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激发全国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2.
为激发全国青少年时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3.
为激发全国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组织机构主办: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协办:课堂内外杂志社竞赛时间2011年6月1日—9月15日参赛对象中小学生,欢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关注。竞赛内容竞赛题目由30道单项选择题组成,内容主要为载人航天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4.
1992年9月21日,王永志受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开始勾画载人飞天的蓝图:先从载人飞船开始,再发展空间站、登月探测……就这样静悄悄地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他说,我国的载人航天比美国、俄罗斯晚了40年,怎样才能在人家40年之后,做出一个飞船来还能振奋人心呢?只能体现中国特色,体现技术优势。于是,他提出跨越式——兼顾未来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发展模式:第一步,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初步建立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研究。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  相似文献   

5.
为激发全国青少年对航是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空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6.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并转参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全体同志: 欣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国内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胡锦涛同志强调,我国实施载人肮天工程13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相似文献   

8.
时事进行时 10月12日上午9时0分0秒,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 9时3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中华  相似文献   

9.
宇宙能源取之不尽宇宙以其辽阔无垠和构造之美令人神往,以其取之不尽的能源和物质财富引人瞩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顾逸东说,为了扩大认知的范围、促进社会生产发展,人类必然要不断开拓天疆。中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为开拓领域更为广泛的载人航天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简讯     
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刘东生 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从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王永志 从1992年起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至今,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也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简讯…  相似文献   

11.
追求创新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2003年10月16日上午6时37分,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 结束了约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太空飞行,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上安全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完成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2.
为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国家邮政局联同澳门邮政局、香港邮政署十六日下午在“神州五号”飞航的诞生地——北京航天城举行邮票首发仪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李恩杰、张庆伟和国家邮政局长刘安东,港澳邮政局长共同为邮票首发式揭幕。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纪念  相似文献   

13.
1992年 9月 2 1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同意《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 ,认为 ,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方面考虑 ,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 ,我国的载人航天要从发展载人飞船起步。当时 ,中央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发展蓝图 :第一步 ,在 2 0 0 2年前 ,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 ,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 ,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 ,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 ,大约在 2 0 0 7年左右 ,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 (如轨道舱 )的交会对接技术 ,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 8吨级的…  相似文献   

14.
书虫吧     
以“神秘”二字著称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终于揭开了面纱。随着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机械工业出版社与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也在第一时间联合向读者奉献了《放飞神舟: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纪事》一书。与市场上同期推出的同类图书相比,《放飞神舟: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纪事》一书更注重于图片的表达和细节的描  相似文献   

15.
王衡  杭清平 《教学月刊》2003,(11):39-41
为了在21世纪初叶将我国宇航员送入太空,1992年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先后四次成功发射和回收“神舟”号载人航天实验飞船,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21小时后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6.
科教大观     
《神州学人》2003,(6):37-38
“神舟”五号飞船将如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将如期发射。这一信息是记者从5月9日在京召开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联席会议上获悉的。据介绍,今年我国航天发射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关键阶段。SARS疫情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后,载人航天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预防工作,确保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各项准备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目前,“神舟”五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正在加紧研制生产,航天员训练进展顺利,飞船应用系统及载人航天发射场、测控、着陆场系统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按计划进行,“神舟”五号飞…  相似文献   

17.
王永志 《大学生》2012,(Z3):116
从1961年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起,就投身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中,从"两弹一星"一直到载人航天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源于"863"计划,也就是1986年3月小平同志的批示。工程正式上马是在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批准载人航天工程开始研制,并且批准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决心很大。当时我是五个参加汇报者之一,主要汇报了总体技  相似文献   

18.
<正>一、圆梦航天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科学技术发展、创新工程。在中国人圆梦航天的过程中,处处彰显着创新的魅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自从20世纪90年代制订并启动"三步走"的战略以来,航天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以科技发展和创新为标志。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包括从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的多次试验。其中,从神舟一号至神舟四号,进行无人飞行试验、验证飞船发射,突破舱段分离、从太空返  相似文献   

19.
<正>2月28日,一份"中国载人航天发射时间表"引爆了中外媒体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年中至明年上半年间,我国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其中,今年第三季度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于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我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F0003-F000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由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