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谈宝顶山摩崖造像的哲学、伦理思想郭相颖宝顶山摩岩造像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一处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的宝顶山上。建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约为1179年至1249年)。它是由出生大足米粮里的南宋高僧赵智凤,以毕生精力主持营建的一座...  相似文献   

2.
家谱中的家范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它的强制性约束力有效地维护着宗法等级关系,维持着家族内部与家族之间的和谐。在社会结构变迁中,传统家范受到强烈冲击,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但经过历史沉淀和选择后,家谱中的家范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佛教造像的引进和中国化的开端中国佛教造像的最早出现是在东汉时期。这时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只不过是一种外来的神仙方术而已,佛陀也只不过是个传说中的“神人”罢了,往往将其与中国的黄老视如一家,其形象也只是作为中国的一种神而被奉祀。目前可见的东汉时期的佛教图像有:四川乐山麻浩享堂横梁上所刻一尊坐佛像,头有圆光,通肩大衣,结跏趺坐,手施无畏印;四川彭山崖墓出土的陶钱树座底部的一坐佛二立侍像,头有肉髻,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还有山东沂南画像石墓中的立佛像,作头饰圆光的童子状,有的肩生双翼。另外,江苏连云港…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会文化建设有多种途径,大众传媒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报纸是建构大众文化最便捷的媒介,购买费用相对低廉,内容丰富,适合阅读,信息易于保存,可以不受场所限制自由传阅等等。作为中国文化重镇,  相似文献   

5.
地藏菩萨,梵名Ksitigarbna.在<地藏十轮轻>中载,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秘,犹如秘藏",故称"地藏".地,即住处之意;藏,即为藏之意.在<大方广十轮经>中又称为"伏藏",即埋藏在地中的宝藏之意.地藏菩萨在佛教中是和文殊师利、普贤、观音并排的四大菩萨之一,文殊显大智、普贤显大行、观音显大悲.  相似文献   

6.
霁虹桥飞架于大理州永平县杉阳镇与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之间的澜沧江上,桥下是开辟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兰津渡,桥西岸的摩崖石刻题满了历代过往显宦名流的诗、联、题词,风骨高古,雄浑壮丽,构成了澜沧江峡谷古渡、桥梁、摩崖相互辉映的一幅山水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7.
余冰 《寻根》2001,(2):107-110
1996年10月,在山东省青州市(建市前称益都县)龙兴寺遗址中轴线北部大殿后的窖藏坑中,出土了佛教造像400余件,数量之多,物品之精,令海内外物界瞩目,而被列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8.
孙华  彭思宇 《中华文化论坛》2022,(6):95-116+156
三星堆遗址南部新发现的六个埋藏坑,其中四个相对规整,与先前发现的两个坑具有相同的层位关系和埋藏现象,不同坑内埋藏器具残件多可彼此拼合,且新发现诸坑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基本相同,证实了这些坑都是同时的,埋藏年代在商代末期的殷墟晚期(约前1100-前1150年间)。三星堆人将因某种原因遭到损坏的神庙雕像和陈设残件收集起来,在祭祀区西南围墙一侧平整了一块场地,同时规划了具有象征意义排列的六个埋藏坑,将损坏的神庙像设等运到场地坑边,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埋藏。新的材料证明,三星堆人的宗教体系以人首鸟身的三神为中心神祗,以两棵象征太阳的大神树为宇宙背景。近百件真人大小的铜木人像,是三星堆统治集团贵族个体的代表,将自己的形象制作出来,可能是想将自己的精气灵魂依附在这些人像上,以便能够随时在神像前面服役并听候大神的召唤。三星堆埋藏坑的那些奇异的组合铜器残件,估计是放置在神像前的几件供奉用铜器,其中的顶尊鸟足铜神像可能就是转达大神意旨的小神。三星堆埋藏坑的出现时间,正是三星堆遗址走向衰落和成都金沙村遗址崛起的时间,也是商王朝衰落和周王国崛起的时间,三星堆埋藏坑应该与这些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境内有两处摩崖石刻题记,一处是"零关"摩崖石刻题记,另一处是塔拉摩崖石刻题记。两处摩崖石刻题记与"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有密切的联系。零关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茶马古道的支线,是汉、藏、彝等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传播路线。  相似文献   

