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健康传播主要是指健康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和分享的行为与过程1。从大众传播的视角看,健康传播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2。当然,健康传播可以运用一切传播渠道和手段,并不局限于大众媒介。健康传播学或健康传播研究,是以传播学的原理与方法来探究健康信息的传播规律,促进人类健康或改变非健康的行为。健康传播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兴起,始于1970年代初的美国3。以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海外媒体与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关注度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对于反腐败传播在重塑国家形象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构建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海外声誉方面缺少全面的探讨。在这一现状下,如何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加入中国的反腐败传播内容,完成重塑中国国家形象的任务,获得更多国际舆论场中对中国的支持言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对外传播反腐败的必要性1.腐败是海外受众对中国政府的"刻板印象"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飞速发展。自2012年开始,中国一直稳居国际旅游花费最多的国家。2015年世界旅游业占全球GDP的10%左右,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5%。世界旅游和旅行理事会预测,2015-2025年,旅游业的增长率将继续高于宏观经济增长率,且高于大多数其他行业的增长率;十年间,旅游业将提供7290万个新工作岗位,其中2320万个就业机会将直接在该行业内部产生;到2025年,全球每年国际游客数量将达18亿人次。  相似文献   

4.
<正>大数据为国家形象的战略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赋能,它帮助我们得以超越舆情研究(我们称之为国家形象传播的1.0阶段),进而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战略提供重要的议程设置功能(后者不妨称之为国家形象传播的2.0阶段)。大数据(Big Data)的概念最早源自信息技术工业的数据挖掘技术(Data Mining),作为一个带有描述性的、而非严谨的学术用语,其显著特征有两个:一是体量庞大,二是影响巨大。与传统数据挖掘技术不同的是,大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各种国家形象广告在国际媒体的逐步推出,我国对外传播观念实现了新的跨越。笔者认为,我国对外传播已经正式进入了以国家品牌建设为核心的多元整合新阶段。它既包含了传播主体的整合;也包含了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整合,各界期待已久的大外宣时代正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在非洲进一步树立并保持良好的国家形象,中国发展模式受到肯定,中国影响力得到认同。而近年来全球格局日益复杂,新冠肺炎疫情等历史大事件频发,塑造良好中国形象的任务更为艰巨。影响中国在非国家形象构建及其前景的因素,不仅包括中国自身的话语传播能力建设,也包括西方价值观和对华态度在非洲的影响力,以及非洲基于自身利益对中国模式的解读与诠释。未来,发挥好非洲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促进中非民间舆论良性互动,提升中非人文对话的效用,推动西方友华言论在非洲的传播,引导不同主体通过不同方式参与中国故事讲述,将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乃至全世界的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很长时期,日本的国家形象几乎与野蛮凶残画上等号。为了摆脱这种恶劣的国家形象阴影,日本在战后极为重视国家形象的定位和重塑,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纵观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日本的国际形象有了质的飞跃和改善,经历了从经济大国到文化大国的形象变迁。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日本也在不断调整其对外传播策略,特别是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做到与时俱进。但注重对本国形象和对外传播效果的系统调查、制定长期战略并稳定实施、官企民一体化传播基本是长期保持不变的,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颇受业界好评。研究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展示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一文的作者对国家形象传播的很多思考言之有理,其中对美国和日本的国家形象分析,颇有新意。例如,在最近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国家形象调查中,由于美国的国家道德权威和国家信誉受到了空前损害,而导致现如今美国的形象欠佳,但日本的得票率却不低。反观中国,作者在思考之余,也发出了我们在国际上还没有一部像《辛德勒名单》那样的作品的感叹。  相似文献   

9.
作为沙特2030愿景的重点项目,沙特自2017年10月启动“新未来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致力于打造一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高科技未来都市。为满足融资和发展需要,沙特“新未来城”项目探索全媒体战略布局,在社交媒体平台制造话题、发布宣传影像、投放广告,并同国际咨询、公关公司开展合作,向全球社会推介项目目标和价值主张,构建起多元的对外传播渠道。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新未来城”项目运用多元叙事策略传播未来主义的城市形象,提升“新未来城”在智慧城市行列中的国际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于沙特的刻板印象,建构起了沙特锐意改革、经济开放、绿色发展的改革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国家形象的塑造又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有效地推进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本文将分析对外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中起到的作用,重点探讨通过对外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领导人作为公众人物,其形象既强调个人魅力,又必须服从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要求。中国国家领导人应当建构什么样的公共形象,如何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播好公共形象,是关乎国家形象建设和软实力提升的关键议题。本文试图通过三个问题,勾勒对国家领导人公共形象建构与传播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基本框架。本文认为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传播正面临政治、技术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在本土实践中存在个性缺失、刻板印象和传播体系不均衡的问题。文章提出应当以国家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应具备的国际形象,不是强权国家,同时也绝不是“病夫弱国”,但在国际舞台上,要么“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要么“欺负你没商量”。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与其大国地位极不相称,这不仅与中国国力和内政有关,而且与国家形象(政府形象)的管理哲学有关。光“说”不“练”,或“练”与“说”  相似文献   

13.
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一直存在着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之间并不完全对应的情况。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应围绕传播主体、表征内容、面向区域、受众群体、效果评估开展更为细致、持久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际形象下滑现实与国际声誉期待之间的巨大落差,急需厘清一些基础性问题。国家形象不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它的层次更为复杂,也更难以人为操纵,故应避免将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策略简单套用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思路上。国外相关理论提示,开展国家形象对外传播工作要遵循国家形象的认知和传播规律,以更平和的心态、更多的耐心看待国际形象的下滑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中旬,以“人物篇”命名的新一期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开始在CNN等频道播出,同时,还在美国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以及华盛顿画廊广场的大屏幕上高频次播出。根据目前所获得反馈来看,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的"5·31讲话"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推进新时代对外宣传工作守正创新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首都北京在认真分析研究新时代的新特点和新任务基础上,总结提升北京市国际传播实践经验,即坚持目标导向,立足全球视野、国家站位、首都定位、首善标准;探索工作思路,坚持做强主流传播、主场传播、主力传播、主心传播;探索传播策略,坚持把事实传播做足、把议题引领做优、把精神力量做强、把创新传播做活,不断提高首都北京国际传播能力,生动传播最新、最美、最好的北京,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今世界,形象和声誉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国际社会往往依赖一国的国家形象来预测他们的未来行为。随着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舆论战的重要战场,成为国际社会争夺话语权力和利益博弈的"政治牌"和"外交牌"。(1)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经济增长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在这一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抛出"中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俄罗斯在国际影响力增强的同时,其国际形象除在中国等少数对其有传统好感的国家之外却遭遇困境:一是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怀疑心理和舆论指责不断升级;二是东欧和原苏联国家接连出现以“去苏联化”、“改写历史”为标志的将俄罗斯“妖魔化”的行动。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竞争中,国家形象塑造往往被视为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的有效工具。作为在多极世界中正在崛起的一极,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的中国对外形象,对当下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硬实力相比,在国际社会中所表现出的综合软实力稍显不足。按照约瑟夫·奈教授的观点,一国的软实力取决于诸如文化、国内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既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文化影响力提升工程,又是中国参与共享意义生产过程、打造中国文化国际话语空间的重要路径,"需要全方位的参与,其主体不但包括政府和媒体,还应包括企业和全体国民"。~①企业的国际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同构性决定了企业形象不仅关乎世界市场对企业的认知和评价,体现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还衡量出国家对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成为构建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