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亚欧非多国媒体共同发起的"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于2016年8月26日正式成立。来自全球五大洲50个国家和地区的78家媒体机构,400多名海内外嘉宾齐聚北京,共同出席见证。这是首个以丝路为纽带,面向全媒体的国际影视媒体联盟,翻开了"一带一路"媒体合作的新篇章,将有效促进丝路沿线国家媒体融合与文化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电视国际传播迈  相似文献   

2.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主流媒体和出版单位积极成立媒体联盟、创建英文媒体、推进影视展播和出版译介工程,增加了中国道路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介。在西方经济陷入低潮、缺乏解决方案之际,一些关于中国主张的肯定性叙事得以凸显。然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境外传播环境也日趋复杂:一方面,西方智库和媒体不断提出污名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流行概念,来争夺对中国议题的解释权;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地化传播环境也不容乐观。由于欠缺对当地传媒力量、受众语言偏好、本地运营渠道的了解,契合"一带一路"沿线传媒市场的中国内容供给不足,本地传播效果深受制约。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日报》是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英文报纸,也是国际受众解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涉外项目,是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日报》2013年至2019年"一带一路"报道为样本,探讨媒体参与国家战略传播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倡议提出五年来,成果丰硕,日益深入人心。为积极响应该倡议,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覆盖面广、感染力强、形象直观的特点,以及在传播信息、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应运而生。这是首个以"丝路"为纽带、面向全媒体的全球性影视媒体联盟,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多家国际媒体发起,于2016年8月成立。历经近两年发展,"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已迅速成长为推动"一带一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该战略在赢得不少国外媒体高度赞誉的同时,也招致了不少误解和质疑。那么,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对外传播中,消除国际误解,寻求国际共识?本文在全面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面临的国际舆论形势和话语困境的基础上,对影响对外传播的制约因素及提升对外宣传实效性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构建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对外话语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用语料库方法,通过自建专题语料库,运用大数据分析,从跨文化传播学角度考察“一带一路”术语在中外媒体中的传播情况,探究中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差异表述。对关键词和主题词的搭配分析表明:作为时政热词,该倡议的积极传播,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积极参与其中,而西方主流媒体也高度关注及评论该倡议,承认“一带一路”是重要的战略价值同时,也有不少疑惑或不满。该文尝试探究核心政治术语的对外翻译策略,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视听业态,已进入成熟发展新阶段,是国际传播的重要赛道。应充分利用短视频传播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技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主流传播,为塑造国家形象、传播城市形象贡献力量。人工智能赋能短视频前景广阔。要防范人工智能风险,科学健康构建全民共创、全民共享、全球传播的国际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3月,新华社以外籍记者海伦·本特利看两会的方式,制作了系列创意短视频,在议题设置和表达方式两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视频内容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反腐等海外关切的重大主题,中英文版在新华社新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全平台播发后,达到百万级点击量,反响正面热烈。笔者试以"海外传播""创意""短视频"三个关键词为线索,分享中国政经要闻国际传播的几点经验。一、找准痛点报道中国大政方针是国家媒体不容回避的"正剧",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39个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以及港澳和台湾地区主要城市的国际传播影响力进行评估,发现香港、北京、上海、澳门、台北、重庆、武汉、深圳、西安、广州依次位列前十名。在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榜单中,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深圳、西安、广州、杭州、成都、青岛名列国际传播影响力前十名。报告揭示了中国城市在国际传播中存在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南北差异显著、国际主流媒体报道显示度整体不高、网络传播水平普遍较低、媒介形态较单一、叙事话语不丰富的问题。最后,报告从凸显城市特色优势、提升主流媒体呈现、强化网络矩阵传播、打造全媒生态体系、发掘叙事话语资源五个方面,为城市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回顾和梳理2023年中国国际传播学术研究的热点,发现主要呈现多元议题导向、国际传播叙事多维转向、依托智能媒体多模态传播等三个层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2024年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提出建议:持续加强国际传播效能建设,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故事;以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传播,提升国际话语“议价空间”;把握关键事件节点,角力国际传播叙事的舆论场。  相似文献   

