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化"进程中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就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深入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艺术类毕业生,实现艺术类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多元化趋势下,借助SAS软件尝试对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就业率、考研率、高层次用人单位签约率以及毕业生平均起薪水平等诸多因素进行聚类分析,为客观评价大学生就业质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论坛》2006,(3):F0004-F0004
为实现毕业生原望和企业需求“嫁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由科技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等9个部委的11家相关研究中心与协会,以及广东等29个省(市)、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及参与主办的“大学生科学就业综合服务体系暨企事业单位高素质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会议,  相似文献   

4.
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问题研究成果丰硕,关注度颇高。分析该领域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能够有效了解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在此,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研究重要机构、学者、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2012-2022年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研究的可视化视图。结果显示,现有主要研究机构与核心研究群体之间关联性较小;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的热点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就业质量、教育匹配、专业匹配及婚姻匹配4类;该领域研究趋势围绕着“教育错配”和“人才需求”两个关键词展开,就业匹配问题最终将从学校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问题展开。以往研究存在着主要研究力量合作较为松散、研究方法尚未成体系、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入等优化空间。未来,应注重构建学术共同体、形成跨学科多样化的研究视角、深入挖掘就业匹配在高校课程与人才培养方面的解决措施,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
关关 《科教文汇》2005,(9):46-48
一、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根据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提供的数据,2004年,各级党政机关接收毕业生占毕业生接收总数的3.9%,事业单位占19.8%.国有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占24.0%,非国有单位(主要包括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占52.3%。预计2005年各类性质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党政机关4.3%,事业单位14.4%,国有企业26.1%.非国有单位55.2%。非国有单位已经占据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半壁江山.并且所占的比重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必须同时加强四个课堂的教育,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大就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极度渴求。一方面是蓬勃发展的实体产业急速发展,求贤若渴;一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低到专业被预警;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毕业后直接面对市场检测,处于教育产业链条的最前端。较之其他长线学科专业,设计具体、感知敏锐。现实警示高校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反思与变革。  相似文献   

8.
从1989年起,在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以国家为主体.按计划坑一安排毕业生分配就业”的分配方式逐步向。国家政府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制度过渡。通过近几年分配工作的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的办法把市场机制引入毕业生分配,深受广大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的欢迎,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必须同时加强四个课堂的教育,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大就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构建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了更好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毕业生的目标签约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三位一体”就业模式是指立足于高职教育特点,集“毕业论文答辩,技能与成果展示、现场签约”于一体的就业模式,是在现有就业模式基础上的一种突破与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特征。该模式的建构需要学校。用人单位通力合作,通过专业结构调整、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思想更新等保障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09,(1):41-41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12月15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指出.大学生的失业率是12%多.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大的问题。2008年上半年对07年高校毕业生22万多人在几个城市的考察揭示了一些特点。第一.毕业时的就业率比实际低.但是半年以后实际就业率上升到85%左右。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更加严峻,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广大高职毕业生虽然有较为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的技术专长优势,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分得“一杯羹”,仍然任重道远,不容乐观。在现实而迫切的就业问题上,现从营销学活动中的“推销”手段入手,在应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应聘时的策略方法两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帮助广大高职毕业生进行职场中的自我“推销”,从而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4.
《光明日报》报道;目前,香港大学生最热门的科目依次是电脑、工程、会计、工商管理等,据香港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进入工商界的最多,占总数的65.8%,第二位才是教育界,占23%,进入政府工作的只有6.5%,其余从事社会服务行业的仅占4.7%。  相似文献   

15.
杨晶晶 《大众科技》2023,(8):150-152+123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学生“慢就业”现象愈发突出,成为了高校重点关注的内容。“慢就业”现象的形成,主要与职业目标不清、就业能力不足、存在就业偏见等主观因素有关,也受社会、高校以及家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角,针对“慢就业”现象提出了相应策略,以缓解其带来的影响,实现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6.
单一飞  李皓 《内江科技》2010,30(1):47-48
在高校连年扩招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共同作用下,面对现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通过调查问卷和访问的形式对河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将来就业的需求和意愿,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寻找出应对的对策.提出应对的建议,为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引,为高校就业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高校扩招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中新的重点。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毕业生缺乏创业意识、缺乏主动就业的思维。在现代高校教育工作中,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不能将毕业生就业作为重点,还应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融合到就业指导工作当中,以此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就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网络信息背景下,高校应从毕业生的求职心理、求职方法与技巧上出发建立一支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进行一次教学改革、创新一种就业观念、开拓一个网络市场、加强一层政府管理,培养毕业生就业信息素养,从而增强其就业信息意识、提升就业信息的辨别与处理能力、培养就业信息道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助式”就业服务,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毕业生难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近10年来农林类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与之对应的是我国基层岗位急需大量专业的农林类技术人才。导致这一人才供求悖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也有学生的个体主观因素。需要学校加强学生的就业价值理念教育,培养学生扎根基层的能力,从调整高校培养目标、提高农林类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扭转当前农林类大学生不愿下基层的现状,提高农林专业"95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与趋势近年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突出”,且高学历人群的失业率呈增长趋势。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各项社会改革的深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近几年来,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可以用“结构性矛盾突出”来形容近几年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0年和200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资料,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就业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