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20,(5):63-6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全面盘点国际传播资源,鼓励中央和在沪外语媒体深入一线采访,引导驻沪外媒客观报道,用好在沪跨国企业和在沪外籍人士等各种渠道和资源,在全球各地坚定发出中国战疫声音,讲述上海抗疫故事,尽最大努力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引发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等国际知名政经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作为率先确认疫情并全力投入对抗疫情的国家,一直受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关注。聚焦疫情对中国经济及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总结中国的战疫经验,以中国经验为标杆对标他国做法,分析得失,成为2020年1至6月该刊全球疫情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球共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疫情信息的重要窗口,《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第六声(Sixth Tone)、一财全球(Yicai Global)等上海外宣新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用心讲好中国战疫故事,回应关切、寻求共情,在海外社交平台和受众间收获良好反响。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政府与民众为抗击疫情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就在中国政府向世界伸出援手之时,部分西方政客及媒体因本国疫情的恶化,不断向中国"甩锅",对中国防疫措施等进行无端指责,企图利用带有偏见的言论及报道污名化中国,中国国家形象遭受一定损害。因此,如何在全球遭遇疫情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战疫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反击污名化中国,是目前对外传播中遇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眼下欧洲杯紧密开锣,欧洲杯看似是一场“欧洲人的游戏”,但是足球更是属于全世界,对于东半球的中国人来说,荷兰对战德国、西班牙对战意大利……令人彻夜难寝的赛事,摆在中国球迷面前的问题是看足球还是工作。这既是老板们头疼的事情,也是一个企业的文化问题,有的企业借此大打文化牌。但中国的企业好像并不来电,对于这样的顶级赛事,中国企业反而缺席了欧洲杯全球赞助商,也许是“高门槛”,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也许还有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6.
与批评话语分析不同,积极话语分析以积极友好的态度,强调通过话语分析构建一个宽松、和解、共处的人类社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中国临危不惧,快速应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少国家对中国抗击疫情的决策和行动表示高度赞赏并且支持同中国合作展开抗疫工作。结合这一全球合作抗疫的友好社会语境和各国对中国表示肯定的积极文本语境,本文从评价理论出发,以态度系统搭建分析框架,以各国对中国抗击疫情的评价话语为研究语料,围绕"积极话语是什么""话语传递的态度意义是什么""话语建构的中国形象是什么"三个问题展开积极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7.
言论集纳     
正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在《公共外交季刊》2020年第1期春季号发表的《全球抗疫背景下的国际合作与对外传播》一文中认为: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可能面临更加复杂的新形势,国内国外两个工作大局必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新任务。但无论如何,中国需要世界和世界需要中国的历史大势不会改变。我们的对外传播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既要适应当前全球抗疫的新形势、新特  相似文献   

8.
王平 《职业圈》2013,(24):64-64
一个成熟的企业必然有着成熟的企业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因为它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的标准,更能在很大程度上看出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中国经济发展虽然看似已从谷底升起,但前景依然不甚明朗,在这种形式下,企业更应该高度重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并与企业文化很好的融合起来,为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暴发,短短数月便成为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幸免。这场灾难,将世界拖入抗击疫情和国际舆论两个战场。而这场灾难的发生,正值中国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前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两个战场上均赢取最终胜利,既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和展示外宣效果的一次重大检验。面对严峻复杂的中西方舆论攻防形势,我国舆论斗争和外宣工作难度明显加大。抗疫外宣已成为我国更有效参与全球抗疫事业的"第二条战线"。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28日结束放映的《战狼2》刷新中国电影票房新纪录,成为第一部跻身全球票房前100排行榜的非好莱坞电影,这部以中国海外撤侨为背景的动作大片也因此备受关注。笔者选取《纽约时报》在内的多篇外媒报道和新华社稿件,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呈现的多元化视角和报道策略,希望对中国文化对外报道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世界各国及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由中国新闻社(以下简称中新社)制作的全景式纪录片《中国战疫录》自3月30日上线之后,境内外多家媒体竞相播出,受众反响热烈,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总结该片的成功策略,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面对全球发展进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注重开展品牌文化传播活动,讲好中国企业品牌故事,深刻影响着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中国精神的情感认知和心理认同。