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2.
<正>《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往事,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课文采用较为常见的总分总结构来写。第1自然段总起,开门见山表达情感。第7自然段总结,呼应开头,再次抒发思乡之情。表面上看,课文的主题似乎非常明显,实则不然。个人以为,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存在着两方面的难度:一是为何“故乡月”最令作者难忘?二是“小月亮”的“小”有什么内涵?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3.
<正>古诗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作为突破口,以熟知意象为突破点。下面,试将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剖析一下,供同学们备考之用。一、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相当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比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又如王建的《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古代文人学者对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风花、雪月等十分亲近。"月"以特有的魅力备受文人们的青睐,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被歌咏的"长青树"。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从"床前明月光"到"举杯邀明月",从"月是故乡明"到"千里共婵娟"……只要你打开古香古色的古典诗歌,就能看到多情的月亮。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古代文人学者对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风花、雪月等十分亲近。"月"以特有的魅力备受文人们的青睐,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被歌咏的"长青树"。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从"床前明月光"到"举杯邀明月",从"月是故乡明"到"千里共婵娟"……只要你打开古香古色的古典诗歌,就能看到多情的月亮。  相似文献   

6.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中国人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离家远游,这种浓浓的乡情就会化作淡淡的离愁,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7.
说起我最喜欢的汉字,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就是"明天"的"明". "明"的左边是"日",右边是"月",也就是说,明天会由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组成,明天也会像太阳和月亮一样完美,一样漂亮,它包含着人们对明天的美好期望."明亮"中的"明"又很充分地体现了这个字的耀眼.  相似文献   

8.
<正>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可以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避免学生思维“走弯路”,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学情。《月是故乡明》记叙了作者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时所看到的异乡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9.
月是故乡明     
<正>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  相似文献   

10.
一、本文在专题中的位置 1.“月是故乡明”专题内涵阐释钱基博:我也不知道哪国的月亮圆,只知道没有哪个国家写过像中国那么多的月亮诗。一个有修养的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看到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  相似文献   

11.
月是故乡明     
正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  相似文献   

12.
古代游子诗人与月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中国人爱月亮,仰望明月勾起多少美妙的幻想;最爱月亮的是诗人,歌咏月亮的诗篇如璀灿的星光。而咏月的诗人大多是游子,他们诗行中的月亮多是忆国怀乡的月亮,多是思亲恋故的月亮。不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是游子;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杜甫,也是游子;吟出“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的白居易,正客居异地;遥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其时也远在他乡。为什么偏偏是月亮幸运地成了诗人游子痴痴以求,眷眷相思的对象?为什么恰恰是游子诗人一齐爱上了那轮高不…  相似文献   

13.
一天空中的圆月,像一个蒙着面纱的美人儿,凄美、孤傲,受人欣赏,被人咏叹,却依然宁静如故,不曾骄躁。她比传说中的嫦娥更漂亮吗?我不知道,曾经跌落的流星知道吧。二月亮里有每个人所眷恋的故乡,不论你身在何处,飘零何方。于是乎,李太白把盏畅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于是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咏叹油然而生……月亮是诗思的源泉,汩汩流淌出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可伶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佳句……  相似文献   

14.
凉亭绪     
<正>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题记炎危渐退,玉露生凉,金风祛暑,已及新秋。八月十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凉亭中静静的,月静,花静,人静。他看着皎洁的月盘倚在云端,露出了一丝愁容。思乡的目光,瞭望似乎同为游子的月亮。他看着公园里的凉亭,一步步缓缓地踱了过去,月亮透着淡淡的光辉淌进脑  相似文献   

15.
1.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有90%以上,其余的基本上属于象形、会意和指事三大类。比如:"明"这个会意字,我就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让学生认识、感悟:"日--月--明",太阳能发光,十分明亮;夜晚,月亮会折射太阳光,把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所以日和月  相似文献   

16.
月亮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多少年来,给人们带来多彩多姿的幻想、憧憬和各种情感,例如借月思乡就是。自古至今,人们总是以月为载体,表达对故乡的思恋之情。李白思乡,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在安史之乱流亡颠沛之时,  相似文献   

17.
消夏三题     
夏。语文课上,老师对学生说:有“亮、月、乡、故、好”五字,请把这五个字组成有意义的句子,看看有多少种可能。大家立刻跃跃欲试,七嘴八舌地吟出不少句子,如“故乡月亮好”、“故乡月好亮”、“故乡好月亮”等,不料老师又问:“再想想,能不能把这些字句组成一首五言的小诗?”大家就想,就试,不一会儿,果然有人念出了一首小诗:“故乡月亮好,故乡月好亮,月亮故乡好,好月亮故乡。”夏。凉风习习,荷叶无穷碧。于是想起了一句古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进而又想起了语文老师就此出的题目:“只要把这十个字排成一个圆圈儿,然后小心翼翼地先顺…  相似文献   

18.
何伟 《作文与考试》2022,(30):46-47
<正>独在异乡为异客,当看到天上孤悬的明月,总会勾起无限相思,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风俗民情。“月是故乡明”,山河共鉴,大地为证,遥望苍穹一轮明月,故乡瞬间成为游子心灵深处最后的栖息地。摘抄笔记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相似文献   

19.
正清露无尘,念故地,尚存余温。离家已久,免不了一种淡淡的思乡情,这种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也说不清。曾看到杜甫那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或许对故乡就是这般偏爱吧。在白露节气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明明世间只有一轮月,却偏说故乡看到的月才是最明亮的,明明是自己的幻想,却偏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直到后来碰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才明白,其实更多的时候念起故乡是无奈、感伤的。宋之问也  相似文献   

20.
正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易老,永远不会抛弃你的,是故乡。想起席慕容的那首小诗:"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贺知章当然不可能读过这首诗,然而那种久别之后重返故里的心情却是那样相似。他早年离乡,算是"少小",耄(mào)耋(dié)之年辞官回乡,已是"老大"。匆匆岁月,五十多个年头,惊风飘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