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祖捷  刘旭光 《家教世界》2013,(8):196-197
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正在孜孜寻求一种科学的、可持续的教学形式,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诸多的潜在力,培养学生丰富的创造性力和想象力,又能够卓有成效地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教学形式。在专业技能学习中渗透人文知识的培养,反过来,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又能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这一观点对音乐教学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同样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专业需求。其中,音乐学科本着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专业技能、职业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成为具备音乐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为实现此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至关重要。基于此,详细分析了审美教育的融入对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价值,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满足现代社会对综合型音乐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社区居民音乐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对促进社区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和国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社区居民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到位,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也使居民音乐素养提升处于困境中.加强社区居民音乐素养培育,必须从社会居民自身、政府、专业团队培育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李冬 《广西教育》2020,(6):164-165
本文基于高中音乐文化建设论述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认为音乐具有美育功能,能有效激活并提升高中生道德情感,促进高中生审美感知,丰富并强化高中生创新思维,提出完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衔接机制、构建音乐文化促进文化素养培养的途径、促进音乐核心素养与文化素养价值统一等措施,以促进高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建设重在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全面成才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董艳菊 《文教资料》2008,(25):178-181
精品课程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而<声乐>课在音乐专业的同类课程中,是最赋有音乐表现力的一门综合课程,也是最能综合体现各音乐艺术门类的重要课程.大力推进<声乐>精品课程建设,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歌唱和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及多种演唱技能创造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同时还能培养一批各阶层的音乐师资,为本科院校输送苗子或为专业文艺团体输送舞台拔尖人才及企业音乐文化骨干和社区音乐艺术指导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高中阶段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素养水平培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也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高中音乐教师作为这方面的执行者与实施者,在新的环境和与教育背景下,应具备哪些专业技能素养,是值得思考的。明确高中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素养的要求,不仅有利于为学校选拔更加优秀的音乐教师;还有利于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师互补促进,产成1+12的效果,形成完整教学体系;更加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感受、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把终身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贯彻和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全国上下加紧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这为社区居民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由于社区居民文化素养受社区文化、居民学历与社会层次、文化心态、文化需求等因素影响,因此,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机制,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打造优良社区文化,唤醒社区居民的文化情感与理性,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以促进社区居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大学音乐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有利于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的品格操守、气质修养以及热爱祖国、关爱生命、享受生活的情怀。大学的音乐教育主要目标是发掘和培养卓越的音乐教育人才和音乐表演人才。因为音乐专业的技巧性,所以通常重视技巧而忽略文化构成,从而导致了人文精神、人文价值以及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缺失。为了满足时代进步的要求,需要培养一批批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拥有良好人文素养的音乐老师。这就要求在大学音乐教育中,不但要重视对大学生专业音乐知识的传授,而且也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审美是音乐通识教育的内核,对于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需要强化其对审美的理解和认识。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当代大学生对音乐的品鉴,综合不同学科的优势,经过对现代化数据技术和教育方式的改善来完成全面的、系统的、有效的、创新的学科整合,以达到高效率的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目标。该文通过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分析,对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是以音乐教育为主要教育理念,为基础音乐教学服务,培养基础音乐人才。作为教师除了对学生应加强钢琴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外,更应注重学生综合性及实用性能力、审美意识、艺术素养、表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除了具备课堂教学能力以及中小学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以外,还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合唱音乐表演最早起源于欧洲宗教音乐,随着不断的演变发展成为今天的独具艺术魅力的音乐表演形式。合唱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能直接表达作品中的情感,激发演唱者和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1]。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唱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之,合唱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合唱教学也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也有着很大的提升,同时对精神文化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近年来,城市社区公民的艺术素养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重视区域公民艺术素养的培养,提升公民的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对我国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以豫中南地区为例,就豫中南地区城市社区公民艺术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的提出共享理念视阈下豫中南地区城市社区公民艺术素质提升的策略,促进我国公民艺术素养的整体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地区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不同,在我国长沙、沈阳等地区的城市社区,包括学堂坡社区、湘桥社区、青浦社区,都开设有社区舞蹈、声乐、电子琴等的培训班,也举办了不同规模的歌唱比赛、文艺汇演、联欢晚会等活动,不仅带动社区和谐人文环境的建设,而且使居民文化素养不断的完善与提升。解决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的服务功能、教育功能等存在的问题,建设社区音乐文化内容、文化活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人文素养提升三位一体相互融合发展为原则,以专业技能训练、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就业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以"职业人"行为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校园文化育人、课程教育四模式为实现形式的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内涵建设,除了继续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也开始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态度等隐性职业素养的教育,因此本文试图探索一条新的、适合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发挥学生社团骨干的作用,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使用与培养,对高校的社团建设,丰富高校文化生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非常大作用。对社团骨干的使用和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则有利于更好地建设高校社团。因此对学生社团骨干的使用与培养研究,也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合唱艺术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特别是对于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合唱艺术这种形式,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音乐文化是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的主要部分.在目前大学生音乐素养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根据普通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的特点,对传统的音乐基础理论课内容进行拓宽、整合,可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的音乐文化素养,真正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2016年"强师工程"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培养全省中小学骨干音乐教师团队为目标,以增强音乐理论修养与科研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课外辅导组织能力、强化美育工作要求等为主要内容,力图让通过培训后的教师能够在本地区的艺术教学、实践等工作中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本文以问卷调查、实地回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参训学员的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和意见进行了收集、整理,意在总结出广东省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需求情况,并对进一步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需求提出反思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