10.
中原是中国汉族神话产生和流传的中心地区。中原神话是指中国古文献中已有零星记载,至今仍流传在中原民间口头上的著名神话。20世纪80年代起,由河南大学张振犁先生首倡,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中原神话调查研究工作。调查发现,中原神话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呈集群式分布的特点。近几十年来,对中原神话的发掘与研究,使中原神话完整体系呈现在世人面前,弥补了中国汉族神话"零散"的缺憾。  相似文献   

11.
蜀与夏──从考古新发现看蜀与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蜀与夏同源,有文献足征。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应作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但是,近代史家都有怀疑和否定的。早在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12.
正自1987年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确立了每年更换一位明星指挥家的机制,人选一般由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成员投票决定。2017年,年轻潇洒的杜达梅尔首次亮相,给这个悠久传统的音乐会注入了一股春风。当人们对2018年的指挥家翘首企盼时,走上指挥台的却是老面孔——老迈年高的里卡尔多·穆蒂。之所以选择他,想来和今年  相似文献   

13.
徐强 《寻根》2005,(6):108-113
小鸟怀着热烈的希望展翅想向天空飞去,但是一下子就碰着铁丝网落了下来。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在自由的天空下面,却被人关在一个铁丝笼里。家庭如今换上了一个面目,它就是阻碍我飞翔的囚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范成大一生踪迹遍天下,始终心怀故国社稷,有澄清天下之志。但这又与他终身孱弱多病,由此而生的少年暮气,消极倦怠的心境相冲突或融合。衰病在范诗中或隐或显,从而使范诗呈现出一种独立于中兴诸家的独特面貌来。  相似文献   

15.
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东南部边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是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标准河湖相地层——萨拉乌苏组和"萨拉乌苏动物群"的最早命名地点,也是著名的"河套人"("鄂尔多斯人")故乡。自从1924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P.Teilhard)等创建萨拉乌苏组以来,国内外许多著名  相似文献   

16.
17.
曹丕“不朽论”所思所言的核心问题,是面临必死的预期,赋家创作对必死命运的拯救而言有何价值。曹丕就此问题展开了他关于必死和永生的价值之思,以及赋文写作何以是对赋家必死命运的审美救赎的思考。曹丕同时探讨了不朽对于赋家而言的有效性问题,他将赋文话语阐释为由人类社会公共话语和作者一己私语共构的复调性文学话语。曹丕的文“不朽论”开启了赋的死亡美学思想之路,促进了赋的死亡主题在创作实践活动中的丰富与深化。  相似文献   

18.
正吟诵是传统国学教育中汉诗文的诵读形式。吟诵作为基本的教学与读书方法,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文化变革,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语文课应运而生,吟诵教学法被废止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于读过私塾会吟诵的人至今还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0月13日《光明日报》第2版发表储朝晖研究员的文章,对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提出了明确的质疑。事实上,2015年开展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的结果是用"新的评定方法"即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数方法得出的,它与此前八次所采用的"旧的评定方法"是有差异的;但这并不能否认第九次调查结论的真实性、正确性和科学性。释疑的关键在于:必须认识到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也是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发展过程;较之"旧的评定方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数"构建了一种更为合理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古民居经堂壁画是有别于藏传佛教寺院壁画的一种壁画形式。文章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相关研究结果,试对俄巴绒二村古民居经堂壁画的年代、壁画题材、绘画风格技法以及相关佛教史内容等进行初步研究。俄巴绒二村古民居经堂壁画对研究清代壁画题材和相关佛教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