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们对音乐的不断需求下,电子音乐近年代取得了迅猛发展,由最初单一的实验型模式转变为实验型和应用型相互交替进行的模式.电子音乐技术己成为应用型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传统乐器的使用不再是不变的定律,电子音乐带动传统音乐己成为当代人们对音乐的另一种追求.其中,电子音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功能作用在单一的传统音乐中,逐步上升为塑造音乐3D空间的重要元素.无论是音乐的表达,还是声音的设计,电子音乐作曲在整个音乐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讨论电子音乐技术在应用型音乐创作中的创作理念、配器方法以及创作手法的运用,对台湾著名音乐家钟兴民先生创作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来探讨电子音乐技术在应用型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学习中对电子音乐的认识与了解,着重以混合类电子音乐为基础展开研究。"混合类"电子音乐是完全不同于"纯"电子音乐的一种电子音乐形态。其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作曲家为了丰富釆样内容,不拘泥于某一类音色范畴,进而在理念与技术层面突破了"具体音乐"与"电子合成音乐"间的界限,将环境声音、人声或声学器乐等未经电子化处理的声音素材直接用于电子音乐作品中,形成异质声音元素并存的新状态。此篇论文是以volkmar klien创作的一首小提琴与电子音乐结合的混合型电子音乐作品《variations in air pressure》为例,浅析混合类电子音乐中的创作技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电子音乐作品《Jackdaw》中的交互作曲与采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音乐作品《Jackdaw》采用了交互与采样技术。此一手段的运用,使单一乐器演奏的作品自由变化,呈现出更多新的创作素材。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音乐经历了具体音乐、磁带音乐、电子音乐时期,发展至现在以计算机和交互式电子音乐为主的表演模式.与具体音乐、磁带音乐时期不一样,现今电子音乐发展成实际乐器演奏、舞蹈、视频、以及其他媒介元素的融合,形成一种多元化、多视角的表演模式.创作者运用计算机等多种端口编写和设计更多变化、更丰富的交互系...  相似文献   

5.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适时地插入声音素材,对于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制作声音素材?用什么软件制作?这是广大教师在课件制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这里,笔者向大家介绍一款非常优秀的多功能录音软件——Total Recorder,利用它可以录制话筒的声音,可以从磁带录音机上转录声音,还可以从游戏以及运行的软件中提取声音。该软件还具有简单的编辑功能,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声音文件。录制话筒声音在录制声音之前,首先要设定录音属性。打开Windows音量控制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执行“选项→属性→录音”,选择“录音”单选…  相似文献   

6.
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出现为电子音乐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探索之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围绕基于数据驱动乐器Game-trak而创作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Chimes at midnight的创作技法探索与分析,探讨了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技法。  相似文献   

7.
沸腾的声音世界 --莫言小说形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是当代文坛上较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常常以独特的风格为人们所称道,在其作品中,色彩和声音是其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对色彩及其意义的分析,前人已经做了很多,本文探讨声音这种形式在他作品中的运用及其对于莫言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下,电子音乐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高质量民族音乐作品的问世,彰显影响力和科技感,且有助于创新多元化的表演形式,推陈出新。在全领域信息化的发展时期,应从灵活创新民族音乐的风格、赋予民族音乐作品新的内涵和传承民族乐器和表演形式等方面将电子音乐技术融入民族音乐创作。  相似文献   

9.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用录音机录制了我咿呀学语的声音。一天我收拾抽屉,看到这些已经泛旧的磁带,真担心时间久了,磁带会坏掉。对了, 电脑里不是也有录音机吗?可不可以把磁带上的声音保存到电脑中呢?呵呵,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把磁带上的声音录到了电脑上。这里我要郑重声明,我可不是对着麦克风录的。主机箱  相似文献   

