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融媒时代,微视频成为时政报道不可忽视的载体,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规模化发展,为时政宣传增加了新路径。近三年《人民日报》为适应时政宣传需要,充分利用微视频来丰富创新时政报道形式,《奋斗》等一系列作品的传播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本文简要分析《人民日报》微视频在时政宣传中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时政短视频作为迅猛发展新媒体的一种,对于受众获得时政要闻、增强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人民日报》策划了"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文章以"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为例,分析时政短视频建构国家认同的策略,主要有仪式召唤下集体记忆的建构,媒介技术加深想象共同体、公民身份的确认,涵化国家认同三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媒体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特点,用户接受信息的过程也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特征,微视频是继微博、微信之后的又一新媒体形态.在微视频的带动下,央视新闻客户端开设了《V观》栏目,利用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特性,以专业化的视角解读时政新闻,开辟了时政新闻传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时政微视频正成为主流媒体面向新媒体平台输出精品内容、进行政治传播的重要报道形态。2022年,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新华社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大气方正、全网置顶的时政微视频。本文拟结合党的二十大报道典型案例,从主题提炼、创意叙事、制作包装等角度探讨时政微视频的破圈之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时政类微视频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现在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中国传统微文化、当代互联网微文化对微视频与政治传播的适配性展开分析,并对时政微视频呈现出的官方话语的民间表达、政治话语的文化表达、公共话语的情感表达、传统话语的当代表达、民族话语的国际表达等传播语态变迁和其面对传播困境的谋变之路展开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夏颖 《新闻战线》2020,(2):115-118
作为互联网传播格局下的新型产物,时政微视频成为传统主流媒体积极转变话语形态、创新时政表达的重要载体。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在2019年先后推出多种类型、多样主题的系列微视频节目,适应融媒体传播环境进行节目策划,创新了叙事话语的表达形态,提升了政治主题的传播效度。  相似文献   

7.
梁伟 《青年记者》2017,(15):86-87
传统主流媒体及中央主要新闻网站时政理论短视频栏目发展现状 当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均对短视频栏目(微视频、微电影)创作高度重视.如新华社2016年推出的献给建党95周年的微电影《红色气质》得到了广泛认可,该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人民日报今年五四青年节推出了微视频《青年榜样习近平》,微视频中提出了一个问题:青年意味着什么?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习近平给出了他的答案,并用自己的言行,为青年树立了榜样,微视频发布后同样反响强烈.今年3月份,央视推出了系列微视频《初心》,《初心》截取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宁德等地生活、工作时的片段,讲述了他一路走来坚守不变的初心,打造了时政微视频样板.这些短视频作品都将宏大叙事通过人物个体或事件切入,举重若轻.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微视频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方式。时政短视频成为重大时政活动的必备,如每年"两会"期间,央视等主流媒体推出多条短视频,占据时政内容的重要部分。政治传播已经不局限于传统形式,它可以很正式严肃,也可以借助新手段,通过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受众。如:人民日报在抖音短视频平台拥有两千多万粉丝,展现了近几年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新途径。从种种现状背后也显现出了许多新问题。因此,本文将以时政短视频为例,研究新媒体背景下政务新媒体运营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微视频资源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资源,能够在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媒介即馆藏”的观念出发,用户教育微视频也是一种馆藏资源,分析了图书馆开展微视频馆藏资源建设的可行性.用户教育微视频馆藏资源具有知识导向、情感导向、评价导向的多元价值属性.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并结合微视频自身特点,提出了微视频馆藏资源开发流程.  相似文献   

10.
刘炜 《传媒》2015,(11):52-53
近年来,微视频开始作为全新的视频类型出现,并成为网络视频中发展潜力最大的传播内容之一.延续《速度与激情7》的热度,6月,中国顶级越野赛事环塔接踵而至,环塔车队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热度空前,显现出体育微视频的火爆情况.狭义上讲,体育微视频就是拍摄以弘扬体育精神、丰富体育内涵、推动体育发展为宗旨的有计划、有影响的微视频类传播内容和手段.广义上讲,体育视频是以体育元素为拍摄对象或媒介的传播手段与行为.  相似文献   

11.
薛洁 《出版广角》2015,(13):83-85
当下的微视频已然成为网络世界里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作为文化、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的统一体,微视频以其自身的优势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影视精英文化占主导的文化生产方式,开拓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崭新空间.借助网络平台兴起的微视频,正在重塑当下影像生产的新格局.微视频在借助网络平台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内在艺术价值滑落和公共意识淡漠的危机,其在网络空间中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2.
赵波 《青年记者》2016,(2):70-71
最近几年,伴随着新媒体体育传播功能的开拓与发展,体育微视频已经成为体育资讯传播、体育文化构建以及体育形象宣传的重要方式和渠道.自2012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就多次推出包括“中国体育微视频展播”“影像中的体育与青春”等大型体育微视频活动,而地方体育局以及体育新闻组织也纷纷跟进,推出众多体育微视频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粉色微视频”是指依托于流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草根色彩,以讽刺、吐槽、模仿等方式为主,以先锋、叛逆、大胆的视觉语言表达,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渗透力的网络微视频,代表性作品如《暴走大事件》《不要脸脱口秀》《小鸡小鸡》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粉色微视频”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碎片化阅读的受众空间,推动了网络媒体视觉传播的进化,给网络微视频的视觉传播带来了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郭琛 《采.写.编》2017,(5):118-119
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信息,都离不开创新,从而不断完善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应该从内容选择、采编组织、媒体联动、效果评价等方面来研究,并推进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立身于广州这块中国报业的高地,《南方都市报》1997年出版日报时,生存空间狭小.为了开拓生存空间,该报进行了包括采编、广告、发行等在内的系列创新,报道创新中就包括都市报创刊之初曾经纷纷远离的时政报道.从时政报道到新时政报道.时政报道,通常指的是对国家、地区或城市政治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会议,以及政治人物参加的各类活动等的报道.不论是就其报道内容还是报道对象而言,时政报道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然而尴尬的是,时政报道一度沦为“鸡肋”,读者不爱读,都市报在创刊之初甚至不设时政类版面.  相似文献   

16.
陈婕 《新闻实践》2013,(7):47-49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时政新闻是新闻栏目的“主菜”.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变革,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时政新闻程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传播率和受众到达率.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推进时政新闻改革,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需要从“细节”上寻找突破口,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时政新闻的多种报道方式中,以此来实现视听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时政报道的发展需紧跟时代潮流,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敢于挑战、把握机遇,运用新理念、新方式使时政报道更具温度.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融媒时代为时政报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时政报道在融媒时代提升温度的有效路径,旨在明确时政报道在融媒时代下的变化及创新方向,结合时代特点推动时政报道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12):47-50
研究者基于对新浪微博官方短视频应用"秒拍"上转发超过2000的微视频的质性内容分析后发现,生活类、搞笑类、娱乐类三类位居高转发微视频的前三名,由此也可以看出微视频内容主题的发展趋势,一是生活类微视频尚有很大发展潜力;一是搞笑、娱乐类微视频所蕴含的快乐文化是推动微视频发展的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电视时政新闻的编排策略以及编排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时政新闻的收视率,也影响着政府、电视台对政治态度的表达.本文对时政新闻编排的重要性以及编排的原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且给出了电视时政新闻栏目的编排的创新策略,望对电视时政新闻的收视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老套,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这与时政新闻栏目承担的引导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的使命和责任不相匹配.因此,地方电视台创新时政新闻栏目,使之既让党和政府放心、又让人民群众满意,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目的,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