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章门弟子"之一员,姜亮夫与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之间有着悠久绵长的师承渊源。章太炎在语言文字学、楚辞学、历史学以及普遍的治学方法等各方面给予的指导,促使姜亮夫学术轨迹与学术成就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另一方面,二人之间的师承关系也并非单向灌输,由于姜亮夫的执著与坚持,章太炎对甲骨学的偏见同样逐渐有所改变。作为国学大师章太炎的一位弟子,姜亮夫与前者之间有着悠久绵长的师承渊源。  相似文献   

2.
名人的背功     
章太炎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当年,鲁迅、钱玄同等人都曾对他执弟子礼。他早年在台湾当记者时,有一次与同事李书闲聊,颇为自负地说,自己所读之书,百分之九十五可以背诵。李书不信,搬出自己所学的经书欲考倒章太炎。谁知章太炎不假思索,如数家珍地一一作答,甚至哪一句在哪一部  相似文献   

3.
新闻一束     
正《章太炎全集》历经40年终出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太炎全集》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发。20册的《章太炎全集》出版历时近40年,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里程碑。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著述甚丰,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革命元勋,国学泰斗"。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集大成者。上海人民出版社自上世纪70年代末即组织章门弟子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整理《章太炎全集》。经过近40年的接力奋斗,2017年,收录最全、整理最  相似文献   

4.
名人的背功     
鲁文 《考试》2005,(10)
章太炎以国学大师之名享誉海内外,鲁迅、黄侃、钱玄同等人都曾对他执弟子礼。早年在台湾当记者时,有一次与同事李书闲聊,颇为自负地说,自己所读之书,百分之九十五可以背诵。李书不信,搬出自己所学的经书欲考倒章太炎。谁知章太炎不假思索,如数家珍地一一作答,甚至哪一句在哪一部第几页都说得一点不差。  相似文献   

5.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因慕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别号太炎。章太炎手订“中华民国”的国号,为民族、为革命鞠躬尽瘁;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在经学、小学(文字学、音韵学)、史学等方面成就卓著。章太炎早年任教东吴大学,东渡日本后开国学讲习会所,他的学生中有我们所熟悉的鲁迅、马叙伦、黄侃、钱玄同、周作人、朱希祖、许寿裳、吴承仕等,而这些人后来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或任教于北大等著名学府;他的众多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后来大都在国学界占据重要地位,为我国新史学、哲学以及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姚奠中先生,是现今唯一健在的章太炎门下弟子。1913年生于山西稷山,1935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后转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并考取了章太炎先生招收的唯一一届研究生。从1936年起,先后任教于安徽政治学院、  相似文献   

7.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因慕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别号太炎.章太炎手订"中华民国"的国号,为民族、为革命鞠躬尽瘁;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在经学、小学(文字学、音韵学)、史学等方面成就卓著.章太炎早年任教东吴大学,东渡日本后开国学讲习会所,他的学生中有我们所熟悉的鲁迅、马叙伦、黄侃、钱玄同、周作人、朱希祖、许寿裳、吴承仕等,而这些人后来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或任教于北大等著名学府;他的众多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后来大都在国学界占据重要地位,为我国新史学、哲学以及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顾颉刚是章太炎先生的弟子,他从欧洲留学归国后,去拜见老师。闲谈时,顾氏述及学术争论中科学证据的重要性,并认为事物以亲见为可靠,否则不宜置信。 章太炎大不以为然,问道:“你有曾祖父吗?” 顾氏不明其意,漫然应道:“老师,我怎么会没有曾祖父呢?”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寄给金陵刻经处的三封信作于1909年4、5月间。他对于杨仁山是以佛学前辈视之,并未曾拜师执弟子礼。章太炎《支那内学院缘起》作于1919。章太炎崇尚佛学,除了因“中遭忧患,而好治心之言”,还有《缘起》中所谓“修己治人,所补益博”的社会意义。而“与平生朴学相似,易于契机”,则是章太炎对法相唯识学感兴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29年至1933年,徐士复先生就读于金陵大学,师从黄季刚先生.1936年以后,他到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深造并任教,直接问道于章太炎先生.他既是黄氏的弟子,又是章氏的弟子,是章黄学派的主要传人之一.由于黄氏是章氏的弟子,徐氏尊称章氏为太先生.  相似文献   

11.
感受恩师     
有人说,恩师不常有。人在学习、成长阶段侥幸碰到一位恩师,就是人生莫大的福份。近日读几篇记述老师的文章,间隙伏案冥想,不觉间便盈盈地感受到恩师的历历风范。1932年,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章太炎北上讲学,在北京的弟子功成名就。由于章太炎乡音极重,估计多数学生听不懂,已是名教授的钱玄同和刘半农自告奋勇做翻译,一个口译,一个用粉笔在黑板上笔录,一丝不苟,毕恭毕敬。坐在下面听讲演的学生,见自己的老师现身说法,说不出的佩服和敬重。钱玄同是当时国文系的主任,章太炎去他所在的学校讲演,钱扶上扶下,执弟子之礼甚恭。…  相似文献   

