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龙吟:又是旧历新年将至,《文化中国》将和大家说一说我们古人过新年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从以上王安石的诗句可以看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春节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每逢过年,人们总是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表达辞旧迎新、岁岁平安的祥和心情。下面我们就谈一谈燃放烟花爆竹的风俗。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辅导》2023,(Z9):26-29
<正>鞭炮声响,烟花迷人,又是一年新年时。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那些文人笔下的中国年是什么样的。辞旧迎新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全诗描写了春节辞旧迎新的景象,题材取自民间习俗和生活细节,将春节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等习俗完美地嵌入诗中,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极具浓厚的生活气息。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相似文献   

3.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描写春节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  相似文献   

4.
春节诗话     
春节是我国最悠久、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名诗佳作。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这首欢庆春节的《元日》诗,可谓是妇孺皆知了。政治家王安石把春节的热烈气氛描绘得有声有色,使一幅春风送暖、喜气洋洋、万户更新的迎春风俗图跃然纸上,抒发了作者对新年到来时的喜悦心情,含蓄表达出诗人改革时弊的强烈愿望和政治抱负。唐代诗人刘长卿《岁日作》诗中的“春衣试稚子,寿酒劝衰翁”,描写了老人…  相似文献   

5.
话说桃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这样描述旧历春节,他说,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香的屠苏美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6.
漫话春节     
亲爱的同学们:"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元日""、屠苏"都和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有关。在这里,我们就来说说春节的由来和一些有趣的风俗吧!【起源与名称】春节最早产生在殷商时期,起源于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称为"三朝"、"岁旦"等;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少注本都说“屠苏”指美酒,但笔者认为“屠苏”解作“茅屋”更为恰当。查《辞海》可知,“屠苏”有三个义项:一为酒名,二为草名,三为房屋、草庵。《元日》诗作于公元1070年春节,其时王安石  相似文献   

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写的是中华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春节。新年时节,春风送暖,千家万户喜迎新春。在迎接春节的过程中,贴春联、打扬尘是准备工作,而过年时,还要  相似文献   

9.
防火保平安     
春节期间,到处都张灯结彩贴春联,一派喜庆气氛。大年前后更是爆竹声声,增加了城乡热闹景象。宋代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似文献   

10.
自南宋开启的王安石诗歌辨伪工作已取得了重要成果,但王安石文章的辨伪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新出土《宋故前尚书祠部员外郎宋君夫人俞氏墓志铭》,作者应为王公仪,墓志署名“王安石撰并书”,系后人挖改。《王文公文集》中的《回皇亲谢及第启》系误收,启中的“皇亲”是赵叔盎,而启的作者是张璪。《景定建康志》所载《乞废玄武湖为田疏》一直被当作王安石的佚文,然其中“车驾巡狩”之语,表明此疏当非王安石所作,其作年或在北宋末年。  相似文献   

11.
我国许多李者文人为表达某种是饱感情、性裕越味和人丰感悟等,在为自己的书青命人中加琳体现叫现将笔者辑录部分奉献给大家: 陋室一惠两禹福卿昭大斋一一一宋·王安石月日岭掌一一牢滴翠期扮一一宋欧阳修黄庭坚卿文人“书斋名”小辑@王秀芝!山东~~  相似文献   

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写的是中华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春节.新年时节,春风送暖,千家万户喜迎新春.在迎接春节的过程中,贴春联、打扬尘是准备工作,而过年时,还要走亲访友去拜年……总之,过年绝不是一件事,而是很多事,很多故事……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散文创作主体的形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石的形象是和他所领导的变法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出于偏见,许多正统保守的知识分子总把王安石描状成一个大逆不道之人。与王安石同时的吕诲以“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骄蹇慢上,阴贼害物”(《宋文鉴》卷五十,《论王安石》),概论王安石的为人。《宋史·王安石本传》亦云:“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诸如此类的评述在宋以后的史料笔记中在在可见,合成了王安石形象的基本模式——傲慢、偏执、无情等等。显然,这种充满传统偏见所勾勒出来的形象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4.
诗词与节日     
每个节日都有吟诵它的古诗词。那喜气洋洋的春节伴随着一首古诗——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好像看见千家万户过春节的快乐情景:有人在放爆竹,有人在家里喝屠苏酒,有人将新桃换  相似文献   

15.
《梦溪笔谈》系宋,沈括所撰。沈括,字存中,生于宋天圣九年(1031年),卒于绍圣二年(1095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宋仁宗嘉韦占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变法失败,沈括被迫隐居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园,记述了他多年来观察实践所积累的研究成果,撰《梦溪笔谈》。  相似文献   

16.
1.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商鞅》中吟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如此述怀,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同情商鞅因变法被车裂而死B.自己变法遭遇巨大阻力,半途而废C.大宋腐朽之极,改革无力回天D.王安石变法不合时宜,且力度过大  相似文献   

17.
宋四六在北宋大致发展为两派,即王安石派和苏轼派。“荆公谨守法度,东坡雄深浩博,出于准绳之外。”本文通过对王安石四六特色的具体分析,认为王安石四六和欧阳修、苏轼四六的关系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王安石四六谨守法度,自成一派,王安石四六尊体的理论和做法在南宋得到响应。  相似文献   

18.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老人”,祖籍江西临川,宋天禧五年(1021年)生于父亲王益兼领的新干县。曾受封为荆国公,故人称王荆公。王安石从小就好学上进,不随流俗,在正直耿介的父亲影响、熏陶下,...  相似文献   

19.
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领导了一场挽救赵宋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运动。历史上被称之为王安石变法。这次变法,从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在政治、经济、学校教育诸方面进行了变革。吏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内容,特别是其中王安石针对宋初以来吏人枉法受赇之弊实行了重禄法和仓法,使变法时期的吏治有了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20.
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大家走亲串友道喜问好。春节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名篇积累]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释: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