面对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民心相通,有力促进了中国精神和中国企业的全球发展。中国企业在全球发展过程中,通过高质量的国际传播行为让世界读懂中国企业,理解认同中国。以“范式理论”作为研究视角,本文尝试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传播中形成的品牌传播范式、公共外交范式、跨文化融合范式、国际传播范式等四种范式,初步形成了针对中国企业全球传播范式研究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后殖民主义的焦点和症结在"文化"层面,文化殖民是后殖民主义重要的一部分,《阿凡达》就是典型的"文化殖民"隐喻。本文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阿凡达》电影名称的文化殖民隐喻以及电影叙事情节中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影射,借此来揭示电影《阿凡达》全球惊人票房迷雾后全球文化输出的本质,并希望能够启发国内电影界以民族电影为创作主题,确立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进而促使全球化向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作为一项国家制度安排的官方新闻发布工作也迎来一次大考。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全媒体新闻发布实践取得了成功,不仅实现了"抗疫前线在哪里,新闻发布就在哪里",更完成了"抗疫的新闻发布在哪里,人民群众就会在哪里与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一同完成新闻发布"。针对5G时代全媒体发布模式的新特点,应加快多层次多渠道多平台信息发布机制的迅速升级和完善,坚持持续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反击造谣污蔑、传播抗疫真相。以国家级官方新闻发布为主导,相关部委和省市在新闻发布上积极主动,在机制、理念、形式、手段上都有了全新突破,达到了预期传播效果。2020年中国官方新闻发布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大国形象,也为中国官方全媒体新闻发布在未来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谋求企业生存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还是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渠道,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的需要。一个成熟的企业必然有着成熟的企业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因为它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的标准,更能在很大程度上看出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中国经济发展虽然看似已从谷底升起,但前景依然不甚明朗,在这种形式下,企业更应该高度重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并与企业文化很好的融合起来,为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餐桌文化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至今,无论是谈事情,还是招待宴请等都会在餐桌上进行,由此也延伸出了餐桌礼仪及约定俗成的规矩文化。西方历史上常会进行盛大的宴会活动,西方也因此形成了一套由西方文化思想所决定的餐桌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及文化风俗的不同导致中西方的餐饮文化各有千秋,而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助于理解西方的文化思想,从而探讨中西餐桌文化的文化思想内涵及差异所在,以此帮助中国更好地与西方进行交流合作,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思想文化传播到西方。现代中国的餐桌礼仪有一部分是融合了西方的餐桌礼仪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西方人也由于全球化原因对中国餐饮感兴趣,而学会了一些中国的餐桌礼仪,双方互相学习,以期以更合理的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及全球交流。该文以中西餐桌的座序文化作为切入点,探讨全球文化兼容和互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下创造并传承至今的传统优秀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集体认同,即为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还能促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认同,更能推动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实践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时下风靡全球的"习式外交"、"丽媛风"不仅聚焦着亿万中国人的目光与殷殷期盼,更承载了习总书记和第一夫人的文化底蕴与人格魅力,突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外交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特色文化外交的深情演绎,在国际社会日益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实现中国梦是当下中国和中国人民最重要的关切,其依赖于中国特色文化外交的恰当运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  相似文献   

19.
举世闻名的摩托罗拉公司这样阐述自己对人力资源的看法:“人才是摩托罗拉最宝贵的财富和胜利源采。摩托罗拉公司将对人才的投资摆在比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位置。尊重个人是摩托罗拉在全球所提倡的处世信念。为此,摩托罗拉将深厚的全球公司文化融合在中国的每一项业务中,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员工。”尊重个人,肯定个人尊严,构成了摩托罗拉企业文化的最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对文化自信作出了重要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道路、理论、制度自信说到底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然而,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一定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近代我国的文化自信是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至此以后,中国的文化自信逐渐建立起来。本文主要探讨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过程,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