10.
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常常需要用到各种声音。怎样有效利用现有的磁带、CD、VCD等声音资源,或自行录制声音呢?利用Windows XP附件的Windows Media player和WindowsMovie Maker,可以将这些声音制成WMA格式文件,这种格式的文件在保持音质的前提下,大小要比MP3小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1.
张小夫以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声乐、器乐为依托,利用自己丰富的电子音乐技术手段,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中国民族气息的现代电子音乐作品,其中《诺日朗》是其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仔细分析作品《诺日朗》的音乐发展过程以及作品中主要的三种素材类型,来探讨电子音乐作品中核心素材的演变方式,并以此论证张小夫注重"技术性"与"可听性"、"民族性"三者相结合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2.
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它是标志一个时代的元素之一;信息社会时代电子音乐其标志之一。中国电子音乐的创作经历了探索、创新与反思,电子音乐作曲家们意识到:如果沿着西方国家的路子发展,将永远是跟在别人的后面,方式可以是外来的、手段可以是借鉴的,但作品的内核应当体现中国的元素、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电子音乐技术是以互联网硬件设备为载体、以具体的音乐处理软件为依托,而对乐器的声音进行处理或者模拟产生各种声音源的全新的一种音乐创作形式,是时代发展下提高音乐创作效率、减少音乐创作成本支出而出现的全新的艺术形态,因此对于民族音乐制作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民族音乐制作耗时高、耗费大的问题,因此加强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研究是极其有必要的。本文首先讲述了电子音乐技术的概念和内涵,进而具体阐述将电子音乐技术应用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作用和功能,随后对电子音乐技术应用于民族音乐上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以此实现本文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4.
动画短片《昙华林》的创作上,音乐方面采用了现代电子音乐与编钟、湖北大鼓、古琴等等地方元素作为素材来进行创作,然后结合音乐将具有当代湖北特色的画作进行数字化再创作,使其为音乐服务的创作手法。本文从音乐动画的具体创作展开来谈,阐述了音乐动画的概念及特点,介绍了如何将湖北地方特色元素的声音进行整理、取舍、糅合以后来再创作,实用性强,希望对今后本方向的研究课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动画短片《昙华林》的创作上,音乐方面采用了现代电子音乐与编钟、湖北大鼓、古琴等等地方元素作为素材来进行创作,然后结合音乐将具有当代湖北特色的画作进行数字化再创作,使其为音乐服务的创作手法。本文从音乐动画的具体创作展开来谈,阐述了音乐动画的概念及特点,介绍了如何将湖北地方特色元素的声音进行整理、取舍、糅合以后来再创作,实用性强,希望对今后本方向的研究课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音乐的多元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音乐的风格多样化、音乐的流派众多、音乐的创作理念个性自由,这些都表现出20世纪以来音乐多元化的特点。音响分析是以音响为出发点,对音乐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它与20世纪以来电子音乐的创作大多以声音为载体的创作观念相吻合。传统乐器音乐主要是通过组织音符来实现,而电子音乐从声音出发来组织音乐,记谱、音响上的差异使得电子音乐的分析无法精准的用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传统的音乐分析法来分析。笔者的初衷是在归纳总结电子音乐的音响分析手段上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并希望能对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英语听力在英语考试中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语听力磁带的制作是英语老师准备英语试卷的一项必须工作。英语老师在听力试题的选择和准备工作上通常做得非常专业,但在制作听力磁带的技术方面却存在一些不足,这也是他们的专业背景导致的。英语老师一般是采用录音机到录音机或人声到录音机的传统录制方式。因此,很容易出现听力磁带噪音大、声音高低不均等问题,影响考生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原则性的,但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而且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数字形式的视听文件已经成为英语听力素材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音乐作品的出现,各种意识形态体也越来越丰富。作曲家们都希望通过各种技术,各种音色的运用,使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加出色。中国电子音乐虽然起步阶段比西方国家"滞后"了约四十年,但发展快,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发展创作,更是深入。"中国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去,使之试图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也越来越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VR技术是发端于二次元文化的新兴媒介,其发展和应用成为近几年人们关注的焦点。VR技术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依据VR技术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契合点,探寻主流意识形态传播+VR模式实施策略,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跨媒介传播。  相似文献   

20.
巴赫创作于1735年的《意大利协奏曲》是一首为键盘乐器所写的作品,它是巴赫对维瓦尔第协奏曲的继承和发扬。这首协奏曲带有意大利音乐风格,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性,同时巴赫用复调手法创作,使作品显现出跨地域性的风格特点。这部作品在巴赫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巴罗克时期协奏曲创作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