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相对较为薄弱,直接影响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任务的实现。加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已成为全面提升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迫切要求。乡土地理资源贴近实际生活,具有生动性、区域性、直观性和独特性,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重要手段。以惠安县笔架山为例,设计乡土研学方案,探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流水地貌研学为例,从研学活动的设计原则、背景及目标、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总结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设计高中地理研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而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探讨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意义的基础上,选取江油市窦圌山作为研学地点,依托野外实践,从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研学旅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杨苑 《福建教育》2023,(15):52-54
地理研学活动是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在研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重视活动资源、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评价的创设与规划,引导学生通过研学活动培养地理实践力,提升主动意识和行为能力,并带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协同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为设计依据,遵循将研学课程作为学校地理基础课程的有效延伸与拓展的原则,结合沪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的相关内容,设计“探寻仓桥水晶梨产业促区域发展之路”主题研学课程。以“仓桥水晶梨的昨天、今天、明天”为明线,以“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为暗线,进行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方法,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2016年教育部正式将研学旅行纳入了教学计划中,并对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尤其是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文章基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进行研学旅行的方案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学旅行是一项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刘家峡水电站为例,设计了一套包括刘家峡水电站自然地理环境、大坝选址、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四大研学主题的地理研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实践力、培养地理综合思维、形成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明显。在新课程改革深化的背景下,高中阶段地理教学中引入了研学活动。通过对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组织并开展研学活动,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人地思想,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地理研学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的野外教学形式之一,一直备受关注。如何深度解剖野外地理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地理教学设计热点。利用"四层一体"转译岱崮地貌的自然层、生计层、组织层和文化层,解读其内涵及其特征,进而以区域性和综合性设计岱崮地貌研学旅行课程,勾勒地理研学主题与实操,帮助学生在解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提升野外实践力,探索地理研学设计的独特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依托地理学科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是地理课程彰显其实践属性的主要担当。本次研学旅行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融亲子旅游与和研学旅行于一体,融假期学习与娱乐于一体,让学生在“游”学,在“玩”中成长,达到了学生“人在假期里,心在知识中游”的预期。为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探索出了良好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以探究地表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关系为主,是既关心地方和全球,也重视不同尺度人地关系的基础学科。在野外研学中,为了系统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其地理实践力,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进行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开展系列专题实践学习或探究式学习,精准落实课标要求,锻炼、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依据课程标准策划地理研学调查活动,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高中地理教师应注重整合校内外的学科资源,组织研学调查活动等,引导学生发扬自身优点,改掉缺点,最终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高中地理实验课程标准,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湛江东海岛为研学地点,选取海洋地质、海洋生态、海洋经济为研学主题,旨在设计适合高中生的综合性海洋地理研学活动。通过设计通明海红树林、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和中国第一长滩的研学探究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能力。最后,以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总结研学活动实践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结合乡土地理资源,组织学生通过研学实践的方式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化、提升核心素养水平,也有助于推动义务教育地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文章在明确了研学路线的基础上,从“明确各研学点的探究主题”“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确立师生‘双主体’教学模式”“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的过程性与多元性”等方面,对如何基于研学实践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以研学旅行的经历为主题情境,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研学体验、成果等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构建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实现研学旅行与地理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实践性,随着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研学旅行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整合四明山地质公园已有资源的基础上,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并对以景区为基础的野外研学展开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7.
刘慧  刘伟 《地理教育》2023,(7):68-71
从地理核心素养与绿色发展理念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地理课程知识涉及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进而明确地理研学可以促进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培养。在挖掘杨浦滨江研学资源的基础上,从地理学科知识、地理实践力、绿色发展理念等角度制定研学目标,并设置逐层深化的问题链促进研学的深度开展,达到内化绿色发展理念和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理新课标的实施,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热点,其中,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将地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地理研学课程开发也逐渐进入地理教研工作者的视野。文章结合浙江省江山市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优选出三条地理研学线路,从研学准备、研学点景观特征与知识定位及学习任务、研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学课程设计,期望为乡土地理研学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联系越来越紧密.文章以都江堰水利风景区研学活动为例,通过对学生进行常用地理信息软件在定位、小组合作、设计及绘制研学线路、生成研学轨迹等多方面的应用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20.
由多部门联合指导并给予支持的研学旅行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它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于一体,通过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实验探究或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旨在培育和提升包括地理实践力在内的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以“永春东溪大峡谷”研学考察为例,尝试对基于地理实践力提升的研学方案如何合理设计并付诸实施,以及如何科学评价研学成果等进行一些探索,以期为研学旅行中培育、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供参考借鉴和案例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