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区分源于“心理督导”制度和“教育督导”制度的两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活动的基础上,建议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以解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不做”的问题。同时建议将前者简称为“心育督导”,将后者简称为“心育督政”。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心育活动课已经成为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同时,心育活动课已经进入“高原期”,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专业化的”心育活动课?心育活动课到底是“指导性”的,还是“非指导性”的?心育活动课是否要和当前的“班会课”“思品课”等划清专业界限,坚守自己独有的“专业标准”?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当前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及班主任。本刊将从2014年起,陆续刊发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的系列文章,从一线专家的视角,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您一一破解心育活动课实施进程中的难题,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英山一中结合英山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形成了由“三全育心”和“三xin(心、薪、欣)探索”构成的“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快乐生长、幸福绽放。一、“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三全育心”指全员育心、全程育心、全方位育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全员育心是将全体学生纳入“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学生”四级心理预警系统,借助这个系统,学校能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芷涵  邓颖涛 《广西教育》2022,(22):35-37+60
本文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总结出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善心”心育环境;引领在前,构建立体“善心”心育课程体系;全员培训,培养“善心”心育团队。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丰善尚和-精技兴业”的学校文化理念,建构并建设了“‘善和’心理健康成长中心”。通过心理普查、个体咨询、家校共育、实践育人等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德育全过程,渗透于教育教学全方位,形成了“善和育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品牌。立足学校文化理念,明确“善和”心理健康成长中心目标  相似文献   

6.
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心育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心育需要向纵深探索,着力提高心育的普及率与科学化、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内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助推。心育工程,是指学校管理者通过引领心理学研修、心理辅导、心理素质训练活动,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对师生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影响的系列化的教育实践。提出心育工程是当下各“龙头”高中在内涵上实现高位发展的高标,有利于把学校、教师与学生发展统筹起来。心育工程包括在全体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实施教师心理健康援助计划、建设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心育工程的实施要校长精细策划,需要学校教职工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所县域高中,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以“让每一名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为育人目标,用心打造心理健康师资团队,全方位加强家校联系,多举措培育学生健康心理品质,构建起学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快乐幸福,走出了一条特色育“心”之路。一、构建三个体系培养师资,培育学生的“点灯人”一是构建教师自身提升体系。文山中学本着“育人先育心”的理念,构建“自学+求学”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简阳市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的现状和需求,有效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与教研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困境,研究采用自编的《简阳市心育现状调查问卷》对263名心育专兼职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心育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特点,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心育影响不能辐射到大多数学校、师生.因此有必要借助区域力量,自上而下建立系统...  相似文献   

9.
2007年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选修课程建设成为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笔者所在学校,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前,高一、高二年级各有每周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校本必修课程。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选修课程门类的增多,已经没有固定的课时向全校或某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统一的心育课。作为一名专职心育教师,笔者将心育的主阵地从必修课转入选修课,先后主持开发开设了“高中生心身健康教育”“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以人为镜”“高中生生涯教育”等校本选修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以“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以人为镜”两门课程为例,谈谈对心育类校本选修课程个性化实践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职班主任心理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心育工作开展有难度;家长心育意识不强,心育能力急需提升,家校心育合作困难;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欠缺,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缺乏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广西中医学校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探索中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通过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全程关注全体学生,分阶段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关注学生,全方位落实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坐落于美丽的金鸡湖畔,是江苏省首批心理特色学校。自建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育工作,2011年11月25日,"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落户学校;2012年5月25日,"苏州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学校成立,目前专委会的团体会员单位覆盖苏州大市,年龄跨度从幼儿园到高中,涵盖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率先在苏州园区成立了校级"心理健康指导与研究中心",形成了德育、心育并重的体系。目前,学校有专职心理教师一名,心理教师团队中拥有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学校积极构建“一体两翼”的协同心育模式。我校以学校教育为心育主阵地,优化校园心育环境,提升教师心理素养,举办校本特色活动;以“家长成长营”和“好爸妈学堂”为抓手,不断创新家庭教育模式;搭建社会教育大平台,携手社会心理服务,依托社区研学资源,不断拓宽渠道,全方位构建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霞 《当代家庭教育》2023,(17):240-242
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往往比较关注体育学科的“育体”作用,对其“育心”作用并没有足够的关注,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落实立德树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育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学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延伸活动中,要借助多样化体育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多措并举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自1979年开始举办心理学方面的讲座,是全国较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学。新时代背景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在“学生好一切都好”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构建“积极·协同·成长”的心育目标,坚持“立足系统观,顶层重设计;立‘大心育观’,理念开新窗;立好成效观,落地有回声”的原则,调动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探索形成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积极教育“1+3”模型,构建家校社联动的系统网络和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1995年起,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就以学生幸福成长为核心,依托科研,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品质;打造网络,建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智慧管理,创造规范有创意的工作模式;创意活动,营造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分层建设,打造全区顶尖的心育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南洋中学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百廿年来,学校一直坚守“知行并进,为己积福,为家增光,为国桢干,为天下肇和平”的育人思想。自1896年建校以来,在“知行并进”育人思想引领下,学校以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育人,植根中华传统文化,坚持立德树人,形成了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心理和谐,共同成长”的心育文化。学校心育工作起步于1992年,经历“课堂心理环境育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设境体验,知行并进”三个阶段后,形成了“五育融合立德育心”心育模式,实现了心育与五育的全面融合,并公开出版《设境体验知行并进--中学心育实务ABC》《五育并举立德育心》两本心育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0):F0003-F0003
重庆市天星桥中学坚持以“关爱每一位学生,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一代”为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双主”(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线)、“三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操作模式;构建了以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目标、班级心理辅导为主要途径、育心育德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拓展、多学科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F0003-F000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龙翔小学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以心育心,以助自助”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学校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师生发展的需求、学校特色优势与区域教育发展的要求,2011年我们明确了一条“将优势转化为特色,用特色凝聚文化”的学校持续发展之路——从“心育”到“育心”,深化、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打造“育心教育”的办学特色,实现“育心飞翔”的目标,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育心教育”把“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提高生命价值”作为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心”的培养,将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育“心”、育德、育“情”,使学生拥有幸福童年,感受生命美好,朝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快乐地飞翔.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数学学科中将心育蕴含于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之中;将心育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全方位深层挖掘之中;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为学生提供心灵之美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