12.
张兴武 《师道》2002,(5):38-39
有人说,恩师不常有。人在学习、成长阶段侥幸碰到一位恩师,就是人生莫大的福缘。近日读几篇记述老师的文章,间隙伏案冥想,不觉间便盈盈地感受到恩师的历历风范。1932年,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章太炎北上讲学,在北京的弟子不少已功成名就。由于章太炎乡音极重,估计多数学生听不懂,已是名  相似文献   

13.
钱玄同(1887—1939)原名师黄,字德潜。辛亥革命前曾改名夏,五四运动以前改名玄同。原籍浙江吴兴,幼年随父生长在苏州。清光绪末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师范科。在日本拜见章太炎(炳麟)于《民报》社,章太炎介绍他加入同盟会。同时听章太炎讲文学音韵学。结识的许多章门弟子,后来都成了著名的学者。宣统年问归国,任浙江嘉兴中学等校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钱玄同先在杭  相似文献   

14.
他是民国时期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学问既专且博,尤其在文字、声韵、训诂等方面成就空前;他是学术泰斗章太炎的大弟子,但学问不让老师,与章太炎并称"章黄之学";他不满三十岁就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此后二十年间,辗转执教武昌高师、山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高等学府,弟子遍天下,更培养出众多的学术大家。他是黄侃,却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黄侃,人们印象中的却是另一个黄侃——黄疯子。从执教北大开始,黄侃狂放的性格和古怪的举止就让他的课与众不同,他的故事也在校  相似文献   

15.
感受恩师     
张兴武 《班主任》2002,(5):28-29
有人说,恩师不常有。人在学习阶段碰到一位恩师,是人生莫大的福缘。近日读记述老师的文章,掩卷冥想,不觉间感受到恩师的历历风范。1932年,大学问家章太炎北上讲学,由于章太炎乡音极重,多数学生听不懂,已是名教授的钱玄同和刘半农自告奋勇做翻译,一个口译,一个用粉笔在黑板上笔录,一丝不苟,毕恭毕敬。钱玄同是当时国文系的主任,章太炎去他所在的学校讲演,钱扶上扶下,执弟子之礼甚恭。北京报界纷纷  相似文献   

16.
黄侃(1886 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近代著名国学大师.黄侃是章太炎的弟子,而他本人的弟子也多为当世文字、音韵、训诂学界之名家,有“章黄学派”之称,黄侃的名气可以说是很大的.其著作不多,且多为其弟子整理而成,这和他的早逝有关.然而,作为“乾嘉小学的集大成者”和“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研究其治学方法则是很有必要的.而黄侃一生花费精力最多的是《说文解字》一书,故本文所述也集中于其治《说文解字》之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我们的沈阳,妄想吞食中国.1932年春,章太炎先生应“北平” 弟子吴承仕、钱玄同、马裕藻等之请,在“北平”讲学多次.夏,南返上海.秋,苏州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逝世后,各界敬悼的挽联甚多,而马裕藻(幼渔)的挽联,真乃令人回味无穷。其联云: 豫才尊兄千古热烈情绪冷酷文章直笔遥师菿汉阁清任高风均平理想同心深契乐亭君弟马裕藻敬挽上句表彰鲁迅与章太炎的师承关系,下句颂扬鲁迅与李大钊的战友之谊。悼鲁迅而又追念章太炎和李大钊,一幅挽联,痛悼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三位伟人。太炎晚年,设馆讲学于苏州,自称“菿汉阁主”。一九○八年,鲁迅仰慕“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与留日同学许寿裳、钱玄同等,去《民报》馆听太炎讲《说文解字》。鲁迅是深受太炎民主革命思想和文章风格的影响的,到晚年,仍以太炎先生的弟子自居。  相似文献   

19.
恩师     
为人师表不是桩玩笑。做老师有时很容易,可是像样的老师并不好做。然而,不爱护学生,又何以谈尊师。一日为师,终身是父,可谓恩师的活写照。师父这个词,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凡是有文化传统的国家,尊师之道十分自然。章太炎先生是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桃李满天下,他的弟子中,有成就的太多。如名教授黄侃、钱玄同、马幼渔、许寿裳,还有鲁迅  相似文献   

20.
黄侃妙闻     
不骂不相识黄侃20岁之际被张之洞遣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和章太炎恰好同寓,黄住楼上,章住楼下。一天晚上,黄因内急不及上厕所,便从楼窗中洋洋直泻。章太炎此时夜读正酣,蓦地一股腥臊尿水瀑布般往下飞溅,禁不住高声怒骂。黄本系贵公子出身,且正年轻性躁,盛气凌人,也报以回骂。两人越骂越起劲,通名报姓后,结果彼此都熟知对方大名,真是不骂不相识。话锋转到学问上,两人越谈越亲,只恨相见太晚,章太炎毕竟是渊博绝伦的朴学大师,黄侃便折节称弟子。1914年,章太炎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被袁幽禁于北京。黄侃获悉,冒生命危险与乃师同居,一面侍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