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红岩 《文教资料》2013,(30):10-11
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系列以传奇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勾勒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盗墓画面.成就了该系列小说在新世纪的轰动效应。但就小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诗意探寻而言,该书对张起灵与吴邪之间的情感透视,无疑更值得人们深思,他们二人逾越生死界限的生命约定,让前者用尽毕生的力量保护后者那份独有的天真。这正是该书别具人性魅力与审美意蕴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2.
王莉 《初中生》2017,(7):20-23
2008年,因参演电视剧新《红楼梦》,杨洋正式踏入了娱乐圈.之后的几年,杨洋的作品不少,却没有一部有分量的代表作出现,直到2015年因主演电影《左耳》中的双面“校草”许戈和网剧《盗墓笔记》里的张起灵才获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天真吴邪     
《音乐世界》2014,(22):24-24
E:最近,因为出演了《盗墓笔记》又让你有了很多话题,这个剧的角色你觉得和真实的自己有相似之处吗?李易峰:“吴邪”在最初是有点青涩邻家男孩的形象,后来经过一系列历练越挫越强,处事的能力也加强,我觉得这一点限我自己还挺像的。E:电视剧《盗墓笔记》是改编自同名小说,畅销的小说改编难免会被拿来比较,对于这个你会有压力吗?  相似文献   

4.
思雨 《初中生》2015,(4):8-10
他的行情正在被看好,除了已播的《古剑奇谭》,电视剧《盗墓笔记》的男主角也将由他出演——《盗墓笔记》的同名原著小说有三千万“粉丝”. 1987年出生、出道七年的李易峰自然不算“小鲜肉”;不到而立之年就红了,似乎也不能说他是大器晚成.这两个近年来最常用的标签,在他身上都不适用.李易峰身上有着同代偶像明星的特质,比如更懂“粉丝”的心.  相似文献   

5.
李易峰说自己是靠“刷脸”一路走来但其中少不了沉淀与努力。无论是正热播的《古剑奇谭》还是将开拍的《盗墓笔记》,都证明了就算已过7年,他依然是佼佼者,未来一定也是。  相似文献   

6.
千年沧桑话古桥教学︽吴门桥︾笔记程翔千年沧桑话古桥教学︽吴门桥︾笔记程翔我教学碧野的《吴门桥》时,学生问我:“吴门桥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宝带桥真的是由金刚石砌成的吗?”以前,我虽去过苏州,却没有参观过吴门桥和宝带桥,所以无法回答。1997年9月底,...  相似文献   

7.
自在时间     
《父母必读》2012,(4):117-117
《盗墓笔记8》 《盗墓笔记》的收官之作,分为上下两册。全盘托出张家古楼隐藏的所有秘密,终极揭秘前7本《盗墓笔记》里埋下的全部谜团,一次讲清楚今千万盗墓迷念念不忘的所有人物的最终命运走向。  相似文献   

8.
减压舱     
《父母必读》2012,(4):117
自在时间《盗墓笔记8》《盗墓笔记》的收官之作,分为上下两册。全盘托出张家古楼隐藏的所有秘密,终极揭秘前7本《盗墓笔记》里埋下的全部谜团,一次讲清楚令千万盗墓迷念念不忘的所有人物的最终命运走向。  相似文献   

9.
桂祎明  维琳 《大学生》2016,(Z1):136-137
"胖子、胡八一、黑驴蹄子、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提起考古,随着《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火起来的词汇大概最先浮现在大众脑海里。而对考古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则会想到"洛阳铲、棺椁、墓室、耳室、墓道、陪葬坑……"这类字眼,但依然与盗墓脱不开关系。甚至在西安兵马俑景区,我听导游说:"考古盗墓不分家,考古就说合法盗墓……"《盗墓笔记》中刻画的大型墓葬的盗掘与探险令不少读者心驰神往,这本书确实给了我们很多关于考古学的启发,但也存在着不少错误。  相似文献   

