典性与多样性,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彰显教材的价值引领;运用好教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元素更丰富,比重也大大提高。不论是传统蒙学方法的使用,还是选文的类型、选文的数量,以及插图的配置,都体现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注。一、借力传统蒙学方法,创新识字教学1.传统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以往的教材中,学生一入学先接触的是拼音,于是语文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字母,而非汉字。同时,拼音的学习对刚入门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鲍宗武 《天津教育》2023,(20):177-179
<正>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课程,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本文以统编版教材为例,简要地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意义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渗透策略。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应当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祖国的未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目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下册为例,分别研究教材中传统文化的选文编排情况及教材中存在的不同传统文化类型;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体现了国家育人导向,也体现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对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实际需求。统编语文教材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语文教师要把好统编教材的脉,在教材封面、单元要素、经典选文、习作教学中引领学生追寻传统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7.
吴琼 《广西教育》2023,(4):98-101
本文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背景,建议教师从教材的编排特点、文化渗透原则出发,以传授语言文化为根基,通过链接经验、发现奥秘、记诵积累、实践体验等,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如何在语文教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是当前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课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兼顾多样性与容量的进阶性,传统文化选篇视野广阔、立意深远,传统文化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凸显家庭担当,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须进一步落实积累文化知识、体悟民族精神、养成品行修为的教育目标;通过完善的助读系统、严谨的选篇加工和有效的活动设计,规范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贯彻学、行、信融合的教育理念,实现教材内外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融合与联动,使学生形成真正的文化信仰,成为具有中国智慧的新时代少年。  相似文献   

9.
魏晶 《甘肃教育》2023,(7):97-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途径,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进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从挖掘教材内涵、丰富教学方法、营造氛围等方面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低段为研究对象,将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古诗词的选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低段古诗词选文的朝代范围有所扩大,体裁分布更加均衡多样,选文题材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统编版教材较人教版已有许多改进,但其古诗选文仍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宝贵的民族财富。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积累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小学语文教材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借助语文教材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7):51-52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优化对策要求教师深入研读与探索传统文化教学经验;要求教师多角度挖掘传统文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价值,总结了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困境,提出了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统编语文教材文化记忆的重要内容,蕴含着集体记忆的凝聚性结构,是建立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记忆文化的实践性协调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兼顾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化了语言与非语言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质。记忆文化通过聚焦选文的独特价值,联结个体记忆;践行多元的语言实践,动态生成文化理解;盘活多样的学习资源,丰富文化学习方式等策略,培养文化自信,彰显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相似文献   

14.
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注重思维的激发与引导,注重审美的体验与创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目标,选择内容;指向语言,夯实基础;适时引导,启发思维;立足形象,发展审美;文化浸润,随机渗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它在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理想人格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方面价值日益凸显。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本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旨在厘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并提出有效策略使小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2019年,国家教育部将中小学旧版语文教材统一换成"部编版"教材,这标志着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大改革。对教材改革重点予以归纳,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及小学语文课堂立德树人的目的得以充分凸显。从教育本质上来说,优秀文化的传承,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是事关民族精神、文化安全、国运兴衰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队伍应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探究,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我们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统编版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  相似文献   

18.
林美徽 《新教师》2019,(12):57-5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欣喜地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语文工作者将其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呢?  相似文献   

19.
林丽洪 《教师》2019,(12):31-3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它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然后承担起传承中国优秀文字与经典文化的责任,并将这一传承责任延续到学生身上,让作为未来栋梁的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渗透与发展,懂得主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国家对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新编统编教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课文中,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对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展开讨论,剖析其原因、特点、做法,并提出几点建议。目的希望优秀传统文化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能够发挥其魅力,让低年级学生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