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德香 《教师》2014,(18):61-61
扬剧是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等地的戏剧品种,它唱腔优美、曲牌丰富,是江苏省重要剧种之一。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如何让孩子们了解扬剧,喜爱扬剧,甚至能唱几段动人乡音,品味其中的故土风情……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豫剧的唱腔,从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以及语言音调和句法组成等诸方面看,划分为豫东、豫西两个声腔体系,而且整个豫剧唱腔中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各个流派及其唱派,均分属这两大唱腔体系中。豫剧的发展之所以能这么迅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唱腔音乐两大声腔体系的合流。  相似文献   

3.
越剧唱腔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也是演员与观众交流沟通的有效渠道。越剧唱腔艺术只有不断改革、创新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倾述人情、人性、人的命运,引起观众强烈共鸣。以袁雪芬越剧唱腔创新改革为例,通过分析其创立尺调腔、多句式加帽、搭尾、唱词减少、起承转合等方面,探讨其在越剧音乐唱腔上的创新和改革,品味袁雪芬以情取胜的唱腔特点。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傩戏唱腔结构形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家族傩戏唱腔是在土家族语言声调及其民歌风格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声腔,其形式已经形成了统一的类型和不同的结构成分。研究土家族傩戏唱腔的结构形式、结构特点是研究和总结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唱腔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土家族音乐研究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河南大调曲子艺术是流传于我区的稀有古老曲种,文章对它的表演特点、唱腔音乐特点、唱词及曲目特点等做了初步研究,以突出其古老性与艺术性,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让这个古老的艺术曲种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耍孩儿"是雁北地方戏的一种,又名"咳咳腔",其因嘹亮火爆的音乐与独特的"后嗓子"的唱腔特色而深受雁北地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爱,并一直流传发展至今。本文简要阐述了耍孩儿的音乐特色与唱腔特点,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概述。  相似文献   

7.
对黄梅戏唱腔进行音调结构研究,总结其具有的旋法特点,归纳出其典型的音调结构类型,对于其渊源研究提供音调结构类型的数据支撑,并对今后黄梅戏的唱腔创作能够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目的提供音调类型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广西文场的艺术性及其与桂北文化的同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文场源远流长,它以唱腔曲牌丰富、音乐优美典雅、旋律性强等特点在曲艺世界享有盛名。文场始终把唱摆在首要的位置,在伴奏与唱腔的结合中突出唱腔的魅力。桂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逐渐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审美取向和价值选择机制。长期流传在桂北地域的文场其艺术与桂地的历史文化和山水自然在精神内核上相得益彰,自然呼应。  相似文献   

9.
程砚秋是中国京剧领域一位卓有成就的旦行青衣表演艺术家,是程派创始人。程砚秋一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京剧艺术近百年来所达到的高峰之一,其唱腔特色别具一格。他一生的艺术实践不仅对京剧旦行,同时也对整个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程砚秋剧目《锁麟囊》剧本的唱腔进行分析,来总结出程砚秋的唱腔特点。  相似文献   

10.
祁太秧歌,又称太谷秧歌。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和祁县以及周边县市的民间戏曲艺术。其表演以当地的民间生活为表现内容,唱腔的特点在整个民族音乐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当地人民创作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祁太秧歌的调式音阶、节奏结构、唱腔衬词等方面,进一步对祁太秧歌的形态特点经行剖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鼓弦艺术是流传于驻马店地区的稀有古老曲种。研究它的唱腔音乐、唱词特点、表演特点、乐人变迁,目的是突出其古老性与艺术性,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有益于这个古老的艺术曲种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县道情皮影戏唱腔具有西北地区民间音乐音调高亢、悠长、格调明快、奔放、热情、纯朴而富于感情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其语音以陇东方言为基础,虽与周边其他地域方言同属西北方言体系,也并不完全相同,而这种语言上的差别形成了其与众不同的行腔风格。本文分别从宽广的音域、旋律中的跳进、滑音、半白半唱的说唱性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环县道情皮影戏唱腔独具特色的旋律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琼剧的形成和发展,描述了其与道教的渊源。分别列举了中板、苦叹、曲牌、专腔杂调四种不同的唱腔结构,并对其艺术特点逐一进行了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琼剧也应当积极改革创新,以实现新时代的再次繁荣。  相似文献   

14.
今体诗和词都是讲究格律的文学体裁,但二者在格律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抓住词与音乐及其唱腔的关系,来分析词格律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闽剧的文化特质,对闽剧传统文化概况、闽剧的文化内涵以及闽剧的文化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全面总结了闽剧的唱腔风格,表明了闽剧唱腔在闽剧发展中的作用,旨在为闽剧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闽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闽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8,(8)
简介豫剧唱腔各个流派的特点,豫剧板式的类别及特点,以及曲牌音乐知识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地方剧种,文南词的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文词[正板]是正本戏主腔的一种唱腔板式。文词[正板]遗存有不同时期的唱段,其音乐形态主要包括音阶调式与旋法、过门与间奏以及音调的发展手法等内容,板腔体式的特征则体现在唱词结构、字位形式、词腔结合等方面,其核心为相同的音调基础。  相似文献   

18.
衡东影子戏以它奔放热烈的气质、多变起伏的音调、酣畅淋漓的表演,散发出独有的魅力。它的音乐语汇非常丰富,文章将从唱腔唱词、锣鼓音乐、演唱风格等方面来阐述其音乐风格与特点。  相似文献   

19.
山东德州地方剧种"一勾勾"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勾勾”是产生于山东德州民间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距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其唱腔委婉,曲调优美,形式简单活泼,语青诙谐、幽默,内容多反映乡民的日常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过对“一勾勾”的实地采访、调查和研究,对“一勾勾”的起源、现状、音乐特点、唱腔风格及未来展望等几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旨在推进“一勾勾”这一地方小戏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蒲剧的唱腔与伴奏音乐方面的特点分析论证蒲剧音乐创作的特点。唱腔方面包括:1.曲调特点2.变腔原则3.结构特点4.变板原则。伴奏音乐包括文场曲牌及武场锣鼓经的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对蒲剧音乐的创作特点的分析与研究引起人们对蒲剧音乐的关注和认识,从而为音乐创作的发展提供新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