10.
因为《盗墓笔记》,他名利双收:6部书、销售200万册、年收入百万……南派三叔,凭什么这么红?  相似文献   

11.
因为《盗墓笔记》他名利双收:6部书、销售200万册、年收入百万……南派三叔,凭什么这么红?  相似文献   

12.
<正>Q:怎么看待《盗墓笔记》电视剧将"盗墓"改为"护宝"?钱庄庄:《护宝笔记》还不够雅,也与剧情不符,建议改成和"盗墓"读音相近且与剧情相关的词汇,如《耽美笔记》。Q: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知识想推荐给年轻人?张可:做你自己言怕做的事情,然后你就会发现——不过如此。Q:月薪两万元是怎样的人生体验?杨超:月薪两万又怎样?老婆还不是只给200块  相似文献   

13.
《文学教育(上)》2011,(23):158-159
《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近日发布,以创作《盗墓笔记》而名声大噪的南派三叔以1580万,位居第二。而作为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品,《盗墓笔记》的1—7册销量创下接近1000万册的好成绩,并将于2011年底推出大结局。  相似文献   

14.
梦的影子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的台词中,除了那句有名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外,还有一句也让我难以忘记,就是:“一个梦的本身便是一个影子。”我想,这句话应该也是对《哈姆雷特》的一个总结吧,因为,在《哈姆雷特》中,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些梦的影子……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哈姆雷特,他应该就是一个复杂的任务之梦的影子。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写道:“这儿有一种旷古的宁静,这便是对话的最好环境,就像哈姆雷特在午夜的城头面对他已经死去的父亲。父亲有话没有说完,因此冤魂盘旋;儿子一旦经历了这种对…  相似文献   

15.
《老学庵笔记》是陆放翁晚年退居故乡山阴镜湖畔的老学庵时期结集成书的。《宋史》本传说他“才气超逸,尤长于诗。”但我觉得他的诗和词都算不得一流,惟这《老学庵笔记》,在宋代的笔记小说中,的是上乘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老学庵笔记》十卷,《续笔记》...  相似文献   

16.
王尧 《学习之友》2009,(6):31-31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公开说,‘我反对’。”中国青年报社图片总监贺延光笃定地说,“如果我也像国内其他记者一样早走5分钟,那就错过了这张照片。”这张黑白照片发表在1988年3月29日《中国青年报》一版(见下页)。  相似文献   

17.
"北边儿有个泥人张,泥人张是字号,是招牌,更是一种不死的艺术。我们的铸铜艺术比泥塑历史还悠久,也有文化。商朝时,铸铜业就已经很发达了,你看那青铜鼎、那青铜瑞兽做得——真叫一个绝!我铜人张,有人说我张狂,我自己可不这么想。别看我的铺子小,随便一抓就是文化……"盛夏,在西城街铜人张的铺子里,我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铜人张。他正蹲在  相似文献   

18.
师恩无痕     
10年前,我上初三时辍学了。那时,我恨透了班主任吴老师。吴老师40多岁,瘦高个儿,深陷的眼睛,后脑勺像一块突出的岩石,显得特阴森。更神的是,他在板书时,冷不丁地一回头,就能准确无误地逮住搞小动作的我,偶尔,我在厕所里偷偷点燃一支烟,他便如同幽灵般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最烦他的“训话”,像老大娘的裹脚布没完没了,没一个小时是不会结束“苦口婆心”的。更可怕的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找我爸爸“谈话”,我那在报社当总编辑的爸爸常常被他质问得面红耳赤:“你看他像当总编的儿子吗?”“他顽劣成性,能指望他成才吗?”每…  相似文献   

19.
<正>杨洋小档案2008年,杨洋因在新版《红楼梦》中,饰演"成年宝玉"一角而让不少观众熟知并喜爱。2015年4月24日.杨洋参演的电影《左耳》在内地上映;同月参演根据明晓溪同名小说改编的青春励志偶像剧《旋风少女》,参与录制的《花儿与少年第二季》播出。接着他又出演南派三叔的热门小说《盗墓笔记》,人气爆棚。  相似文献   

20.
一封家书     
“张老师,传达室有你的一封信。”对桌的吴老师对我说。“这年月,还有人想着给我写信?”我自言自语地来到了传达室,当我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时,我的心为之一动。“怎么会是他?”我赶快拆开了信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