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加工作几年里,我担任过五个班的班主任,我发现每个班总有一两个特殊的学生,因家庭或经历或环境等原因造成心理的个性差异导致行为的怪癖,虽然他们只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但对他们个人来说却是百分之百,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用爱心开启他们的心扉,探究他们心灵的奥秘,帮助他们进步.在对"特殊学生"的长期关注后,将这些"特殊学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特殊家庭"是指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再婚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有残疾的家庭和丧亲家庭。这类家庭学生的心灵上或多或少地留有创伤,普遍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一个班级中存在这类学生,班主任就要给予他们特殊的教育和帮助。笔者利用多年的从教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一、营造氛围,使"特殊家庭"学生受到尊重"特殊家庭"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家庭避讳不谈,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家境不好,说出来都是难堪的事,担心受到同学的歧视和耻笑。作为班主任,可以在《班规》中严明纪律,要求所有学生一视同  相似文献   

3.
在我所教的每一届学生中,总有那么几个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他们的理由往往冠冕堂皇:忘记带来、家中有特殊情况、听错了作业内容等。对于偶尔完不成或没按时交作业的学生,我宁愿相信他们的理由是真的,并给他们提出补做的要求以及今后牢记的善意提醒。对于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刘永芳 《班主任》2009,(8):29-30
一个班级,总有几个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的特殊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有的老师直截了当地说:“能不能叫老师省点儿心?我这班主任就是给你们几个当的!”的确,这些学生的存在时时考验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耐性。但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可能我们的教育教学会永远处于平庸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任何一所学校中都会有一部分特殊的学生:他们或肢体残缺,或父母缺损,或家庭教育不和谐,从而使他们沦为特殊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贾小琴 《林区教学》2013,(10):41-41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关爱特殊学生,对那些"家庭有困难"、"行为有过错"、"生理有缺陷"、"学业有压力"等"特殊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让他们爆发小宇宙,传递青春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提到"特殊"学生,我们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们一定感触颇深,他们既让我们头痛,也叫我们无奈,但是为了维护好课堂纪律和组织好教学,有些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等特殊手段进行控制,导致他们的逆反心理越来越重,往往是口服而心不服,表面上很顺从你,但是心里却不喜欢你。本文只是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积累谈一下自己对"特殊"学生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们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8.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是大学生中的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有的经济贫困、有的身患疾病、有的存在学习障碍、有的存在心理或情感问题、有的就业困难,这对他们在校学习、生活及及全面成人成才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基础上,寻求和探索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2001年开始,我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9年了,身边的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始终不变的是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发现每一届学生当中都有一些"特殊学生",或者叫做"问题学生"。虽然在这些学生身上都有着针对他们本人不同的问题和情况存在,但是他们的本质不坏,而且在他们身上还有很多优点,而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相似文献   

10.
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特殊群体学生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体管理效果。认真对学生进行摸排分类,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管理,拓宽完善特殊群体学生的沟通与教育渠道,整章建制使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制度化、常态化,形成家校育人合力,齐抓共管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管理教育,特别实施"爱的滋润",让特殊群体学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发现每个学期班级中都会有一两名"问题学生",学习中,他们是学困生,成绩令人失望;常规管理中,他们是绊脚石;安全教育中,他们是不定时炸弹;……总之,他们的言行举止常常会让我们大动肝火,甚至需要对他们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转化这些"问题学生"呢?我想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问题学生"一定能有不  相似文献   

12.
李文萍 《中国教师》2012,(24):71-72
<正>26年的从教生涯中,笔者见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且每年所带的班级中总有几个"特殊学生"。所谓"特殊",就在于他们在学习、行为或人际关系中的表现比较"与众不同"。例如,个别同学会因某种情况而常受到老师与家长的指责、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变换教育方式感化他们,让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因在身心发展或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儿童有明显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个班级,总有几个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的特殊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有的老师直截了当地说:"能不能叫老师省点儿心?我这班主任就是给你们几个当的!"的确,这些学生的存在时时考验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耐性。但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可能我们的教育教学会永远处于平庸状态。  相似文献   

15.
近年高校学生特殊群体人数己愈来愈多.他们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学风建设、校园稳定、社会安定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好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工作,加强心理普测与心理咨询,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形成全员参与的合力,变"特殊"为"正常".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郭伟君 《教师》2013,(27):22-22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对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保持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人的可贵之处是有自尊心,但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三大矛盾:有自尊心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有好胜心和得不到取胜的矛盾;有上进心和意志薄弱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新穗学校是一所专门对品德行为偏常及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挽救的特殊学校,是"问题少年"的集中地。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只有20个学生。作为这里的老师,我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很重。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在一个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成绩相对落后,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怎样对待这样一批特殊学生,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数学方面怎么转化后进生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用真诚的爱心接纳他们 学龄阶段的儿童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成长时代,这注定他们的情况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不能轻易给学生下结论定性,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特殊的孩子,今天的后进生,未必不是明天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9.
开学伊始,我就听说王胜所在的六(6)班比较有名,这个班有好几个学生爱打架,王胜好像是他们中的一个。因此,我对这个班就有了特殊的“感情”,心想这几个学生只要在我的课上不惹事就行。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中国,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人们对职业院校仍存有偏见。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是个特殊群体,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水平普遍偏低。对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及一些动机变量的特征和这些学生相应的动机行为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提高这一特殊群体的动机水平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