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6,(5):79-82
"旱船"是我国民间传统民俗表演项目之一,也是民俗体育和民俗舞蹈的重要内容.从体育美学角度分析认为:旱船运动具有美好的寓意、鲜明的表演形式以及独特的表演动作等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该项运动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以及美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雕刻艺术图案从审美到题材、从形式到风格深刻影响了山西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特征的形成。神秘浪漫及清高远逸的双重审美取向,民间神话与历史故事的题材共存,谐趣、形象、写意的形式与风格等特征让山西传统民间建筑雕刻艺术显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之中,为研究地域性"晋商文化"与发展本土艺术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坡、黄河汾水,独特的地域生活孕育了山西民间舞蹈艺术,在这片沃土之上有着优秀的山西民间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以山西民间文化为背景,依托山西民歌这一媒介,演绎着山西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早期有山西省歌舞剧院推出的大型民歌舞蹈《黄河儿女情》、民俗系列舞蹈《黄河一方土》,近年来,随着《一把酸枣》《唱享山西》《解放》等几部具有浓郁山西味道的音乐舞蹈作品上演,我们不仅看到了山西民间音乐舞蹈在形式上的创新,同时领略到山西民间歌舞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山西厚重的地域文化。结合山西民间舞蹈的表演、编创实践,笔者总结出山西民间舞蹈作品中情与境共同再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乡,亦称牧野,即古代牧野大战之地,古代属于鄘国和卫国,是卫河和孟姜女河的发源地,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这里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牧野民间音乐文化。在新乡地区众多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当中,鼓舞艺术是一支瑰丽的奇葩。鼓舞民间艺术不但种类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彰显出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与文化魅力。文章从其起源、发展、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新乡民间音乐文化当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等方面对鼓舞艺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贵池傩戏是以驱逐鬼疫、祈求吉祥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形式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戏曲表演活动.傩戏面具造型、色彩等要素的数字化图形设计,对于开发贵池傩戏面具,传承傩戏文化,繁荣民间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儋州调声流传于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州民间方言区。是一种歌舞相结合的广场性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本文追溯儋州调声的历史由来民间,介绍其"调"与"声"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及两者结合的艺术表现价值。  相似文献   

7.
九子鞭是湘西土家族人在祭祀神灵中创作的一种音乐、舞蹈与诗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样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湘西龙山、永顺、保靖等,土家族聚居区,普遍存在着打九子鞭的习俗,作为土家族典型的民族艺术,其表演内容、表演形式、艺术特征等无不与土家族文化和民间宗教习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民间表演艺术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民间艺术表演者合作权有其存在的法理依据。在民间艺术表演者合作权的特定权利体系、保护期限方面,世界各国立法的价值取向并不一致。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我国民间艺术表演者合作权制度,是增强我国国际文化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上党八音会是山西较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上党八音会是盛行于山西长治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它是当地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载体,表现出鲜明的风俗文化特色,在中华民族艺术花园中绽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赵娟 《运城学院学报》2006,24(3):102-104
山西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包括鼓类舞、秧歌舞、狮子舞、龙舞、高跷、旱船、背棍、铁棍、抬阁等。反映社会生活蕴含深厚,戏剧性较强且戏、歌、舞杂糅,尤以二人台出名,是山西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一系列以山西民间舞元素为动作素材的优秀剧目,将黄河流域浓厚的文化特征、山西人民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民风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江苏宿迁"旱船"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的一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当地百姓祭祀求雨的一种仪式,后来渐渐演变为边唱边舞形式来形象地塑造行船时的动作情景,是江苏苏北地区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旱船"是以船的形状为原型,以秸秆、竹竿等为基础材质,外观装饰花哨的"船"。"旱船"的表演随着时代变迁,形式上从传统的一船表演,发展到多船表演,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期间,作为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2.
山西是中国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鼓乐品种繁多、艺术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之一。山西鼓是中国鼓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花鼓和锣鼓是山西鼓舞中最具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鼓"是山西民间舞蹈的一个象征,在山西民间舞的道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栽秧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在生产劳动中创作的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样式,是一种古老的歌腔。栽秧薅草锣鼓歌从生产生成、内容、形式及艺术特征来看,也是土家族民歌中保留最为古老的形式之一。栽秧薅草锣鼓歌作为土家族典型的民族歌唱艺术,其声腔特征、表演内容、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无不与土家族文化和民间习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蒲剧是流行于山西南部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蒲剧既体现着晋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同时包含了晋南地区的民间唱腔的变化,如何加强传承蒲剧这一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已经成为蒲剧现代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蒲剧传承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主要叙述了蒲剧的发展历程和唱腔唱法等,解析了蒲剧在民间的传承及现状,重点提到了蒲剧在现代年轻人中的传承现状,以及面对这一问题所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南木特"藏戏是流行于安多方言藏区的舞台剧表演形式,其独特的舞台美术形象、色彩亮丽的演出服饰面具、豪爽的舞台表演风格等舞美艺术设计元素,展示了藏族独特的视觉造型审美特质,也是引入藏戏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充分认识藏戏的美学艺术价值,探究构建"南木特"藏戏美术教育课程资源,创新美术教育学习方法,加强教师民间艺术知识的拓展,对挖掘美术教育发展空间、增进学生对地域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校本教育与民间艺术的深度融合、提升美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乡族"宴席曲"是在重大喜庆日子盛行的,以歌唱为主,伴有舞蹈渲染气氛的民间歌舞表演形式。东乡族"宴席曲"集歌舞艺术与说唱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形势多样,保留了古代民间歌舞的古老风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通过对东乡族"宴席曲"表演形式,表演内容,典型舞畴的考究,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保护东乡族的歌舞文化,使我国少数民族歌舞文化传承不息。  相似文献   

17.
赵鑫 《文教资料》2011,(16):80-82
山西民间剪纸的风格,总体来说,具有北方地区粗犷、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山西民间剪纸作品与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山西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在当今时代有何价值,我们该如何去发扬和保护民间艺术?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临洮地区的庙宇祭祀音乐是歌舞乐形式的一种道教祭神活动。它源于道教祭神活动,依附于一定的祭祀仪式,长期流传在民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西北民间艺术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表演者多由临洮地区被称为"师公"的专职人员表演。由师傅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演形式逐年简化甚至逐渐消失。本文对这种传统歌舞乐一体的独特民俗文化试作记录整理并综合评述这种民俗文艺形式。  相似文献   

19.
二人转是黑龙江地区广泛流行的民间地域艺术,具有表演形式简单、表演风格热烈火暴、粗犷豪放等特点。二人转分布范围广,这是东北地区平原广阔、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环境闭塞以及文化积淀贫瘠等多方面地域文化特征的反映。它按表演形式可以分成三类,是借助了戏曲、曲艺和歌舞等多种艺术成分,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特别艺术样式,集说、唱、舞于一体,具有综合的艺术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何冰 《黑河学院学报》2023,(12):175-177+184
花鼓灯是一种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花鼓灯舞蹈是通过模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将当地人民群众的劳动过程、生活状态等内容融入到舞蹈动作中,从而表达出人们内心真实的情感。花鼓灯舞蹈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朵奇葩。花鼓灯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肢体语言,精湛的表演技巧等,在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审美价值。淮河流域花鼓灯舞蹈的审美特点、形态演变、传承策略事关文化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