11.
<正>5月18日—21日,北京市委外宣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丝路大V北京文化行"活动。这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北京市举办的首场丝路沿线国家资深大V集体采访,也是北京市联合中央外宣媒体打造丝路沿线国家媒体合作的又一品牌活动。来自土耳其、俄罗斯、埃及、约旦、阿富汗等七国14位丝路大V徜徉古都中  相似文献   

12.
正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地处"一带一路"的一个十字路口,连接北欧、西欧、东欧,具有深入欧洲各地的门户作用。目前,我国同波罗的海国家的交往与合作正逐渐密切,但是双方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一国一策’传播是对外传播的新型交往方式"。~(①)实现对波罗的海国家的精准传播将对双边交往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实践大有裨益。本文认为,要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对波罗的海国家精准传播的效果,就要首先明确精准传播的目的,然后制定适合的传播策略,从经贸、文化等方面入手,加强本土化传播,转变话语体系,与当地机构合作传播。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媒体外交(Media Diplomacy)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一种与传统的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相并重的外交手段。1以陕西卫视作为策划主体的大型跨国体验电视报道行动《丝绸之路万里行》见证了"一带一路"从战略构想到务实合作的过程,生动地记录、解读和实践着"丝路五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凝聚国际社会共识的媒体外交范例,也是对电视外交理念的实践、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14.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一带一路"从一个愿景走向一种发展模式,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在不断上升,并且逐渐被国际社会广为认识。与此同时,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判断,并由此影响到了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态度。通过对国外部分主流媒体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舆论中的议题演变经历了观察与了解、谨慎与疑虑、焦虑与矛盾三个阶段。同时,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将其纳入了不同类型的框架,如"马歇尔计划""特洛伊木马""中式全球化"等等。通过分析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观点演变,可以描绘出"一带一路"在国际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反馈,以期对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5.
正共识是当今"一带一路"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构建前提,是"一带一路"能否顺利实现合作、共赢的先决条件"。①"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是一个建立共识的过程,能否达成共识是衡量其传播效果的标志,也是倡议能否付诸实施的前提。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的国家身份,因为国家身份决定着国家利益追求的原则和目标,决定着处理与其他参与者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创建中国身份合法性、可靠性的媒介环境,通过传播与世界各国达成关于中国身份的共识,从而为"一带一路"合作奠定基础。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与东亚国家同属汉字文化圈或儒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时代媒体传播大变动和构建内外并重工作格局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国际传播如何守正创新、积极进化,是重要的实践课题。近年来,新华社福建分社以短视频报道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如何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基于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打造了多个高点击率的短视频,在中国地方新闻的视频国际传播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其中,笔者参与制作了《一个俄罗斯女孩的金砖会晤期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的金砖情缘》《百年  相似文献   

17.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展现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胸襟,传播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今年以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多家中外机构,分别于1月和6月,先后在美国纽约、奥地利维也纳、英国利物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匈牙利布达佩斯和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等多个国际知名城市举办"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广活动。活动紧紧围绕国家外交外宣战略重点,精心策划、充分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和上海城市魅力,受到当地主流社会、普通民众和媒体的欢迎。至此,"魅力上海"城市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发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该倡议又一次引发热议。"一带一路"贯穿欧亚非大陆,覆盖全球超64%的人口和30%的GDP,其国际传播的良好效果是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塑造中国国际友好形象的机会。媒体报道在"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属性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当媒体给予议题某一属  相似文献   

19.
正"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度重视跨文化传播因素,这不但可以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还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需要有创新性思维,更好发挥"走出去"企业和商人的传播潜力,在加强大众传播的同时,要着力强化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在一个以跨媒体、全媒体为特征的微传播时代,"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要适应传播  相似文献   

20.
国际传播在本质上是不同传播主体所奉行的话语体系的建设与竞争。“元话语”作为一切话语生产与传播实践的基础观念,可以成为我们理解全球信息与文化传播格局、探索本国国际传播实践突围路径的认知出发点。元话语不仅是语言、表达和叙事,更是为各种类型的交流实践提供规则的结构性思维和文化泛型。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所奉行的“和合”元话语反对“中心-边缘”话语秩序,强调不同传播主体的道义责任,并主张维系一个动态均衡的世界体系。充分发扬“和合”元话语在国际传播中的潜能,须遵循两个基本策略:不断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可为全球受众理解和共情的流行叙事项目;充分利用全球传播技术革新的前沿成果以建立数字信息生态下的先发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